國企混改,股去何方
2014年2月19日,中石化宣布其銷售板塊率先向民營企業開放,這被業內稱為“打響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的第一炮”。四維圖新5月21日晚公告,國資委已批準公司控股股東中國四維向騰訊公司轉讓股權事宜。至此,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首單落地。據悉,2014年年底混合所有制相關改革的指導意見將相繼出臺,2015年試點將全面展開。
少數國企必須國有獨資
孫少巖(吉林大學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教授)
國企怎么改?關鍵有二:樹立股權平等思想,否則再好的經也會被念歪;管理體制改革之外,應關注資本格局,結合結構調整,產生更高的配置效率。
我國央企“一把手”,部分由中組部任命,其余由國務院任命。國企改革的困難在于國家控制大企業的部分所有權,黨在人事決策上仍起作用——這導致經營者市場與官員市場一體化,造成企業經營者與政治家混業經營模式。
對比爾·蓋茨人們會羨慕嫉妒恨嗎?不會。“高管持股”則很容易遭遇輿論反彈。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前提是去行政化,樹立股權平等思想,只有實現“股權”=“話語權”,持股改革才能順理成章,私營企業才會打消“西裝進來,短褲出去”的顧慮。否則私人資本會問:憑什么我的資產你參股?
“員工持股”要規范在先試點在后。“股權激勵”的想象很美,但要通過立法規范防止其演變成福利分配、過度分紅。如果“持股變現”的誘惑力大于對員工積極性的調動,那“股權激勵”只能流于空想。
要分類改革,慎之又慎。要搞清楚哪些國企帶自然和行政壟斷,哪些是市場經濟的競爭主體。對具有公益保障性質或涉及國家安全的少數國有企業必須國有獨資,不存在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問題。
“持權改革”比持股更具革命性
孫錫良(時事評論員、中南大學教師)
所有制問題不是改革的枝節,它涉及憲法的嚴肅性和政權性質。依法改制是決定改革成敗的關鍵。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高管持股”和“員工持股”,本質上與“私企參股”異曲同工,都是全民所有制股份的釋放,最終走向仍是私有性。“高管”和“員工”身上的“國企員工”屬性,并不改變生產資料和資本權益的實際移位。即使用制度對持股作出限制性規定也很難管理,限制過死,股權激勵失效,限制過寬,股權轉移會變得混亂不堪,國企的私有化進程會隨之加快。
國企在近幾十年出現的很多問題,源于管理者過度迷信現代企業制度的表面意義,忽視了國企全體員工的主體地位——他們沒有發言權、管理權和決策權,是國企改革的旁觀者和受害者。
“持權改革”比“持股改革”更具革命性,也更符合社會主義政治經濟體制的要求。當然,嚴密的“持權改革”需要認真設計、試點并推廣,一旦形成模式,將會更符合國企所有員工和全體國民的利益。
試試一票否決的“金股制”
余豐慧(財經評論家、注冊高級咨詢師)
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以管資本為主。這要求過去既當出資人又要行使行政監管職能的國資委重新定位職能。我認為金股制是深化國企改革股權創新的一大舉措,不妨一試。
金股制最早出現在上世紀80年代。英國政府于1984年實施英國電信的私有化方案,在10年的三次減持過程中完全放棄其擁有的股權與收益,只保留了一股金股。
金股的權力主要體現在否決權,而不是受益權或其他表決權,金股通常只有一股,幾乎沒有實際經濟價值。其主要職能是防止和監督企業在商品定價等問題上侵害消費者利益,影響國計民生,損害國家利益。
在此制度設計下,公司日常決策全部由出資人說了算,國家與企業幾乎沒有利益糾葛,要說有的話,就是象征性的那一股。
金股制在中國內地曾有實踐。2007年7月,哈爾濱產權交易中心掛牌轉讓哈爾濱中慶燃氣有限責任公司48%的股權。哈爾濱市國資委對該公司保留1%的金股,在涉及安全穩定供氣、社會公共利益問題上有權行使否決權。
可以對條件成熟的國企實行金股制改革,使微觀經濟細胞在完全平等、公平的起點上競爭,徹底激活市場內生動力,同時國家牢牢控制涉及國計民生的項目。
要警惕外資趁機而入
張捷(中經網財經評論員,金融地產投資人)
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終端要放開,核心要收緊。
如果只是國有企業同國內民營資本的“混”與“合”,那是肉爛在自己鍋里,如果不是,則要警惕外資趁機而入。
外來資本是“印鈔”資本,在其面前賣得再貴也是賤賣,是在地板價上割肉,鈔票到手以后你就會發現當初看似高價賣出的國有資產再也買不回來了。
有人說我們可以在出售國有資產前把價格做高。這是個偽命題,因為做高資產價格會引起國內通貨膨脹,資產價格走高的背后是房地產價格再度失控,此時西方可以拋售在華財產攻擊我國匯率。
中國有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但是中國的外國投資按照成本記賬高達2萬億美元,且目前已增值巨大。這還未把我們過去招商引資時給予國外的廉價甚至免費土地產生的巨額增值計算在內。
中國實際上已是債務國,如果炒高資產價格,中國的外國投資的增值就更可怕,外國資本在國有資產價格高的時候撤出,中國的匯率就要發生1998年東南亞一樣的危機。
所以無論混合所有制改革怎么搞,核心資產不能賣。我倒覺得政策上可以讓社保資金入市,在一級市場里吃塊肉或者是強行割一塊肉,因為現在一級市場是富人和大資本的天堂。
社保資金進入資本市場,可以實現保值、增值,是全民受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