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寶
人們對草愛恨交織,愛得深摯,又恨之入骨。對它無比的冷漠。由于對草知之甚少,尤其是農(nóng)人已是恨入骨髓,就因為它與稻麥等農(nóng)作物競相爭奪陽光、水分,長得灑脫,稍若疏忽就將稻麥吞沒。因此,農(nóng)人用手拔、鋤頭挖,或火燒,乃至當(dāng)今用藥物噴灑,使之滅絕。盡管一切手段都用盡其極,但每到春天,它又探頭探腦露出青嫩的腦袋,隨著春風(fēng)的撫吻,又綠遍原野。
人們視草為最卑賤的草芥,并以仇恨的詛咒,對愚笨之人稱之為“草包”,對綠林兄弟咒之為“草莽”、“草寇”,對簡陋的屋宇譽之為“草屋”,卻也無限喟嘆:“人生一世,草生一春”。然而,草豈止是只過一春?“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萬物之靈的人死了之后,能春風(fēng)吹又生嗎?而草卻枯了又復(fù)生。
草的生長不擇土地、環(huán)境,只要有一撮泥土,隨處都可生長。在人家的屋頂、墻頭,巨石窺巖的縫隙,都能綻露生命。雖然墻上草隨風(fēng)招搖,人們對那些隨波逐流、立場不穩(wěn)的人稱為“墻上草”,搖擺在是非之林,但它不顧人們的漠視和詛咒,揚起高昂的頭,傲然挺立,叢叢簇簇,不惜生命之軀,爭奪生存之地,茂盛生長。樹木砍倒了,就逐漸地腐朽;藤蔓抹除了,即失去生命;唯草例外。這使我獲得啟迪,正如炎黃子孫,在國弱民窮所有侵略者都揮舞屠刀欲將我們殺滅絕,最艱難的時刻,堅毅剛強(qiáng)中華民族,面對強(qiáng)敵,拋頭顱、灑熱血,贏得最后的勝利,雄屹于世界民族之林。這就是草對人們堅毅性格的錘煉。
其實,草對世界的貢獻(xiàn)功勛至為卓著,比之于人類只有過之而無不及。人活著,一切都為自己的生存,草卻不然。決不對其他群體構(gòu)成威懾,不以自己單薄之力去損害別人,只是在自然界求得生存,而且從不畏懼自然界和人類對它的摧殘,昂首晴空、俯視大地,展示生命的蓬勃之力。倘若沒有草,世界就不存在,人類,乃至牲畜,都無法存活。誰能想象,在廣袤的草原,那些牛馬駝羊能以膘肥體壯?那些人們不易覺察的昆蟲都親切地和草相依相伴,奏響一曲曲草的天籟,吟唱生命的歡歌。人類依憑五谷存活,而那些牲畜以草為生存之根基。這使我們聯(lián)想,自然界不生長糧食和草,能有世界,能有人類嗎?紅軍走過艱難的萬里長征,他們的肚里以大半的草根聊以充饑,維系生命,走向勝利。我們不明白一株草的生命究竟有幾多年華,似是人們沒有去探究,但草的生命是人類所無法比擬的。我家鄉(xiāng)有一塊茵綠的草地,始自不知何年的先祖,乃至我的少年時代,終日在那兒摸爬滾打、嬉戲玩樂,歷盡歲月淪喪、人類踩踏,至今依然一派翠碧,毫不遜色于我記憶中的當(dāng)年,而且有一股草香沁入心脾。人的生生死死、反復(fù)循環(huán),似與草無異,但人不如一株草可隨心所欲、招搖風(fēng)雨、執(zhí)著堅貞。這絕非是危言聳聽。我們尚未揭開草的生存奧秘,那個謎尚待人類去探索。
人如能與草的真誠團(tuán)結(jié),一歲一枯榮展露生命之光,也許世界就能安詳平和,沒有戰(zhàn)爭的云影在晴藍(lán)的天空飄浮。
我們要高贊草,高贊草本精神,稱贊它在任何風(fēng)雨中的扼守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