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華
全程超導可視無痛人工流產術療效評價
趙春華
目的 探討無痛人工流產術在全程超導可視下的臨床療效、安全性以及并發癥情況。方法 將400例要求終止妊娠的孕婦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人工流產術在全程超導可視下進行,對照組采取傳統人工流產術,對比兩組孕婦的手術效果。結果 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并發癥及孕婦月經恢復情況兩組進行比較,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無痛人工流產術在全程超導可視下進行,能夠降低孕婦的手術疼痛程度,避免發生醫院感染,具有微創性、并發癥少、安全性高等優點。
全程超導可視;無痛人工流產術;臨床效果
為了使人工流產婦女能夠得到更加優質的人性化服務,我院在對孕婦普遍應用無痛人工流產術的基礎上,借助全程超導可視婦科手術儀,將200例產婦人工流產術在無痛可視下進行,并與同期實施無痛人工流產術的200例產婦進行對比,臨床效果明顯,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在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進行人工流產的孕婦共400例,年齡最大45歲,最小15歲,平均年齡(28.2±2.6)歲;停經時間為36~70 d,臨床確診均屬于宮內妊娠,妊娠囊直徑為60 mm。診斷方法:依據孕婦的臨床表現配合B超檢查得到確診;全部孕婦均無手術禁忌證,將其依據手術方式的不同,隨機分為200例觀察組和200例對照組;全部孕婦均簽署了手術知情同意書。將兩組孕婦的年齡因素、孕周因素以及孕產次等因素進行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孕婦年齡、孕周以及孕產次數對比(±s)

表1 兩組孕婦年齡、孕周以及孕產次數對比(±s)
組別例數年齡(歲)孕周(周) 初次妊娠(n) 多次妊娠(n)觀察組20028.2±2.57.1±2.8 86 114對照組20028.1±2.77.2±2.6 92 108
1.2 手術方法 兩組孕婦均實施無痛麻醉,其中觀察組在全程超導可視下進行人工流產,對照組實施常規人工流產。觀察組孕婦術前禁止飲食和飲水4~6 h,準備好心電監護儀以及麻醉機等手術設備;由臨床經驗豐富的麻醉師對孕婦實施麻醉,孕婦在麻醉前實施常規吸氧,靜脈麻醉選擇芬太尼和丙泊酚,待孕婦意識完全消失后開始進行手術,術者首先要對孕婦子宮的大小、位置及附件情況進行復查,使用陰式B型超聲診斷儀,對外陰實施常規消毒,采用雙層避孕套將體積小和輻射廣的超聲探頭進行包裹,與窺陰器放置在一起,隨后將其放在穹窿部位,此時術者對方向進行調整能夠在超聲屏幕上清晰顯示出子宮及宮腔的狀態,從而掌握孕婦子宮的大小、形態和位置,以及孕囊著床的部位,隨后對手術器械進行引導,沿著子宮屈度進入宮腔,發現孕囊后通過吸管實施負壓吸引,將孕囊吸出,然后對周邊蛻膜進行吸刮持續1~2次,確保無蛻膜組織出現殘留,手術結束[1]。對照組不借助超聲引導,孕婦在靜脈麻醉下實施傳統人工流產術。
1.3 觀察指標
1.3.1 手術時間 觀察組手術時間計算為從吸管開始進入宮腔到吸管撤出為止,對照組手術時間為從探針開始探測宮腔到吸引管最后撤出為止。
1.3.2 出血量 計算方法是吸引瓶中血容量減去絨毛組織量。
1.3.3 孕婦的流產效果及術后陰道流血時間 通過對兩組孕婦術后2周及術后1個月的月經恢復情況進行隨訪。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統計軟件SPSS 15.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術后出血時間的對比 孕婦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及術后出血時間,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孕婦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術后出血時間比較(±s)

表2 兩組孕婦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術后出血時間比較(±s)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術后出血時間(d)觀察組 200 3.1±0.4 4.5±0.8 4.0±2.1對照組 200 4.6±0.4 8.2±0.6 6.0±2.6
2.2 術后并發癥及月經恢復情況對比 術后并發癥及月經恢復情況,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孕婦術后并發癥及月經恢復情況對比(n)
婦女在避孕失敗后通常采用人工流產作為補救措施,但是患者經常出現不同的術中及術后并發癥,普遍出現的情況為吸宮不全癥狀、出血癥狀、子宮穿孔癥狀以及生殖系統感染等情況[2]。人工流產屬于侵襲性操作,會給孕婦的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創傷,并且還會損害孕婦心理,使其精神壓力過大[3]。我院對流產孕婦采取全程超導可視人工流產術,通過超導可視將手術過程中的探宮、吸宮及刮宮操作等清楚顯示出來,將手術過程從常規的盲視吸刮操作轉變為可視吸取,術者能夠準確查看子宮和孕囊的具體位置,將子宮及孕囊到宮口的距離進行準確測量,在找準孕囊位置后實施負壓吸引,準確查看實施吸宮后是否有蛻膜組織殘留,使手術時間縮短,術者手術操作的準確性以及孕婦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孕婦的手術創傷大大減少,同時也使孕婦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得到降低[4]。同時由于采用避孕套對探頭進行包裹,避免了對宮腔造成的污染,操作簡便、成本低,防止出現交叉感染。
人工流產術在超導可視下進行,子宮無論處于任何位置均不需要對膀胱實施充盈,針對婦科手術中要求患者將膀胱排空以及實施腹部超聲要求患者進行憋尿的矛盾進行了有效的解決,醫生能夠全程監控手術整個操作過程,依據實時動態對手術操作進行及時調整,手術過程中可以對探頭的方向進行任意調節,因此可在屏幕可視下實施宮腔手術操作。手術時借助超聲引導,發現孕囊采用吸引管直接吸出,使孕婦的手術時間明顯縮短,術者的疼痛程度大大減輕。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人工流產術在無痛可視的條件下進行,臨床的鎮痛效果好,術中孕婦出血量、手術時間及手術并發癥明顯降低,具有手術安全性高、微創、無痛苦等優點。與常規人工流產手術相比,人工流產術借助超導可視技術能夠提早終止早孕在10 d以上;可進入宮內將孕囊直接吸除,手術操作時間短,患者出血量少;由于孕囊體積較小,因此手術造成的創傷小,縮短了孕婦術后陰道流血時間,身體恢復時間更快;全程超導可視術防止了手術過程中因盲視操作導致的危險性,減少了手術操作對子宮內膜造成的損傷,避免了盲目尋找造成多次刮除,降低了由于宮腔粘連而引起孕婦繼發性不孕的發生率;術者的痛苦程度明顯減輕,防止了交叉感染的出現;減輕了實施人工流產手術孕婦的不良情緒,實現了以人為本的治療理念,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1] 周蕾.4種鎮痛方法在無痛人流術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34):4918-4919.
[2] 樂杰.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398-400.
[3] 袁俊齋.超聲可視聯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早孕無痛人流208例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34):4892-4893.
[4] 岳紅.可視無痛人流的臨床分析[J].江蘇醫學,2008,34(10): 982-983.
R719
A
1673-5846(2014)07-0102-02
蒙自市婦幼保健院,云南紅河 661100
趙春華(1975.6-),大學本科,婦產科主治醫師,主要從事婦產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