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趙喜君 李亞明
摘 要 隨著計算機技術、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計算機輔助教學越來越多地運用到教學中來。本文章對針對國內外對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研究,能為今后更好地利用這教學手段起到借鑒作用。
關鍵詞 計算機 輔助教學 研究和實踐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Study and Practice of Computer-aided Teaching in China and Abroad
LI Bo, ZHAO Xijun, LI Yaming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12)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more and more use of computer-aided teaching to teaching. This article on the study of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at home and abroad can play a better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use of these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 computer; aided teach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及興趣、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所學知識理論與實踐相互融合。教育現代化的需要教育的現代化,包括教育觀念現代化、教育內容現代什、教育手段現代化、教育管理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發展和變革,往往會促進整個教育向前發展。計算機的強大功能和優越性決定了它將在教學中起到重要作用。 計算機作為新型教學媒體具有以下功能:存儲記憶功能、高速運算功能、邏輯判斷功能和交互操作功能。
計算機輔助教學在實踐中證明其優勢是十分明顯的:首先有利于突出重點和難點;其次有利于增大課堂的容量和提高效率;還有利于優化課堂結構,強化教材中的一些重要內容。在系列復雜的教學活動中,如果突擊進程,學生學習會很吃力,如果通過計算機演示,來評判和解釋正確與否,這樣既可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可增加教學的針對性。
1 關于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概念的研究和實踐成果
簡單地講,計算機輔助教學就是運用網絡、計算機及多媒體等先進技術為依托,輔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融入教學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熱情,增加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的一種“混合型”教學形式。對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概念學者們給出了不同的含義。從現代教育技術、高級教育方法等方面論證了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出現與發展對現代教育有著深遠的意義。計算機輔助教學(Computer Assistant Instruction,CAI)是從上世紀 9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多媒體、交互式電視、互聯網、人工智能以及虛擬仿真等信息技術的發展構成了計算機輔助教學多元化的發展。在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加拿大、法國、德國等,CAI 已經成為主要的教學方式,而且正發展為整個社會教育的重要手段。
2 關于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分類的研究和實踐成果
計算機輔助學習系統作為教學功能,主要功能有:輔導模式,練習與操練模式和對話模式。輔導模式主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等;練習與操練模式是通過學生與計算機的相互對照來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對話模式通過人機對話來訓練學生的理解力。在教學活動中計算機輔助教學的作用和功能主要體現在“教”、“學”和教學管理上:“教”指計算機輔助下教師的教學 。是指教師在計算機和多媒體等教學環境下,向學生用計算機制作的教學課件來講解知識的過程;“學”指計算機輔助下學生的學習。是指學生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環境下,溫故知新的過程:而計算機輔助教學管理,是指利用計算機管理教學活動進行的一種行為,如教師排課、教室安排、成績管理、課程選修等方面管理。
3 關于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方法的研究和實踐成果
針對計算機輔助教學方法方面的研究和實踐成果,有的學者認為,與課堂教學模式相對應的教學過程大致可歸納為:課前預習和課堂講解、分析討論、歸納總結,以及課后提高。對于協作學習、自主探索模式相對的教學過程可歸納為:提出問題、分組討論、教師講評、形成結論、結論評價。以及他們還認為,遠程教學模式對應的教學過程為:提出問題、學生情景創設及自主學習、師生講解、練習強化、結論評價。
4 關于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用途的研究和實踐成果
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用途比較廣泛。像智能計算機輔助教學、多媒體輔助教學等。在美國網絡上不僅擁有從小學到當前科學最前沿的所有知識儲備,還提供了通過網絡進行討論的輿論平臺。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最主要特征就是適合個性化教學,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要,來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采用合適的教學手段實施教學。同時計算機輔助教學(CAI) 為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開辟了一個嶄新的前景。多媒體課件開發和教學過程中,應體現科學性、實用性和靈活性,要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有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教師要積極參與多媒體課件的開發,堅持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堅持多媒體課件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
5 關于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優勢和缺陷的研究和實踐成果
計算機輔助教學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有著明顯的優勢,對教師來講,有了計算機、多媒體等等輔助工具,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活躍了課堂的氣氛、使單調的講授課堂變得生動起來。對于學生來講,改變了學習的方式,從被動變成了主動。使所學的知識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學者們列舉了如下優勢: 知識儲備豐富且便于檢索;學習方式靈活多樣; 便于自主學習;交流的方式多樣化;語言更直接、坦白; 能夠促進師生互動,形成高效的教學模式,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創新能力。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解決傳統教學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彌補傳統教學所達不到的教學效果,使學生獲取新知識,開拓新智力,挖掘新能力,創造新思維。
計算機輔助教學中也有它的缺陷:(1)信息量過多導致填鴨式教學模式,容易形成負面作用。(2)過分注重外在形式而忽視學習的主體,導致畫蛇添足、喧賓奪主,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對教學改革產生負面影響。(3)教學課件成為課堂上的主角,忽視了教學自身的能動性,不利于師生間的情感交流。(4)如果課件開發不注重實際效果,會制約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深入開展。(5)重視硬件建設而輕視軟件建設等等。
參考文獻
[1] 王吉慶.計算機教育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 張森,宗緒鋒.多媒體CAI課件基本原理與制作技術[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0.
[3] 朱萬森,梁楚材.計算機輔助教學及多媒體CAI課件設計與制作[M].北京:地質出版社,2000.
[4] 張天寶.主體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5] 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J].電化教學研究,1997(3).
[6] 劉儒德.影響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效果的因素[J].中國電化教育,1997(3).
[7] 李瑋瓏,趙彥華.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綜述[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