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民甫
濫用抗菌藥物的危險因素及合理干預措施分析
劉民甫
目的 對濫用抗菌藥物的危險因素進行科學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干預措施。方法 隨機選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中990例患者住院時的臨床資料,將990例患者臨床資料按照一定方式分成感染防護組、手術防護組以及一般防護組,觀察三組在抗菌藥物使用中危險因素、主要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以及抗菌藥物的安全性。結果 濫用抗菌藥物危險因素中,聯合用藥危險性能高于其余抗菌藥物危險因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主要抗菌藥物的使用中,氨芐西林舒巴坦納使用率高于其余抗菌藥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主要抗手術防護組使用抗菌藥物危險性能高于感染防護組和一般防護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濫用抗菌藥物的危險因素多且復雜,醫院和患者在選擇使用抗菌藥物時,需對濫用抗菌藥物的危險因素進行合理防護,有效減少抗菌藥物的危險因素。
抗菌藥物;危險因素;干預措施
針對濫用抗菌藥物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制訂合理的干預措施,并減少抗菌藥物的危險因素。本文主要根據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住院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就診患者990例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20例,女470例,年齡7~45歲。將其按照一定方式分成感染防護組、手術防護組以及一般防護組,每組330例,三組的性別、年齡、病程相關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調查方法 對三組防護組的抗菌藥物危險因素進行列舉分析;對抗菌藥物在使用中的種類、使用頻率以及利用指數進行統計分析;并對三組使用的抗菌藥物的安全性能進行統計分析比較,其中安全性能分為安全、一般安全和不安全三種。
1.3 統計學分析 本文數據應用SPSS 17.0軟件包完成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并用t完成檢驗,計數資料應用χ2完成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濫用抗菌藥物使用過程中的危險因素分析比較濫用抗菌藥物危險因素中,聯合用藥危險性能高于其余抗菌藥物因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抗菌藥物在使用中的種類以及使用頻率分析比較 主要抗菌藥物的使用中,氨芐西林舒巴坦鈉使用率高于其余抗菌藥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抗菌藥物的危險因素分析比較

表2 抗菌藥物的使用種類及使用情況比較
2.3 三組防護組抗菌藥物的安全性能分析比較 手術防護組使用抗菌藥物安全性能高于感染防護組和一般防護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三組防護組抗菌藥物安全性能分析比較
抗菌藥物作為目前醫學上用于控制感染和預防細菌傳播的重要藥物,主要應用在手術防護、感染防護以及一般防護三大方面。在手術防護方面通常使用在臨床醫學手術中,一般用以防護患者手術過程中抑制病菌的感染和傳播,防止病情加重[1]。手術防護中的抗菌藥物使用,通常以聯合用藥為主。其中,抑菌性和殺菌性抗生素的聯合使用,通常表現為拮抗作用,如氯霉素與四環素聯用,青霉素和紅霉素聯用,兩種藥物在聯用中產生了相互抵制和消耗作用。據統計,聯合使用抗生素21%~26%情況下表現為增強作用,11%~16%情況下表現為拮抗作用,61%~71%的情況則表現為無效作用[2]。因此,在臨床使用抗菌藥物控制或抑制感染性病癥時,通常使用其中一種抗菌藥物,盡量避免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抗菌藥物聯用,在特殊條件下,從實際情況出發,可進行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聯合使用。
在感染防護中,抗菌藥物的危險因素一般以療程過長和劑量不當為主,由于對同一種藥物使用的療程過長,導致抗菌藥對感染性細菌產生了一定抵抗能力,感染性菌類不能被有效抑制,正常菌群出現失調現象[3]。而抗菌藥物的劑量不足,也導致抗菌藥物在抑制病菌傳播中的作用減弱,具體表現在兒童預防感冒感染方面,療程過長或劑量不足的抗菌藥對兒童身體內的正常菌群造成破壞,降低了兒童的抵抗力,增強了病菌的抗藥性,從而導致兒童感染病菌可能性增大。因此,在感染中對抗菌藥物的使用需按照一定時期進行治療,對規定時期內的無效抗菌藥物,應立即停用。同時,在使用藥劑量方面,短時間內能通過小劑量控制感染,則應避免大劑量抗菌藥物的應用,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整用藥期和用藥量[4]。
在一般防護組中,通常以頻繁換藥和選藥不當為濫用抗菌藥物的主要危險因素,患者在短時間內見抗菌藥物未產生療效則自主更換,從而導致抗菌藥物混亂,使病菌在人體內產生一定的耐藥性,對身體造成很大損傷[5]。而選藥不當極大可能會引起抗菌藥物的毒副反應,嚴重情況表現為過敏性休克或死亡。不同的抗菌藥物在不同程度上都對人體有害,如利福平導致肝損害,喹諾酮類引起腎衰竭以及磺胺類引發障礙性貧血等。因此,患者在日常防護中應根據自身情況對抗菌藥物進行自主選擇,應注意抗菌藥物的特性和功效,最佳方法是在醫生既定換藥頻率和藥物選定的情況下進行日常的一般防護,以此降低濫用抗菌藥物的危險因素。
本文研究表明,濫用抗菌藥物危險因素中,聯合用藥危險性能高于其余抗菌藥物因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主要抗菌藥物的使用中,氨芐西林舒巴坦鈉使用率高于其余抗菌藥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主要手術防護組使用抗菌藥物危險性能高于感染防護組和一般防護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對抗菌藥物進行使用時,濫用抗菌藥物的危險因素多且復雜,醫院和患者在選擇使用抗菌藥物時,需對濫用抗菌藥物的危險因素進行合理防護,有效減少抗菌藥物的危害因素,使抗菌藥物在應用中充分發揮其應用的價值。
[1] 劉艷萍.抗菌藥物濫用危險因素分析及干預對策[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3(18):2389-2390.
[2] 葛泉麗,曲永娟,趙泉,等.我院2011年抗菌藥物誘發真菌感染的危險因素調查分析[J].中國藥房,2013,12(2):113-115.
[3] 段淑卿.抗菌藥物規范管理前后醫院外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應用比較與分析[D].山東大學,2013.
[4] 徐立平,朱海靜,楊積順,等.我院注射用抗菌藥物使用頻率的藥動學-藥效學模型分析[J].中國藥房,2013,10(2):106-107.
[5] 鄭利光,王春輝,劉翠梅.專項整治活動后口腔醫院住院患者抗菌藥物應用情況分析[J].中國藥房,2013,11(38):3577-3580.
Analysis on Risk Factors and Interventions of Abusing Antimicrobial agents
Liu Minfu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abusing antimicrobial agents,and propose reasonable interventions.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990 case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2 to October 2013 was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infection-prevention group,the operation-preventing group and general-prevention group.The risk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antimicrobial agents,the application condition of main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safety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of three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For risk factors of abusing antimicrobial agents,the risk performance of drug combination was higher than the other risk factor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In the applica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s,the utilization rate of ampicillin was higher than the other antimicrobial agents,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The risk performance of using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the operation-preventing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infectionprevention group and the general-prevention group,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and complicated risk factors of abusing antimicrobial agents.While selecting antimicrobial agents,the hospital and the patients need to make rational prevention on the risk factor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isk factor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Antimicrobial agents;Risk factors;Interventions
R613
A
1673-5846(2014)07-0207-02
曲阜市婦幼保健院,山東濟寧 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