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思怡
摘 要:隨著廣西南寧對外進一步開放和自身經濟文化建設的不斷深入,對具有新風貌南寧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毯的市場需求日益迫切。本文研究分析了南寧地域文化特色的三種常見圖案題材。通過列舉部分具體的設計方案,探討從產品語構、語意、語用三個層面進行的圖案創新設計,開發出新穎、時尚、符合當代社會需求的地毯產品。
關鍵詞:地域文化 地毯 圖案 設計
引言
南寧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首府,是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地、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國際民歌藝術節舉辦城市。自然環境優美,民族風情濃郁,多種意識形態、多民族人民并存,產生了兼具包容、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與旅游商品發達省區相比,南寧的旅游產品顯得主題特色和地域風情均不突出。近年來,廣西旅游局為了加大特色旅游商品開發力度,推出了一批當地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特性的旅游商品品牌推廣計劃,并積極推進與市場的對接。面臨著這樣的機遇和挑戰,創新開發出具有新風貌南寧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毯產品成為了最緊迫最重要的任務。如何利用這一次時代契機推動本土地毯行業發展,設計出具有南寧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毯產品,是廣西旅游經濟發展新的思路和突破點。
地毯是近十年來發展最為迅速的、最受歡迎的裝飾材料之一。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地毯的制作原材料也越來越多元化,發展出牛皮、駱絨、化纖等多種類型,做得越來越精細和逼真。尤其是化纖地毯,其采用“數碼印花”技術,具有兩大優勢:1.打印效率非常高,地毯制作時間縮短;2.打印精細度大幅提高,所受色彩套數的限制減少,為創作個性化產品提供了很大空間,任何造型和圖案都可以通過此技術完整地在毯面上表現出來。因此,地毯制作技術的進步為進行圖案的創新設計奠定了充足的先天條件。
一、 地毯圖案對地域文化的體現
圖案是地毯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任何一張地毯可以離開圖案的裝飾。依靠南寧自身的歷史遺存、文化形態、社會習俗、生產生活方式等,圖案及其組合對其予以表達與解釋,把最具魅力的地域文化特色轉變為設計元素。通觀看來,南寧地域文化特色的圖案題材通常為:建筑圖案、植物圖案和人物圖案。
1.建筑圖案
南寧是歷史悠久的邊陲古城,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淀。現存保持得較好的古建筑多為明清建筑,如揚美古鎮建筑群、新會書院、黃氏大院、韋氏祖廳、青秀山龍象塔、邕江防洪古堤等。現當代建筑的代表作是國際會展中心建筑群、廣西民族博物館主樓、荔園山莊、南寧大橋、南湖孔橋等。南寧的古今建筑風貌各異、造型美觀,干欄、院、樓、橋上的各種圖案及建筑與自然環境的和諧關系都寄托了人民的美好愿望和美學追求,是南寧民族文化特色的集中體現。
2.植物圖案
朱槿、木棉、紫薇、洋紫荊、鳳凰花、火焰花、山茶、扁桃樹、棕櫚、假檳榔等為主。良好的市貌綠化不僅是對本地人民精神的一種支持與鼓勵,其豐富的植物外形與花語含義,也是古往今來全世界人們所喜聞樂見的重要題材。
3.人物圖案
南寧是一個以壯族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處的現代化城市,居住著壯、漢、苗、瑤等36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居全國少數民族自治區首府城市之首。所以,民族人物元素歷來都是南寧藝術創作的重點表達題材,通過對各族人民勞動生產場面、吃穿住行片段、喜慶娛樂儀式等元素的提煉升華,重點表現人物的神態、服飾、動作等方面,總體氣氛重在表達南寧各族風情多姿、人民團結的特色。
二、地域文化特色地毯圖案的創新設計方法
南寧作為一個歷史悠久且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富有鮮明的嶺南特色和豐富的文化傳統:干欄建筑、騎樓、合院、邕劇、壯族歌圩、壯錦、瑤繡、青銅器、炮龍節,盤古文化、駱越文化等,均是源遠流長、異彩紛呈,上文所述的建筑、植物、人物三種常見圖案題材更是這些內容的直觀表達。本文以這三種常見圖案題材為基礎,通過對三個地毯圖案設計方案的分析,闡述創新思維和方法在圖案設計中的具體體現和應用。
1.產品語構層面的創新設計
產品的語構是對產品符號意義設定、認知、組合的構成法則,產品的各要素組成的結構、材料工藝的選擇正是產品語構學的體現。①在地毯的圖案設計中,產品語構層面的創新設計主要體現在:1.地域文化元素的強調和重新組合;2.地毯形式上的點題和個性化;3.地方特色材料的選擇上。
從2012年開始,我們聯合南寧某禮品制作公司設計開發了“南寧之花”系列的異型地毯。圖1是這一系列中的第一款“朱槿”。朱槿是南寧市市花,花大色艷、滿城遍布、四季常開,在整個廣西地區綠植中都很有代表性。這款地毯的圖案設計保留了朱槿的紅艷色彩和粗齒邊緣花瓣等特點,但改良了花形和花葉組合形式。整體暖色系的氛圍、熟悉的當地題材,都使人產生親近之意,突出了南寧的地域特點。為了順應朱槿花型,地毯的外形設計成波浪形,與眾不同的地毯外形成為空間的視覺焦點,營造更多的看點。在下一個系列深化設計中,設計師將嘗試把朱槿或其他花朵圖案處的面料改成類似廣西壯錦的質感,以期創造更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2.產品語意層面的創新設計
產品是由形狀、大小、色彩、材料等符號組成,并以特殊的“言語”傳達著各種信息。②在地毯圖案設計中,語意層面的創新設計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1.地域文化元素的物化表達;2.將設計深入到人們對產品的視覺、心理、經驗,使圖案設計的語意符合人們對圖案原型的認知,注重產品的溝通功能。
圖2是一副南寧地區某博物館的玄關走廊地毯設計方案,圖案以南寧古宅中的“嶺南窗”為主題。以木刻花角、彩色蝕刻玻璃、上下通透結構為語意,旨在表現嶺南窗的繁復鮮艷的情趣和怡然自得的氛圍。為了強調“南寧”的主題,把彩色蝕刻玻璃作為地毯圖案重點,蝕刻圖案成為裝飾視覺中心,圖案原型選用了南寧四個本土現代建筑代表——廣西國際會展中心、廣西民族博物館、南寧大橋、南寧體育中心,分別代表廣西的“經濟、文化、交通、文娛”四個方面,將原本復雜的建筑造型提煉成為具有其主要特征的幾何線性。整幅作品不僅保留了原來的建筑神韻,又具有新穎強烈的視覺效果,符合地毯所在博物館的“意識引導”的功能要求。
3. 產品語用層面的創新設計
產品語用是指產品與使用者、環境之間的關系。它通過梳理使用者的需求、特性、事件、產品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從使用者和使用環境的角度,想像產品的使用情境,以探討產品的構想和設計主題。③在地毯圖案設計中,語用層面的創新設計主要體現在:根據地毯的具體使用環境進行設計,使地毯的圖案表達出環境的使用特征。
圖3是私家車座毯系列作品之一,以南寧地區壯族女性傳統服飾為主題,設計師進行了實用與裝飾結合的創新設計,表達了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情趣和南寧地區的民族人物特征。設計師采用了情景故事法,在大膽繼承傳統造型、色彩、紋樣等的同時,也把以上元素合理地表現在“車椅”這個載體中,使用時人的身體和座毯上的服飾圖案能夠吻合,形成一種有趣生動的臨境體驗。
三、結論
地毯既是常用的生活用品,也是置于空間的藝術品,其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所以,地毯要隨時跟上市場需求和時代潮流,方法之一就要隨時進行“圖案創新設計” ,保持綿延不斷的生命力。地域文化特色的運用是地毯圖案創新設計的最有效的途徑,設計師需要深入挖掘和運用各種設計元素,考慮如何選擇和組織形式符號,傳達信息,將共用的文化特色與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結合起來,才能繼承和發展深厚的南寧地域文化,達到弘揚民族文化和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的雙重效益。
注釋:
①潘麗,季鐵. 地域文化特色旅游商品創新設計與實踐[J].設計論壇,2011(4).
②簡召全. 工業設計方法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
③林榮泰. 創意學習文化產品設計——以臺灣原住民服飾數位典藏為例[C] .臺灣:數位資源的教學應用學術研討會,2005.
作者單位:廣西藝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