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岳峰


簡單的值班室里,一張小床和桌上堆放的聯絡通訊器材,是潭門鎮武裝部部長張建堂的家當。
當潭門漁民在海上遇險或受到侵襲,這間小屋就會變成陸上指揮中心,通過聯絡南海各地的漁政、漁監、海監等部門,成為潭門人在浩瀚南海上的“守護星”。
剛從北京趕回的張建堂,參加了第五次全國邊海防建設工作會議。
會議上,習近平面對來自軍地的代表們說,邊海防工作是治國安邦的大事。
習近平用“三個堅持”來表達對于邊海防問題的態度:要堅持把國家主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周密組織邊境管控和海上維權行動,堅決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筑牢邊海防銅墻鐵壁。
第三個則是:“要堅持軍民合力、共建邊海防,統籌邊海防建設和邊境沿海地區經濟社會發展?!?/p>
最高領導人的態度,對于張建堂等常年身處南海要沖的人們來說,有更深的體味。
除了在2013年迎接習近平視察,2014年全國邊海防民兵工作現場會也在潭門召開。
此次全國邊海防建設工作會議中,潭門海上民兵連被評為“全國邊海防工作先進單位”。曾3次被菲律賓抓捕、拒絕在“認罪書”上簽字的民兵連班長陳則波,被授予“全國邊海防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張建堂向本刊強調了支持中國漁民在南海存在的意義。在南沙中國控制的島礁上,建島物資基本是潭門漁民運上去的,“軍艦只能運到深海,下一步就要靠漁民運輸了”。
而在中國海軍力量薄弱的年代,中國漁民在南海的存在,作用似乎更為明顯。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之際,潭門漁民率先在南海發現了停泊的英國軍艦。
現在一些國家對南海不斷強化的主權和利益訴求,其中就包括對侵占中方島嶼的民事化管理、聯合西方國家對中國南海油氣資源的掠奪,并以多種形式蠶食中國領海——這一切都讓張建堂覺得,為中國的南海主權奠定了“開發即擁有”的基礎之后,潭門人可以為祖國做得更多。
然而,目前漁業生產和漁民仍被視為普通國民經濟中的一角。由于確實存在近海資源枯竭的情況,漁業生產近年來受到極大限制。
這樣,就存在非?,F實的矛盾:要“保護資源”,中國漁民們可能就要從南海消失;要維護海洋權益,他們又極有必要繼續存在。
這并非非此即彼的選擇。
“造大船”,習近平2013年在潭門的講話,被漁民們認為是一個很好的方向。
近年來,針對大馬力鋼制漁船或玻璃鋼漁船的補貼體系已經建立起來。但是,如何更好地與當前漁業特點結合,推動補貼政策調整,則成為當務之急。
比如,盡管也會綜合實際用油量,但目前的柴油補貼方式主要是按漁船的登記馬力,測算一年度的柴油消耗總量,發放補貼。
這樣,大多數漁船都在開漁節后穩賺錢的情況下出海兩三個月,其他時間照樣可以拿柴油補貼。而這些補貼往往都歸船主所有,很難落到漁民手中。
對于“長期存在”來說,這一政策顯然需要調整,包括建立結合油價的動態調整機制。
習近平在潭門曾非常詳細地了解漁民的出海手續問題。對于漁民來說,還需要有更好的民生工程。
比如漁港改造工程施工需辦理通航安全影響論證報告、通航安全評估報告以及《水上水下活動許可證》,都需要一定的資金和長期的程序時間。
不僅造船,造漁網也有補貼。潭門鎮鎮委委員戴于島認為,漁民們在潭門的岸上生活,也需要重視——先把年輕人們留在潭門,或者讓外出讀書的年輕人回來。
作為鎮上為漁民建設的基礎設施,路面硬化及自來水工程,在海南當地媒體的報道中,據說曾讓漁民“自發鳴炮慶賀”。
2012年,潭門鎮上的“橋、路、水”工程相繼開工。而連接潭門與博鰲的潭門大橋幾經波折,仍在建設中。
有了基礎,潭門鎮就有了空間建設自己的工業區與產業園,該鎮黨委書記龐飛對《瞭望東方周刊》的介紹:潭門鎮相關產品的銷售額“一個月有一個億”。
但潭門鎮自身地域有限,民眾生產方式仍顯單一。龐飛覺得,既要保護海洋,又要解決漁民的生存與發展問題。
戴于島告訴本刊記者,因為受臺風影響較大,海產品原地加工、深海養殖等規?;a業,尚在評估規劃中。
或許,以一個小鎮擔負重要的國家使命,多少還是有些沉重。畢竟,有些環節,不是一個鎮級機構可以決策的。
事實上,“南海維權要常態化、多樣化”,也可以是一個經濟問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