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金虎
2型糖尿病及其并發血管病變與血尿酸水平的關系
范金虎
目的 探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并發癥與血尿酸(SUA)的關系。方法 選取江蘇省淮安市清河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2年8月~2013年11月間內分泌科住院及門診收治的264例T2DM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患者血尿酸水平分為正常尿酸組(n=202)和高尿酸組(n=62)。對2組血管并發癥發生情況與主要臨床指標間的差異進行分析。結果 高尿酸組高血壓、腦血管病變、冠心病發病率均明顯高于正常尿酸組(P<0.05);2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HbA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三酰甘油(TG)以及體質量指數(BMI)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T2DM合并高尿酸血癥患者,其并發癥血管病變的機率要遠遠高于正常血尿酸的T2DM患者,必須加強對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臨床監測。
2型糖尿病;血尿酸;血管病變
尿酸是人體嘌呤代謝的終級產物;而血尿酸濃度的高低直接取決于人體嘌呤合成量、攝入量以及尿酸排出量這三者間的平衡狀態。據相關資料報道,高尿酸血癥與高脂血癥、高血壓、肥胖、糖尿病等疾病具有密切關系;合并血管病變是T2DM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1-3]。本研究對T2DM患者血管并發癥與SUA的關系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江蘇省淮安市清河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2年8月~2013年11月間內分泌科住院及門診收治的264例T2DM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符合WHO糖尿病診斷及分型標準(1999年)。高尿酸血癥診斷標準[3]:女性絕經前≥360μmol/L,絕經后≥420μmol/L;男性≥420μmol/L。將以上患者依據患者血尿酸水平分為2組,正常尿酸組202例,其中男122例,女80例,平均年齡(59.4±3.4)歲;高尿酸組62例,其中男38例,女24例,平均年齡(57.6±4.2)歲。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構成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可比性。
1.2 方法 采集2組患者晨空腹靜脈血及尿液樣本,分別對患者肝腎功能、空腹血糖(FBG)、TG、膽固醇(CHO)、HDL-C、HbA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血壓、身高、BMI等相關指標進行測定。對患者有無冠心病、高血壓、腦血管疾病史等進行問詢。
1.3 診斷標準 大血管病變診斷依據:(1)腦血管疾病,參照頭顱CT、MRI掃描,有無出血、梗死病灶。(2)冠心病,參照美國ACC/AHA標準。(3)下肢缺血性病變,參照踝肱指數<0.9。微血管病變診斷依據:參照糖尿病腎病、視網膜病變以及周圍神經病變的診斷依據[4]。
1.4 統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的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血管并發癥發病對比分析 高尿酸組高血壓、腦血管病變、冠心病發病率均明顯高于正常尿酸組(P<0.05,見表1)。
2.2 2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分析 2組患者HbAlc、HDLC、TG以及BMI等指標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組患者血管并發癥發病對比[n(%)]

表2 2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
尿酸是人體嘌呤代謝的終級產物,而血尿酸濃度的高低直接取決于人體嘌呤合成量、攝入量以及尿酸排出量這三者間的平衡狀態,也導致了高尿酸血癥與高脂血癥、高血壓、肥胖、糖尿病等疾病具有密切關系。同時,高尿酸血癥也在人體代謝綜合征的演變過程中發揮著積極作用[5-6]。
通過對T2DM患者血管并發癥與SUA的關系研究發現,高尿酸組患者高血壓、腦血管病變、冠心病發病率均明顯高于正常尿酸組(P<0.05);且高尿酸組患者BMI、TG指標均較正常尿酸組患者明顯偏高(P<0.05),而HbAlc、HDL-C則較正常尿酸組患者明顯偏低。T2DM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癥導致并發血管病變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方面:(1)作為炎性物質的尿酸鹽可有效激活血小板以及凝血過程,從而促進血栓形成[7]。(2)T2DM患者在合并高尿酸血癥時,血管內尿酸鹽易結晶析出而深積于血管壁表面,進而促進了白細胞對內皮細胞的黏附作用,并進一步激活體內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等炎性因子參與血管炎癥反應,而導致血管內膜損傷,促使T2DM患者發生血管病變危險性加大[8]。(3)可通過嘌呤代謝引發T2DM患者血栓形成。
綜上所述,對T2DM合并高尿酸血癥患者進行臨床常規治療時,還應對高尿酸血癥予以積極治療,以有效預防或降低血管病變的發生率。
[1] 秦琦.血尿酸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發癥的預測價值[J].當代醫學,2013,19(10):64.
[2] 徐蓉,孫麗榮.血尿酸水平與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發癥的關系[J].天津醫藥,2011,39(11):1006-1008.
[3] 李晶堯,王艷杰.探討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相關性[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3(20):58-59.
[4] 張敏,陳娟,盧鳳玲.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變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變化[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4):88-89.
[5] 孫梅琴,鄧亞平,倪洪兵,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檢測的結果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1,8(25):110-111.
[6] 楊帆,練鳳江.2型糖尿病并發高尿酸血癥相關因素分析[J].廣東醫學,2012,33(9):1270-1271.
[7] 熊員紅,熊春蓮,張金風.血尿酸水平與2型糖尿病及其并發血管病變的關系[J].中國社區醫師,2013,15(7):64-65.
[8] 黃青濤.3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狀腺激素及血尿酸檢測的臨床意義[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11):1461-1462.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2.045
江蘇 223001 江蘇省淮安市清河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科(范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