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
摘 要:莫扎特是一位非常著名的鋼琴家,他所創作的音樂對西方國家的鋼琴藝術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是任何一個人可以忽視的。對莫扎特的鋼琴作品的各種風格以及演奏手法進行分析,可以讓人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西方鋼琴作品及其樂觀、流暢、明朗并且優美的特征。若想將莫扎特的鋼琴作品比較完美地演奏出來,對其演奏的技巧進行掌握是必要的,只有擁有了一定的技巧才能夠將其作品的風格完美地展現出來。
關鍵詞:莫扎特 奏鳴曲 風格特征
莫扎特除了是奧地利的一位非常有名的作曲家外,還是維也納古典音樂的第二位大師。雖然莫扎特僅僅只活到36歲便去世了,但他給后世留下了數量巨大的音樂財富,這些作品主要有交響曲、鋼琴奏鳴曲、小提琴奏鳴曲、歌劇、各種樂器協奏曲等,幾乎包含了全部的音樂類型。他的作品中最主要的是鋼琴作品,主要又包括鋼琴奏鳴曲以及鋼琴協奏曲等。
一、莫扎特的鋼琴作品風格
風格一般是獨特的,是對作曲家個人的思想個性的一種表現。每個鋼琴作品都是對作曲家們自身經歷過的事情以及情感的反映,它與作曲家們對待人生的態度、個人素養等都是息息相關的。
莫扎特的鋼琴作品風格主要是精致、典雅、細膩、纖巧。他在歌劇當中對旋律的把握讓人驚嘆,而這種天分同樣被他運用到了鋼琴音樂中,例如鋼琴音樂中的模板曲調婉轉悠揚,就與歌劇中的詠嘆調有異曲同工之處。
1.快樂的,充滿愛心的
很多時候,對于莫扎特的音樂我們只聽幾句便可分辨出來,這是因為他的所有音樂中都包含的那種獨特的歡樂的音調。莫扎特總是努力地將歡樂通過音樂傳遞給大家。還有他那豐富多彩的創作手法,也將幾百年來的人們完全征服。
在莫扎特的一生中,最大的快樂便是創作。他擁有著非常旺盛的創作熱情,創作對于他來說是得心應手的,就好像他生來就是為了創作一樣。與另一位著名的鋼琴家貝多芬相比,莫扎特是快樂的,他作曲永遠都是隨性而作,沒有任何苦惱,這并不能說他不用功,而是因為創作對于他來說是非常容易的,根本就不需要耗費太大精力,讓自己疲憊不堪。
莫扎特是一個比較平靜而且極其敏感的人,而且具有非常強的意志力。他的創造必然能夠更加客觀地將其人生表現出來。那些熱情的人在精神上面總是顯得非常的迫切,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想要將自己完全地放入其中,就像貝多芬的作品當中,到處都是貝多芬的影子。可是莫扎特就不一樣,他天生就可以抓住心靈當中的那些微妙的變化,然后將其在他的作品當中表現出來。
2.旋律與調性
在莫扎特的音樂當中,旋律與調性這兩大要素有著非常充分的體現。在18世紀,人們廣泛地追求透亮的聲音,而莫扎特的音樂剛好就是擁有水晶般透明的音色。但是,如果只有音色沒有旋律,那么音樂也便像失去了靈魂一樣。因此,莫扎特還牢牢地抓住了旋律這一要素。在每個鋼琴音樂的作品當中,都能夠將旋律比作是湖面上飄蕩著的波紋。
對于調性,莫扎特認為其實有一定色彩的。在他的鋼琴作品當中,他使用不一樣的調性將不一樣的色彩描繪出來。而且在莫扎特的音樂當中,尤其是在他的鋼琴協奏曲中,他也使用不同的調性表示出了不同的哭泣聲。
3.復調與主調的融合
音樂的結構有兩種最主要的類型,分別是音樂的主調與復調。它們各自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占統治地位。莫扎特的音樂作品中大多是以主調為主的。在莫扎特的那個時期,音樂的類型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從單純的復調變為了復調與主調的融合。當然這種融合并不是兩種音調的互相滲透,而是這兩種類型的真正交融在一起,但是卻還保留著各自的獨立性。這些作品雖然主要是運用的主調音樂,但也有復調音樂的摻雜,并且復調音樂還是獨立存在的。
4.強大的融匯創造力
如果想要將莫扎特的音樂作品好好地把握住,就必須要將它的所有的創作都聯系起來,因為他擁有非常強大的融匯創造力。莫扎特在很小的時候便跟隨著父親到歐洲各地演出,使他了解了每一個地方的音樂風情以及體裁風格,而這些淳樸的音樂為他以后的音樂創作增加了很多新鮮血液。他將原始的音樂旋律進行加工與創新,從而形成了他所獨有的語言,也就是他那歡快、典雅、明麗、纖巧的音樂風格,這些風格給后世的鋼琴家們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
5.流暢性
莫扎特的音樂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便是他那無比流暢的表現方式。他的全部音樂都有一定的精神與感情的深度,都能夠看作是一種完美的藝術的表現或是一種自然流露出來的旋律。
6.歌劇性與交響性
在莫扎特的所有的創作中,歌劇占據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劇中,每一個不同的人物角色都有不同的唱風,并且也都擁有自己鮮明的個性。而且,在莫扎特的鋼琴作品當中,也能夠經常看到歌劇似的手法,尤其是在他的鋼琴協奏曲中,擁有更加明顯的歌劇因素。與此同時,莫扎特還是一位知名的交響樂大師,他的鋼琴音樂同樣摻雜了交響樂隊中豐富的音色與音響。
二、 莫扎特鋼琴音樂的演奏要點
對于莫扎特的鋼琴音樂,如今有很多經過幾年苦練的人都能夠彈奏的出來,但是,他的作品表面上看來雖然是平淡無奇,卻是很難處理的。他的鋼琴協奏曲的有一些地方可以讓彈奏的人彈出一身汗來。盡管他的作品外表看上去十分樸素。但是精華卻富含其中,因此一定要好好地咀嚼。
1.均衡感與分寸感
莫扎特的音樂與其他音樂相比較,更加重視演奏上的均衡感以及分寸感。他的作品表面上看雖然沒有很深的技巧,但是確是最難演奏的音樂之一。他的鋼琴音樂都是沒有標題的,所以對于音樂的內涵不太好把握,只能盡可能用心地去感受,按照音樂演奏與技術方面的指示去不斷的練習,才能夠讓演奏變得更加的完美。在練習的過程中,應該要比較多地用中等速度進行彈奏,這樣能夠養成自然良性的動作,因為這種音樂要相對比較平穩點。
2.有節制
莫扎特的音樂和其他作曲家的作品相比較總是顯得高雅華貴而且恰如其分,看起來并不是特別的雄偉厚重。在他的所有鋼琴作品當中,都不會使用很過量的力度,即使是強也會有所節制,適可而止,即使是弱也不會顯得暗淡無光。
3.適度的速度
在演奏莫扎特的作品的時候,應該要在演奏的整個過程中都使用穩定的、相同的、均勻的速度,而不能一會兒快一會兒慢,應該要保持統一的速度。總而言之,演奏速度的快慢應該要適中,要符合音色的全部內容以及整體風格,如果速度的轉換不合理,將會對莫扎特的音色造成很大的影響。
4.關于踏板的使用
在演奏的過程中運用踏板主要是為了讓鋼琴作品擁有更豐富的情感以及更獨特的風格,從而產生更加顯著的效果。莫扎特的音響本身是很純凈的,因此應該盡量少地使用踏板,就算是使用也應該要踩的淺一點。尤其是在演奏分解和弦的時候一定不能將踏板踩滿,因為如果踩得太滿會和聲顯得很模糊。
5.自然
演奏家在演奏的時候不但要顯得自然,還應該將身體語言和音樂很好的統一起來。要想演奏莫扎特,必須要經過很長時間的訓練,并且擁有強大的毅力。而且在演奏一個音樂家的作品的時候還需要對那個音樂家的音樂有感情,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莫扎特的音樂技巧并不是特別復雜,但是他的音樂卻是特別敏感而且極難把握的。他的音樂最基本的東西便是“自然”,這也是他的作品中最寶貴的地方。這種風格有著一種很大的魔力,能夠吸引人的注意,但是也很容易變得俗氣。
莫扎特傾向于使用音樂來對人性進行贊美,以及通過音樂來追求幸福與光明,所以歡快便成了他的音樂的主調。演奏者在表演他的作品的時候必須要保持一顆純潔的心靈,這樣才能保證藝術的純潔性。
6.把握鋼琴協奏曲中的“歌劇因素”
在莫扎特的一生中,最偉大的貢獻便是他所創作的歌劇。而且他將歌劇當中的一些音樂特點運用到了純器樂的形式中,讓其重新得到了發展。他的鋼琴協奏曲中也富含很明顯的歌劇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歌唱性、表情性、戲劇性以及交響性。將這些因素把握好后,便可以更加全面、更加準確地了解莫扎特的鋼琴音樂的整體風格,從而更好地將莫扎特的鋼琴音樂演奏出來。莫扎特并不是一個單純的鋼琴作曲家,他的作品包含有音樂體裁的每一個領域,經典的作品隨處可見。
結語
在莫扎特的那個時代,他的鋼琴奏鳴曲在精神與魅力這兩方面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超過了當時的局限。如今,全世界的鋼琴家們都會彈奏莫扎特的鋼琴曲,這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一直以來,所有的鋼琴家們都在努力地挖掘莫扎特的作品當中所富有的內涵。之所以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受到廣泛的關注,是因為他的所有作品不管是在力度方面有著很大的變化,還是歌唱性的傳達情感方面,抑或是在演奏的技巧性方面,都值得我們好好的揣摩。因為唯有深入地挖掘莫扎特的鋼琴鳴奏曲的音樂自身,深切地體會音樂的內涵,并且將每一個音符所代表的涵義都領悟透徹,才能夠正確地理解其作品。
參考文獻:
[1]楊小影.影響莫扎特鋼琴作品觸鍵風格的諸多因素[J].音樂生活,2013(7).
[2]陳泱泱.許忠及其“莫扎特鋼琴作品”演奏風格特征[D].武漢音樂學院,2009.
[3]張艷.論莫扎特鋼琴奏鳴曲音樂風格及形成[D].東北師范大學,2009.
[4]俞堅立.淺析莫扎特鋼琴作品風格的形成與影響從二十七首鋼琴協奏曲看莫扎特自我意識的發展[J].大眾文藝(理論),2009,10:50-51.
[5]林薇薇.淺析莫扎特鋼琴作品的風格與形成路徑[J].名作欣賞,2010(36).
[6]石丹.淺談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的演奏風格[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10).
[7]馬雪竹.走進莫扎特學習研究莫扎特鋼琴作品演奏風格的體會[J].音樂創作,2011(6).
作者單位:河南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