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春平 羅緒華 段俊鋒
農村生活飲用水的調查分析
余春平 羅緒華 段俊鋒
目的 了解農村居民飲用水衛生狀況。方法 對新洲區農村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進行監測。結果 通過檢測發現,農村居民飲用水存在健康風險。結論 加強健康教育,擴大安全用水人群才能確保農村居民健康。
農村;生活飲用水;監測;健康教育
生活飲用水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為確保新洲區農村居民生活飲用水水質安全,全面了解新洲區農村居民生活飲用水的基本情況及水質狀況,為實施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規劃提供科學依據,新洲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根據《武漢市農村居民飲用水水質調查工作方案》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于2012年對新洲區農村地下水和集中式供水水質進行了調查,現報道如下。
1.1 基本概況 新洲區地處大別山南端,長江中游北岸。境內地勢北高南低,有沙河、舉水河、倒水河等河流擔負著全區的灌溉排澇和生活用水的重任。總面積1 500.66平方公里,總人口97.56萬人,其中城區人口21.60萬人,農村人口75.96萬人。全區現設9個街道辦事處、3個鎮、2個農場、1個管理處,共有589個行政村、48個居委會,自然村4 743個,32 0328戶。現有大中型水廠20個,小型集中式供水站416個,覆蓋269個行政村,日供水量2.38萬噸,供水人數為39.79萬人(含城區人口)。多數農村居民以分散式供水為主,有大口井3 010口,壓把井79 613口,機井9 898口,供57.77萬人飲用[1]。
1.2 水質分析的采樣與調查要求 集中式或分散式供水水質監測采樣時,水源水樣品選擇性能穩定、不易吸附預測組分、雜質含量低的材料制成的容器保存。出廠水和末梢水采用滅菌玻璃瓶保存。采樣后用封口膠封口,放入冷藏箱保存和運輸。調查時采用統一的調查表格對各類供水類型進行調查。
2.1 全區589個行政村57.77萬人中完全管網覆蓋有80個,占13.6%;部份管網覆蓋171個,占29.0%;無管網覆蓋338個,占57.4%。其中大口井供水71 236人,占12.33%;壓把井供水421 935人,占73.0%;機井供水84 567人,占14.6%。大口井平均井深約20 m,壓把井、機井平均井深約8 m。表明新洲區農村居民以分散式的淺層地下水供水為主。井的周邊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源,如廁所、污水溝等。
2.2 所采集的地下水720份水樣中,大口井18份,壓把井697份,機井5份;毒理學、微生物和化學指標不合格件數為503份(69.9%)。集中式供水采水樣130份,毒理學、微生物和化學指標不合格件數為43份(33.1%)。感觀指標和一般化學指標以渾濁度、錳含量超標等為多見。檢測結果表明,在檢測的15項指標中除pH值、硫酸鹽、氟化物外,其他12項指標均有超標現象。主要超標指標有總大腸菌群、細菌總數、渾濁度、錳、硝酸鹽、鐵、色度等[2]。集中式供水的各項指標均優于地下水,主要原因是部份集中式供水有過濾、凈化設施和消毒措施。而多數農村居民的飲用水質量達不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存在飲用水安全問題[3]。所有水樣檢測結果見表1、2。

表1 新洲區農村居民飲用水檢測結果[n(%)]

表2 感觀性狀與一般化學指標的超標情況[n(%)]
為解決農村居民飲用水安全問題,降低飲用水健康風險,應優先考慮管網延伸覆蓋。現階段為了能讓更多的農村居民飲用放心水,必須加強健康教育,提高農村居民的健康保護意識[4]。有關部門要科學規劃,既要加強現有集中式供水的管理,擴大集中式供水管網覆蓋面,又要結合新農村建設創造條件解決農村居民的安全用水問題。
[1] 武漢市農村居民飲用地下水水質調查報告[R].武漢:武漢市疾控中心,2008.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GB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S].北京:2006.
[3] 李宏,余前鋒,唐作文,等.江夏區農村居民生活飲用水供水情況及水質檢測分析[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10,21(3):101-102.
[4] 方積乾,孫正球.衛生統計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156-176.
R123.9
B
1673-5846(2014)08-0112-02
新洲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湖北武漢 43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