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榮 盛鵬杰 劉揚
超早期腦梗死電針療法療效的影像學表現及評價方法研究
王向榮 盛鵬杰 劉揚
目的 研究超早期腦梗死采取電針療法療效的影像學表現和評價方法。方法 選取2012~2013年深圳市中醫院和深圳市羅湖區中醫院神經內科和急診內科收治的經確診為急性腦梗死的患者36例,隨機均分為2組(n=18)。電針組采取基礎療法結合瞬時強電流電針刺激法治療,非電針組采取基礎療法結合常規針刺法治療。并運用SPECT、MRI灌注影像表現分析2組療效。結果 通過SPECT、MRI灌注影像表現評價治療效果發現,治療后rCBF灌注低下區明顯改善。MRI檢查敏感度明顯低于SPETCT,電針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另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SPECT、MRI灌注影像能夠準確表現電針療法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的效果,證實其能有效緩解患者大腦病灶內神經元細胞的死亡,其特異性效應十分顯著。
超早期;腦梗死;電針療法;影像學;評價方法
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致殘率以及死亡率均十分高,也是我國醫學計劃研究的重要課題,目前已經開展了腦血管疾病致病機制的研究、危險因素的控制及防治等探討[1]。現階段,隨著單光子發射計算機體層掃描術(SPECT)、磁共振及CT等醫療技術被應用于臨床,可以有效改善診斷水平,但是該病在治療上還需要有所突破,特別是超早期腦梗死的診療已是熱點研究問題。現對本院2012~2013年兩年間神經內科和急診內科中36例經確診為超早期腦梗死的患者加以治療,現將其影像學表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2013年深圳市中醫院和深圳市羅湖區中醫院神經內科和急診內科收治的經確診為超早期腦梗死的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齡39~69歲,平均(46.35±2.51)歲,隨機均分為2組(n=18)。通過OCSR分型得出部分前循環梗死(PACI)者22例,腔隙性梗死(LACI)者14例。患者各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且均為超早期缺血性腦卒中6h內。
1.2 方法 基礎療法:神經內科中常規療法,腦代謝活化劑、脫水降顱壓等基礎治療。電針組:采取基礎療法結合瞬時強電流電針刺激法治療。取穴:結合患者MRI或是SPECT檢查顯示的腦損害部位測定頭針刺激區,上肢癱瘓取對側運動區中的
1/3;下肢癱瘓取對側運動區上的1/3。上肢麻木取對側感覺區中的1/3;下肢麻木取對側感覺區上的1/3。操作:擇取2組頭針和癱瘓肢體的穴位,把電流強度開關瞬時開到10(1~5s),然后迅速回零,反復刺激。
對照組:采取基礎療法結合常規針刺法治療。取穴:三陰交(患側)、人中、足三里、環跳、曲池、內關(雙側)、風池。操作:選用
G6805電針治療儀,采取連續波,并留針25min。
1.3 影響學檢查方法
1.3.1 SPECT 采用SIEMENS Symbia T2 SPECT機對患者進行臨床診斷。醫生根據SPECT檢查結果確定病灶位置、面積,了解與病灶處對應的正常側情況,再利用鏡像法了解正常側的CBF以及CBV。
1.3.2 MRI MRI檢測儀器為飛利浦 intera 1.5T,行臨床診斷期間,需要將患者放在磁場內,所以患者應該除去身上的金屬異物。對于常規掃描陰性者,采取MRI灌注檢查。
2.1 SPECT與MRI檢查的敏感性、特異性 本組36例超早期腦梗阻患者中,SPECT檢查顯示陰性者2例,陽性者34例,其敏感度為94.44%,特異度為5.56%;MRI檢查顯示陰性者7例,陽性者29例,其敏感度為80.56%,特異度為19.44%。MRI檢查敏感度明顯低于SPECT,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種方式診斷超早期腦梗阻情況比較(n)
2.2 影像學表現 超早期腦梗死影像表現主要有以下幾種特征:(1)腦組織密度降低;(2)豆狀核、基底節模糊;(3)大腦內動脈征:動脈內可見血栓;(4)島帶征:島葉密度降低且腫脹;(5)灰白質界限消失。
SPECT影像顯示在治療前急性腦梗死患者大腦內部不同區域存在局灶性rCBF與腦功能活動低下區,rCBF灌注出現嚴重性障礙;治療后SPECT影像顯示rCBF灌注低下區明顯改善,可見豆狀核、灰白質界限,島葉密度升高,腫脹消失。
MRI影像檢查在治療前可見,腦血管具有異常信號。在增強掃描后,腦血流速度變緩,出現動脈增強影像。MRI灌注通過分析血流經過腦組織的平均時間,能夠獲取rCBF。治療后MRI影像顯示腦血流速度增快,可見腦動脈流空征象,中央灰質界限逐漸降低。
2.3 療效評價 電針組18例患者治療有效率100%,非電針組18例患者治療有效率56%。2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電針組經治療后,電針組波幅提高顯著高于非電針組,延長的峰潛伏期明顯縮短,且缺失的波幅重現。可見電針對調節超早期急性腦梗死患者的SEP具有良好作用。
急性期腦梗死還可以采取MRI的T2加權像顯示上腦血管流空效應消失,T2WI出現動脈增強影像,其與腦血流速度變緩有關,該征象于發病3~6h就能發現。血管內強化通常發生于梗塞區周圍。MRI灌注能提供MRI、MRA無法提供的血流動力學的重要信息。現階段,一般采用動態對比,增強敏感加權灌注成像;或是對動脈血加以非損傷性磁標記。通過分析血流流經組織的平均時間,能夠獲取rCBF。急性期腦梗死行PWI可見腦組織血流灌注出現異常區域的面積相較DWI(彌散加權成像)上的異常信號區大[2]。
部分學者利用SPECT研究電針療法的原理,在針刺前,SPECT顯示急性腦梗死患者大腦內部不同區域存在局灶性rCBF與腦功能活動低下區,實施留針刺激時,SPECT影像顯示低下區出現改善,電針刺激時更加顯著rCBF灌注低下區明顯改善,腦密度有所升高,可見豆狀核、灰白質界限,島葉密度升高,腫脹消失[3]。通常腦梗死病發以后,rCBF灌注出現嚴重性障礙,引起腦組織功能性和結構性的變化。在病理過程中,阻塞4~6h以后缺血區域發生腦水腫,在12h以后細胞出現壞死。但這個過程中腦梗死區和正常腦組織對于X線衰減情況很難分別。所以,在梗塞24h之內,X射線CT檢查的時候,很難發現腦梗死異常,但SPECT卻對缺血區內腦水腫診斷十分敏感,可以動態觀察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腦血流的可逆性,是一種很有效的診斷方法。傳統的MR、CT無法在超早期明確病變的部位與范圍,給臨床診斷帶來較大困難。SPECT、MRI灌注影像學診斷效率較高,可以在超早期明確病變的部位以及缺血范圍,觀察半暗帶大小,同時可在超早期鑒別腦梗死。
綜上所述,應用SPECT、MRI灌注影像學診斷手段能夠準確表現電針療法對超早期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的效果,對臨床醫生采取及時干預手段、確定治療方案、明顯療效提高有效依據。電針治療超早期腦梗死能有效緩解患者大腦病灶內神經元細胞的死亡,使患者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的能力早期康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歐陽鋼,馮軍,張春英,等.針刺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體感誘發電位的影響[J].上海針灸雜志,2009,28(1):22-24.
[2] 周根泉,張貴祥,汪守中.超急性期腦梗死的影像學診斷[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0,18(3):281-282.
[3] 林昌能,陳杜芳.超急性期腦梗死CT診斷的探討[J].罕少疾病雜志,2012,19(6):13-14.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alysis of the super early cerebral infarction image performance an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cupping therapy methods.Methods Will pick our two years from 2012 to 2013 in neurology and emergency medicine in 36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the random divided into electric acupuncture group and non electric acupuncture group,the curative group adopted based therapy combined with strong instantaneous current electroacupuncture treatment,the curative group adopted foundation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routine acupuncture method. And using SPECT and MRI perfusion imag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curative effect.Results By SPECT and MRI perfusion imaging performance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found that low rCBF perfusion area obviously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MRI sensitivity significantly below SPETCT,efficient electric acupuncture treatment group is higher than the other group, two groups to compare differences(P<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SPECT and MRI perfusion imaging can accurately show the effect of electric acupuncture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confirmed that it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patients death of neurons in the brain lesions, and its specific effect is significant.
Super early;Cerebral infarction; Electro-acupuncture therapy; Imageolog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2.063
廣東 518000 深圳市中醫院 (王向榮 劉揚) 深圳市羅湖區中醫院 (盛鵬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