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貴洪,張劍寧
(四川路航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在建設工程施工過程中,人行便橋作為一種跨越障礙形成人員通道的措施性結構物,因環境差異其結構形式也多種多樣。鋼桁架梁結構具有自重輕、跨度大、節約資源等特點,在橋梁跨徑一定的條件下,采用恰當的結構斷面組合型式,充分利用組成材料的特性,采取對鋼桁架施加預應力的技術措施,可進一步的減小結構斷面尺寸,減輕自重,減小結構變形,提高結構承載能力和安全穩定性,節約成本。
樂山沙灣大渡河一橋位于樂山市沙灣區城郊,橋梁橫跨大渡河,其中第10 跨和11 跨主橋為87.5 m +87.5 m 單箱單室變截面預應力T 型剛構。10#主墩處于大渡河主河床內,采用掛籃懸臂逐段對稱澆筑混凝土施工工藝,混凝土泵送入倉。因工程需要,有44 m 長的主梁懸澆節段需在汛期施工。汛期橋位處橋面距水面高度約12 m,水深5~7 m,流速4~5 m/s,水流湍急。
為保證主橋在汛期安全、連續施工,項目部設計并自制了一座跨徑46 m 的跨河人行/泵送混凝土布管兩用預應力鋼桁架便橋。便橋采用普通型鋼桿件組合成梯形斷面,整體焊接成三角單元組成的立體受力桁架梁,對桁架梁施加預應力后,能滿足泵送混凝土作業的同時通行20 人的承載要求。便橋總重7.5 t,利用枯水期就地平整場地加工制作,采用1臺25 t 吊車安裝,一端安裝在引橋9#墩處橋面端部,另一端跨河安裝在已成型的懸澆箱梁混凝土頂面,安拆方便、快捷。該預應力鋼桁架通道結構自重輕,跨度大,變形小、穩定性好,避免了船只通行干擾和漂浮物撞擊風險,確保了作業安全,節約了工程成本,保證了汛期主體工程施工的順利實施。
便橋主體受力鋼桁架總長46.16 m,高度1.13 m,頂部寬0.6 m,底部寬1.28 m,兩支點間距(跨徑)46 m,桁架由[18a、80 ×80 ×5 mm、L63 ×4 mm 等型鋼組合焊接形成,材質均為Q235 鋼材,外涂防銹漆,桁架總重5 241 kg。
由桁架底部的三根80 ×80 ×5 mm 方鋼管內各布置3 根Φ15.24(標準強度1 860 MPa)的高強低松弛鋼絞線,共設9根鋼絞線,均為通長直線配筋,單根鋼絞線設計張拉力90 kN,通過桁架端部的配套BM15-3 錨具錨固,張拉錨固完成后壓注M30 防銹蝕水泥凈漿,然后用環氧砂漿封錨,預應力材料總重約460 kg。
桁架頂鋪設竹筏板形成便橋橋面,兩側由L63 ×4 和Φ20 鋼筋及尼龍安全網組成防護欄,總重約787 kg。
便橋呈簡支受力狀態,由已成型的橋梁頂面支承,固定端支點由20 mm 厚鋼板支墊、錨固螺栓、和調平鋼板等組成;便橋自由端由四氟滑板、調平鋼板和橫向限位鋼板等組成。
鋼桁架按照實際使用受力情況進行荷載組合,采用MIDAS建模驗算,實際荷載項目有:①便橋桁架自重1 117 N/m;②人員荷載(同時通行20 人)426 N/m;③輸送泵管及混凝土重量586 N/m;④橋面系荷載168 N/m;⑤八級風力荷載156 N/m;⑥預應力荷載810 kN;⑦預應力材料自重98 N/m;⑧M30 水泥凈漿重量217 N/m;驗算分為不施加預應力和施加預應力兩種工況進行,其桁架應力和變形驗算結果對比見表1 驗算結果匯總表。

表1 驗算結果匯總表
(1)驗算工況1—不施加預應力,鋼桁架應力和變形驗算結果分別見圖1 和圖2。

圖1 桁架未施加預應力應力驗算結果圖示
鋼桁架跨中頂部產生最大壓應力149.9 MPa,跨中底部產生最大拉應力141.2 MPa,其應力值在允許控制范圍內,但跨中產生的最大變形值278 mm 已遠超過L/400 =115 mm的規范控制要求,桁架的穩定及安全性不可靠,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
(2)驗算工況2—施加預應力,鋼桁架應力和變形驗算結果分別見圖3 和圖4。

圖2 桁架未施加預應力變形驗算結果圖示

圖3 桁架施加預應力后應力驗算結果圖示
鋼桁架錨固端部附近產生最大壓應力164 MPa,最大拉應力95.5 MPa,鋼絞線應力633 MPa,其應力值在允許值控制范圍內,桁架跨中產生的最大變形值107 mm 符合L/400=115 mm 的規范控制要求,滿足了安全使用要求。

圖4 桁架施加預應力后變形驗算結果圖示
通過在桁架梁底部布置少量的高強低松弛鋼絞線并對其預先張拉,使鋼絞線預先完成部分受拉變形量,在載荷載作用下桁架底部產生的大部分拉力轉換至強度高、變形小的鋼絞線承受,從而減小了整個桁架的變形量,提高了結構的安全穩定性,增強了結構跨越能力和承載能力。
鋼桁架與預應力組合運用,其合理的斷面構造形式是減輕自重、節約材料的關鍵,同時整體受力桁架也必須滿足施加預應力后的強度和穩定性要求;施加預應力后桁架錨固端部附近應力較大,可以通過局部范圍焊接鋼板等措施進行加強處理;預應力筋的布置形式、施加預應力的大小等取決于荷載大小、荷載形式、桁架構造形式、跨度大小等綜合因素決定,往往跨度較大時采用曲線配筋會更合理;受力桁架的組成型式往往需要反復的設計修改和驗算,確保應力和變形指標均滿足規范要求,最終達到使用安全、經濟合理的目的。
[1]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S].
[2]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 TF50-2011)[S].
[3]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應用技術規程(JGJ85-2010)[S].
[4]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G D62-20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