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洋 王鑫磊
摘 要:經濟發展存在不平衡性,往往是基于一定的區域差異。區域作為特定的模塊與社會組成單位,在社會的整體發展中著舉足輕重。區域關懷最為區域經濟學研究中的重點研究內容,涉及面廣泛。主要包括對區域主體地位的尊重與平等認識、區域優勢的發揮、區域權益的有效保障、區域間的協調可持續發展等,實現區域的平衡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前提。國家的整體富強離不開區域的支持,區域經濟關懷必須擺在重要的戰略位置,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加強對弱勢地區的扶持與研究是區域經濟關懷探討的焦點,也是本文闡述的主要內容。
關鍵詞:區域經濟學;區域經濟關懷;關懷研究;區域協調;分析探討
社會的發展不斷深入,而有區域不平衡引發的矛盾沖突也越來越嚴重,區域關懷成為新興的研究領域,只有做好了區域間的協調,才能實現國家整體的富裕與發展。在區域關懷中加強對弱勢區域的關懷與引導,充分保障區域性權益,協調區域發展中的矛盾,實現發展成果的共享。加強區域經濟關懷,遵循尊重原則、機會平等原則及合理補償性的原則,共同實現區域的整體前進,協調發展。區域經濟關懷的內容分析。
一、分析區域發展的差異性,注意發展過程中的協調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區域間的發展存在很大的差異,反映在社會發展速度與進程上尤為明顯,不同的發展區域甚至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的發展特點與發展需求。根據經濟增長與資源消耗的關系來看,發展初期的區域工業化進程快,經濟發展管理上比較落后,粗放型居多,而后發展區域在管理上更為科學、合理,但是發展速度明顯落后,受到資源的威脅。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應在統一格局下,加快區域的協調發展,完善區域發展結構,針對原始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進行改造,實現其向資源節約型方向轉變,逐漸降低其對資源能源的消耗與浪費,嚴格控制污物排放量,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對于區域的發展區別對待,對于經濟發展快的地區鼓勵引動,對于經濟發展慢的地區進行扶持與資助,實現國家整體發展的一致,重點對待區別,杜絕“一刀切”。
二、了解區域特色,重點發揮區域優勢
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性也基于區域發展優勢的不同。就像人一樣,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既有優點又有缺點,區域也一樣,既有自身的優勢,也有自身的不足,區域發展的重點目標就是最大限度的發揮區域優勢,最大程度的規避區域劣勢。發現本地區的區域優勢,將這種優勢發揮到極致,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對區域的優勢有著明確的認識,在認識把握區域優勢的基礎上積極制定區域發展的優勢戰略,選擇合理的發展途徑與渠道,建立不同的區域發展類型與模式。城市區域發展快,我們可以基于其交通便利、人才密集的優勢對其進行進一步的開發與挖掘,發揮其帶動作用,形成對區域經濟的輻射影響。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農村地區的發展特色,雖然不具備城區的交通與人才優勢,但是卻具有鮮明的環境生態優勢,可以利用環境優勢發展旅游業,激發農村地區發展的潛力。關注區域發展的差異性,關鍵是發揮區域的優勢性。
三、關注落后地區,進行經濟扶持與政策傾斜
我們在進行區域經濟關懷時一直強調要遵循公正、平等的原則,不應該對區域發展帶有歧視性與偏見性,但是我們也應該承認落后區域的發展現狀,重點做好對落后區域的經濟扶持與政策傾斜。我們可以從落后區域的發展特點入手,找到區域落戶的根本性原因,分析落戶區域發展的特點,從發展模式與機理上進行思索、研究,激發落后區域發展主體發展的積極性,創設良好的外部環境做好落后區域的發展引導。基于我國目前國情的分析,落后區域主要集中于廣大的農村,在地域分布上主要是西部地區,對也這些地區我們有必要制定一定的傾斜政策,鼓勵他們優先發展,必要時候對他們進行一定的經濟援助,加快他們的發展速度。
四、加強對特殊地區的特殊關注,實現整體協調發展
我國幅員遼闊,區域發展除了有先進與落后之分外,還有特殊區域,之所以被稱為特殊區域,是因為其具有區域的特殊性。我們所說的特殊性主要包括:資源能源的枯竭威脅、農民的聚集與流失、老工業基地的發展遲緩等等。針對這些特殊的區域,我們應該進行針對性的分析與研究,針對區域所存在的主要社會矛盾,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主要途徑與可行性措施,上升到理論層面,并學會進行實踐練習。更多的情況下,特殊問題不會影響到社會的公平,這些區域本身就承擔了更多的發展任務與實際責任。之所以出現這些特殊性的問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受益者與實際的成本支付之間存在著明顯的錯位。因此,基于區域經濟關懷的研究,我們應該對這些問題進行更加深入具體的研究,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全面的分析問題,有效的解決問題,最大限度的解決特殊區域的發展難題,解除發展制約性障礙,更好地促進區域的協調性發展。
五、結束語
基于目前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區域差異還在呈現擴大化的趨勢,區域發展不平衡性更加嚴重,區域發展矛盾更加突出與激化。因此在新時期加強對區域經濟關懷的研究有著重要的現實性意義。這就要求我們在今后的區域經濟學研究中,應該加強對區域發展不平衡性的關注,積極尋找更加合適有效的解決措施,解決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性,爭取早日實現共同富裕。
參考文獻:
[1]郭騰云.近50年來我國區域經濟空間極化的變化趨勢研究[J].經濟地理,2004(06).
[2]吳兆華.區域經濟研究的部分觀點[J].財經科學,1990(04).
[3]李小建.區域經濟學研究中的區域關懷[J].經濟經緯,2009(03).
作者簡介:殷海洋,河南大學國民經濟學碩士,研究方向:政府經濟理論與政策;王鑫磊,河南大學會計學碩士,研究方向:財務會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