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學
5月19日晚,中紀委監察部網站案件查處欄目發文通報:中央紀委副局級紀律檢查員、監察專員曹立新,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這是繼中紀委委員、中國科協原黨組書記申維辰和中央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原主任魏健被查之后,第三位落馬的中紀委官員。
近年來,隨著反腐敗的深入開展,頻有地方紀檢監察官員因腐敗被查辦,但卻未聽說中紀委機關本部有官員落馬,抑或有也沒有公開處理。自今年3月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成立以來,中紀委卻連續有三名官員被查。這種拿“自己人開刀”的做法,無疑會對公眾心理產生震撼作用,也會點燃人們對反腐敗斗爭的希望之火。
中紀委“自清門戶”,有利于保持紀檢干部隊伍的純潔性。新一屆中紀委成立后,中紀委書記王岐山等中紀委高層人士多次公開表示:“對自身的監督必須更加嚴格,執行紀律必須更加剛性”。為此,今年3月的兩輪機構改革后,中紀委專門組建了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由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紀委副書記趙洪祝直接分管。對于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的職責,中紀委副書記陳文清曾解讀說,“防止我們隊伍內部出現‘蛀蟲”。曹立新等三名中紀委“問題”官員,被清除出中紀委機關,就是中紀委對自身監督更加嚴格、執行紀律更加剛性的體現,這無疑會給中紀委威信和自身形象加分。
中紀委“自清門戶”,有利于提高紀檢監察機關的戰斗力。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是人民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甚至亡黨亡國。因此,反腐倡廉必須常抓不懈,拒腐防變必須警鐘長鳴。
中紀委是我們黨最高紀律檢查機關,擔負著領導全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任。在這樣的領導機構內,若有“蛀蟲”或“害群之馬”,必然會銷蝕戰斗力,只有把他們及時清除出去,才能更好地發揮中紀委的職能作用,不辜負全黨全國人民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