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潔超
摘要:隨著鋼琴學習熱潮的興起,我們看到了教師在鋼琴伴奏教學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針對于目前存在的問題,探討了鋼琴伴奏教師能力與素養的重要性以及提高鋼琴伴奏教學能力可以采取的策略,希望對改善當前的鋼琴伴奏教學困境有所幫助。
關鍵詞:鋼琴教師 教學能力 藝術修養
鋼琴伴奏是一門較復雜的表演藝術,不僅需要鋼琴技能與演奏技巧的掌握,更需要演奏者進行藝術創造,對創作的本質有著自己的理解與掌握,因此,鋼琴伴奏教師教授的不僅是演奏技巧,更是音樂鑒賞力與藝術理解能力,需要教師本身具有較高的水平以及較好的藝術鑒賞力。
一、鋼琴伴奏教師應具備的能力
鋼琴伴奏不僅需要教師具有技術能力,還要有一定的對于音樂形象的掌握能力,這不僅來源于教師的經驗積累,更多的是教師的勤學善思,能夠通過自己的研究認識到作品的美學內涵,知曉與他人怎樣合作才能夠展現作品的藝術與精神形象,提升作品的美感。為此鋼琴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提高自己掌握美學形象的能力:
(一)感受音樂中的美感
音樂源于生活,有感于生活的美感而產生發展,所以與生活相似想通之處便是具有起承轉合的波折與轉變,有著抑揚頓挫的情感表達,或喜悅或悲傷。教師要通過自己對作品的理解與感悟將作品的思想、情感以及意志通過旋律傳達表達出來,不僅是自身音樂素養的提高,也是感染聽眾、吸引學生的根本途徑。
(二) 對作品進行構思的能力
通常來講一首完整的樂曲包括前奏、間奏以及后奏幾部分,是樂曲的骨干以及支撐,在伴奏的時候要以及伴奏的場合以及條件,臨場發揮自己的創作以及編配能力。
前奏出現于表演進入主題之前,起著向觀眾傳達舞蹈表演或是聲樂演唱的基礎氣氛以及主要旋律的作用,其引領表演的風格特征,幫助表演者調整情緒,不同的前奏選擇有著不同的效果,比如在聲樂表演中通過結束句旋律的重復,聽眾可以感受到一種堅定有力的調式。用第一句作為前奏,則可以直接突出主題,豐富音樂內容,深化聽眾印象;選擇高潮部分的樂曲作為前奏,則可以突出編演特色,增強藝術感染力。
間奏主要用于樂曲間的銜接與轉換,適用于音樂形象豐富的大型藝術表演,起著對表演的節奏、速度以及情緒氛圍進行變換的作用,常用的方法包括重復前一句的旋律或是在尾音上補充旋律音。
后奏是樂曲的補充說明部分,不是所有的表演都需要后奏,只有那些結束不完滿的樂曲才需要使用后奏對作品的余意進行補充,可以直接使用前奏來作為后奏,做到前后呼應,也可以用聲樂表演的結束句作為后奏,都可以很好的起到音樂的補充效果,增強樂曲的完滿性。
二、鋼琴伴奏教師應具備的修養
(一)較好的藝術修養
1.增廣見聞,提高修養
鋼琴伴奏作為一門國際化的表演藝術,不僅需要教師積累自身的演奏經驗,更需要通過提高自身的外語水平,吸收國外的藝術水平以及表演理論,讓自己在更加開闊的空間內進行成長,獲得國內外先進的藝術經驗,提升自己的藝術品格。
音樂是生活的一部分,與其他的學科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鋼琴伴奏教師要不斷的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開闊自己的視野,進而對音樂的內涵以及相應的情感能夠有一個深刻的了解,能夠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完美的詮釋,提升自己的藝術修養與音樂的綜合能力。
2.與人協作,積累經驗
鋼琴伴奏不是一個人的獨奏,在舞臺表演的過程中鋼琴是樂曲編演的一部分,需要與其他的演奏表演者進行協作與交流,這就需要鋼琴教師不僅要掌握鋼琴演奏技巧,還要對和聲理論有所了解,能夠在理論上掌握和聲的特色以及其與鋼琴伴奏相結合的方式,并通過自己的實踐,不斷積累經驗,提高合作認識。
(二)較強的心理素質
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穩定伴奏者的情緒、讓伴奏者體會到音樂深層的情感與內涵,使得伴奏者的情感更加細膩,增強伴奏者的自信,促進伴奏者的狀態漸入佳境,進而對聲樂演唱者以及舞蹈表演者產生積極的影響,提升表演的美感。
心理素質的提升可以通過視奏的鍛煉以及背奏的嘗試來實現,具體方法為:
1.視奏環節
伴奏教師良好的讀譜習慣以及熟練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平時練習的積累與鍛煉,勤于練習的伴奏者可以在視奏能力以及速度方面得到明顯的提高,在舞臺表演的時候自然就有了一種自信,能夠達到完美的伴奏效果。視奏能力的提高可以識譜讀譜能力的提高來實現。
樂譜是演奏的依據,正確讀譜識譜是演奏的基礎,需要伴奏者正確識讀樂譜的音符以及節奏的標識,明確高低音以及節奏的要求,避免出現讀譜環節的基礎性錯誤,才能正確演奏樂曲,實現伴奏效果。
2.背奏環節
相較于面對著樂譜進行演奏,背奏考驗的是伴奏者的注意力以及反應能力,需要教師在練習以及實踐中給予著重的鍛煉。背奏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
(1)鍛煉聽力。在熟練的視譜伴奏之后,伴奏教師可以有意識的鍛煉自己在伴奏中的聽力,形成對節奏以及音符的敏銳聽覺,隨著熟練程度的加深,便可以自然的將樂譜記在心中,并形成敏銳的反應。
(2)借助于電腦音樂制作程序。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進行背譜是目前提高教師背奏能力一種有效辦法,通過熟悉整首樂曲的旋律,掌握了基本的音樂形象,然后刪除樂曲中的主場部分,跟著伴奏進行唱奏,可以確立自己良好的樂感,鍛煉自己的聽覺。
(3)重視情感表現力的培養。伴奏教師的音樂素養很大一部分來源于自己的實際經驗,這其中情感表現力的經驗是教師藝術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著教師的綜合素質,決定著教師能否真正的讓學生受益。
為此,教師在實踐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自己的職業地位,注重在伴奏的過程中對主題進行烘托、對氛圍進行渲染,不僅可以實現自己在團體協作中的價值與作用,還可以通過表演增強自信心,進一步加深教師自身的經驗積累。
三、結語
鋼琴伴奏培養的不僅是學習者的鋼琴演奏技巧,更多的是演奏者創造能力、感悟能力以及表現能力的培養與塑造,關系著學習者的綜合素質,而這首先就要求教師具有一定的藝術鑒賞能力以及音樂表現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視奏與背奏的訓練與實踐,不斷的提升自身的能力與素質,為鋼琴伴奏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孔越.論鋼琴伴奏教師的能力與藝術修養[D].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張威.淺析鋼琴伴奏教師的能力與藝術修養[J].家教世界,2013,(16).
[3]高健.鋼琴伴奏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素養[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