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輝+梁李宏+張中潤+Americo+Uaciquete+黃偉堅+黃海杰
莫桑比克9個腰果品系截干復壯效果研究①
王金輝1)②梁李宏1)③張中潤1)Americo Uaciquete2)黃偉堅1)黃海杰1)
(1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
農業部華南作物基因資源與種質創制重點實驗室海南儋州 571737;
2 莫桑比克腰果研究院楠普拉省代表處莫桑比克楠普拉 3100)
摘要以9個品系的13齡腰果樹為對象,采用主枝截干更新的方法,研究不同腰果品系的截干復壯效果。試驗結果表明:不同腰果品系截干復壯效果有所差異;品系2.4PA、11.7PA、2.3PA、7.10PA截干后的復壯效果較好,11.9PA復壯效果一般,16.3BG、12.9PA、1.12PA、5.12PA復壯效果較差;品系2.3PA截干1年后的結果量最多,單株結果量達160.0個,接下來依次為11.7PA、16.3BG、12.9PA、7.10PA、1.12PA、5.12PA、11.9PA和2.4PA。
關鍵詞腰果 ;截干 ;復壯
分類號S667.9
Stem Pruning Effect of 9 Cashew Clones in Mozambique
WANG Jinhui1)LIANG Lihong1)ZHANG Zhongrun1)
Americo Uaciquete2)HUANG Weijian1)HUANG Haijie1)
(1 Tropical Crops Genetic Resources Institute / 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ne Resources and Germplasm Enhancement in Southern China, CATAS, Danzhou, Hainan 571737
2 Delegation of Nampula, National Cashew Institute of Mozambique, Nampula 3100, Mozambique)
AbstractTook 9 cashew clones of 13 years old as test object, studied the rejuvenation effect by stem pruning.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juvenation effect after stem pruning of different cashew clones were different. The rejuvenation effect of clone 2.4PA, 11.7PA, 2.3PA and 7.10PA were good, 11.9PA was the middle, 16.3BG, 12.9PA, 1.12PA and 5.12PA were poor. One year later after stem pruning, the yield of clone 2.3PA was the highest, reached 160 fruits per plant, followed by 11.7PA, 16.3BG, 12.9PA, 7.10PA, 1.12PA, 5.12PA, 11.9PA and 2.4PA.
Keywordscashew ; stem pruning ; rejuvenation
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e L.)為漆樹科(Anacardiaceae)腰果屬(Anacardium L.)多年生常綠喬木果樹,一般定植后3年開始結果,6~7年后進入盛產期,管理良好的腰果樹經濟壽命可達30年[1]。管理不善的腰果樹則會出現早衰現象。對于早衰的低產腰果樹,可采用截干的方法使其復壯更新。不同腰果品系對截干的反應不一樣,復壯更新的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本試驗以9個13齡腰果品系為對象,通過觀測截干后新梢萌生和結果狀況,研究該9個腰果品系的截干復壯效果,旨在為低產腰果樹的復壯更新提供技術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試驗地位于莫桑比克楠普拉省莫桑比克腰果研究院Nassuruma腰果研究中心(14°59′S、39°44′E)。參試腰果品系分別為:1.12PA、11.7PA、11.9PA、12.9PA、16.3BG、2.3PA、2.4PA、5.12PA、7.10PA等9個,13年樹齡,于1998年4月定植。由于缺乏必要的施肥管理,該9個品系的腰果樹均出現早衰現象,新梢少,葉片發黃,且產量低下。
1.2 方法
1.2.1試驗方法
每個品系選3株長勢一致的腰果樹,采用主枝截干更新的方法,于2011年11月11日,在距離地面1 m左右的位置,對腰果樹所有的一級分枝進行截干處理。2012年10月15日,測定各品系截干后新梢數量、長度和直徑,并測定結果量。
1.2.2數據處理
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0和SPSS 16.0進行數據處理和方差分析,采用新復極差法(Duncan)進行多重比較。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腰果品系截干后新梢萌生之間的差異
各參試腰果品系的主干和被截一級分枝的徑圍、截干后各品系的新梢萌生及結果狀況,如表1所示。
結果表明:品系2.4PA的主干和被截分枝徑圍最大,11.2PA和5.12PA的主干和被截分枝徑圍較小。不同腰果品系對截干的反應不同:品系11.7PA截干后萌生的新梢數量最多,顯著高于16.3BG、12.9PA、1.12PA和5.12PA;品系7.10PA、2.4PA和11.9PA截干后萌生的新梢最長,顯著高于1.12PA、2.3PA、16.3BG、5.12PA和12.9PA;2.4PA截干后萌生的新梢最粗,顯著高于1.12PA、5.12PA、2.3PA、16.3BG、12.9PA、11.9PA和7.10PA。
綜合分析得出,參試的9個腰果品系中,2.4PA新梢量較多,新梢較長,直徑最大,復壯效果較好;11.7PA新梢數量最多,新梢較長、較粗,復壯效果較好;16.3BG新梢較少,新梢尺寸偏小,復壯效果較差;11.9PA新梢量中等,新梢較長,直徑中等,復壯效果一般;2.3PA新梢量較多,新梢較短、較細,復壯效果較好;12.9PA新梢較少,新梢大小中等,復壯效果較差;7.10PA新梢數量較多,長度最大,直徑較粗,復壯效果較好;1.12PA 截干后的新梢量較少,新梢長度和直徑最小,復壯效果較差;5.12PA新梢量最少,新梢偏小,復壯效果較差。
2.2不同腰果品系截干1年后的結果量
各參試腰果品系截干1年后的結果量見圖1。
結果顯示,品系2.3PA截干1年后的結果量最多,單株結果量達160.0個,顯著高于7.10PA、1.12PA、5.12PA、11.9PA和2.4PA,與11.7PA、16.3BG、12.9PA之間的差異不顯著。且同一品系不同植株結果量之間的差異較大。
3討論
截干是林木栽培中的一項重要措施,在棗樹、荔枝等多個樹種上均有運用[2-3],截干效果受截干高度、時間等多種因素影響[4-5]。國內外關于腰果樹截干復壯的相關報道較少。梁李宏等[6]的研究結果表明,腰果樹截干后具有較強的萌生能力,且不同種質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品系2.4PA、11.7PA、2.3PA、7.10PA截干后的復壯效果較好,11.9PA復壯效果一般,16.3BG、12.9PA、1.12PA、5.12PA復壯效果較差。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新梢數量、長度、直徑與植株主干徑圍、被截一級分枝徑圍呈顯著或極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表明腰果樹萌生能力與截干前植株大小有關,植株越大,貯存的養分就越多,截干后萌生能力就越強,研究結果與前人一致[6]。截干后1年的結果量與主干徑圍、被截一級分枝徑圍、新梢數量、新梢長度和新梢直徑之間的相關性均不顯著,表明腰果樹截干后的結果量可能主要與該品系本身的遺傳特性有關,而與該品系截干前大小和截干后新梢萌生狀況的相關性不大。
參考文獻
[1] 梁李宏,楊普云,陳澤坦,等. 莫桑比克腰果生產及病蟲害防治考察報告[J]. 熱帶農業科學,2004,24(6):36-42.
[2] 劉光生,劉源源,王繼秀,等. 棗樹截干換冠更新復壯豐產技術試驗研究[J]. 山西科技,2011,26(6):126-127.
[3] 張惠云,高賢玉,王躍全,等. 荔枝低位截干換種試驗初報[J]. 熱帶農業工程,2012,36(4):5-7.
[4] 周華,李錦紅,楊世華,等. 小粒種咖啡寒害樹截干復壯試驗初報[J]. 熱帶農業科技,2004,27(4):13-16.
[5] 郝明灼,李群,彭方仁,等. 不同截干高度對香椿芽菜產量和商品性狀的影響[J].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3,30(2):194-198.
[6] 梁李宏,王金輝,黃海杰,等. 17份腰果種質萌生特征比較[J]. 生態環境學報,2011,20(1):84-87.
endprint
莫桑比克9個腰果品系截干復壯效果研究①
王金輝1)②梁李宏1)③張中潤1)Americo Uaciquete2)黃偉堅1)黃海杰1)
(1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
農業部華南作物基因資源與種質創制重點實驗室海南儋州 571737;
2 莫桑比克腰果研究院楠普拉省代表處莫桑比克楠普拉 3100)
摘要以9個品系的13齡腰果樹為對象,采用主枝截干更新的方法,研究不同腰果品系的截干復壯效果。試驗結果表明:不同腰果品系截干復壯效果有所差異;品系2.4PA、11.7PA、2.3PA、7.10PA截干后的復壯效果較好,11.9PA復壯效果一般,16.3BG、12.9PA、1.12PA、5.12PA復壯效果較差;品系2.3PA截干1年后的結果量最多,單株結果量達160.0個,接下來依次為11.7PA、16.3BG、12.9PA、7.10PA、1.12PA、5.12PA、11.9PA和2.4PA。
關鍵詞腰果 ;截干 ;復壯
分類號S667.9
Stem Pruning Effect of 9 Cashew Clones in Mozambique
WANG Jinhui1)LIANG Lihong1)ZHANG Zhongrun1)
Americo Uaciquete2)HUANG Weijian1)HUANG Haijie1)
(1 Tropical Crops Genetic Resources Institute / 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ne Resources and Germplasm Enhancement in Southern China, CATAS, Danzhou, Hainan 571737
2 Delegation of Nampula, National Cashew Institute of Mozambique, Nampula 3100, Mozambique)
AbstractTook 9 cashew clones of 13 years old as test object, studied the rejuvenation effect by stem pruning.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juvenation effect after stem pruning of different cashew clones were different. The rejuvenation effect of clone 2.4PA, 11.7PA, 2.3PA and 7.10PA were good, 11.9PA was the middle, 16.3BG, 12.9PA, 1.12PA and 5.12PA were poor. One year later after stem pruning, the yield of clone 2.3PA was the highest, reached 160 fruits per plant, followed by 11.7PA, 16.3BG, 12.9PA, 7.10PA, 1.12PA, 5.12PA, 11.9PA and 2.4PA.
Keywordscashew ; stem pruning ; rejuvenation
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e L.)為漆樹科(Anacardiaceae)腰果屬(Anacardium L.)多年生常綠喬木果樹,一般定植后3年開始結果,6~7年后進入盛產期,管理良好的腰果樹經濟壽命可達30年[1]。管理不善的腰果樹則會出現早衰現象。對于早衰的低產腰果樹,可采用截干的方法使其復壯更新。不同腰果品系對截干的反應不一樣,復壯更新的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本試驗以9個13齡腰果品系為對象,通過觀測截干后新梢萌生和結果狀況,研究該9個腰果品系的截干復壯效果,旨在為低產腰果樹的復壯更新提供技術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試驗地位于莫桑比克楠普拉省莫桑比克腰果研究院Nassuruma腰果研究中心(14°59′S、39°44′E)。參試腰果品系分別為:1.12PA、11.7PA、11.9PA、12.9PA、16.3BG、2.3PA、2.4PA、5.12PA、7.10PA等9個,13年樹齡,于1998年4月定植。由于缺乏必要的施肥管理,該9個品系的腰果樹均出現早衰現象,新梢少,葉片發黃,且產量低下。
1.2 方法
1.2.1試驗方法
每個品系選3株長勢一致的腰果樹,采用主枝截干更新的方法,于2011年11月11日,在距離地面1 m左右的位置,對腰果樹所有的一級分枝進行截干處理。2012年10月15日,測定各品系截干后新梢數量、長度和直徑,并測定結果量。
1.2.2數據處理
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0和SPSS 16.0進行數據處理和方差分析,采用新復極差法(Duncan)進行多重比較。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腰果品系截干后新梢萌生之間的差異
各參試腰果品系的主干和被截一級分枝的徑圍、截干后各品系的新梢萌生及結果狀況,如表1所示。
結果表明:品系2.4PA的主干和被截分枝徑圍最大,11.2PA和5.12PA的主干和被截分枝徑圍較小。不同腰果品系對截干的反應不同:品系11.7PA截干后萌生的新梢數量最多,顯著高于16.3BG、12.9PA、1.12PA和5.12PA;品系7.10PA、2.4PA和11.9PA截干后萌生的新梢最長,顯著高于1.12PA、2.3PA、16.3BG、5.12PA和12.9PA;2.4PA截干后萌生的新梢最粗,顯著高于1.12PA、5.12PA、2.3PA、16.3BG、12.9PA、11.9PA和7.10PA。
綜合分析得出,參試的9個腰果品系中,2.4PA新梢量較多,新梢較長,直徑最大,復壯效果較好;11.7PA新梢數量最多,新梢較長、較粗,復壯效果較好;16.3BG新梢較少,新梢尺寸偏小,復壯效果較差;11.9PA新梢量中等,新梢較長,直徑中等,復壯效果一般;2.3PA新梢量較多,新梢較短、較細,復壯效果較好;12.9PA新梢較少,新梢大小中等,復壯效果較差;7.10PA新梢數量較多,長度最大,直徑較粗,復壯效果較好;1.12PA 截干后的新梢量較少,新梢長度和直徑最小,復壯效果較差;5.12PA新梢量最少,新梢偏小,復壯效果較差。
2.2不同腰果品系截干1年后的結果量
各參試腰果品系截干1年后的結果量見圖1。
結果顯示,品系2.3PA截干1年后的結果量最多,單株結果量達160.0個,顯著高于7.10PA、1.12PA、5.12PA、11.9PA和2.4PA,與11.7PA、16.3BG、12.9PA之間的差異不顯著。且同一品系不同植株結果量之間的差異較大。
3討論
截干是林木栽培中的一項重要措施,在棗樹、荔枝等多個樹種上均有運用[2-3],截干效果受截干高度、時間等多種因素影響[4-5]。國內外關于腰果樹截干復壯的相關報道較少。梁李宏等[6]的研究結果表明,腰果樹截干后具有較強的萌生能力,且不同種質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品系2.4PA、11.7PA、2.3PA、7.10PA截干后的復壯效果較好,11.9PA復壯效果一般,16.3BG、12.9PA、1.12PA、5.12PA復壯效果較差。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新梢數量、長度、直徑與植株主干徑圍、被截一級分枝徑圍呈顯著或極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表明腰果樹萌生能力與截干前植株大小有關,植株越大,貯存的養分就越多,截干后萌生能力就越強,研究結果與前人一致[6]。截干后1年的結果量與主干徑圍、被截一級分枝徑圍、新梢數量、新梢長度和新梢直徑之間的相關性均不顯著,表明腰果樹截干后的結果量可能主要與該品系本身的遺傳特性有關,而與該品系截干前大小和截干后新梢萌生狀況的相關性不大。
參考文獻
[1] 梁李宏,楊普云,陳澤坦,等. 莫桑比克腰果生產及病蟲害防治考察報告[J]. 熱帶農業科學,2004,24(6):36-42.
[2] 劉光生,劉源源,王繼秀,等. 棗樹截干換冠更新復壯豐產技術試驗研究[J]. 山西科技,2011,26(6):126-127.
[3] 張惠云,高賢玉,王躍全,等. 荔枝低位截干換種試驗初報[J]. 熱帶農業工程,2012,36(4):5-7.
[4] 周華,李錦紅,楊世華,等. 小粒種咖啡寒害樹截干復壯試驗初報[J]. 熱帶農業科技,2004,27(4):13-16.
[5] 郝明灼,李群,彭方仁,等. 不同截干高度對香椿芽菜產量和商品性狀的影響[J].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3,30(2):194-198.
[6] 梁李宏,王金輝,黃海杰,等. 17份腰果種質萌生特征比較[J]. 生態環境學報,2011,20(1):84-87.
endprint
莫桑比克9個腰果品系截干復壯效果研究①
王金輝1)②梁李宏1)③張中潤1)Americo Uaciquete2)黃偉堅1)黃海杰1)
(1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
農業部華南作物基因資源與種質創制重點實驗室海南儋州 571737;
2 莫桑比克腰果研究院楠普拉省代表處莫桑比克楠普拉 3100)
摘要以9個品系的13齡腰果樹為對象,采用主枝截干更新的方法,研究不同腰果品系的截干復壯效果。試驗結果表明:不同腰果品系截干復壯效果有所差異;品系2.4PA、11.7PA、2.3PA、7.10PA截干后的復壯效果較好,11.9PA復壯效果一般,16.3BG、12.9PA、1.12PA、5.12PA復壯效果較差;品系2.3PA截干1年后的結果量最多,單株結果量達160.0個,接下來依次為11.7PA、16.3BG、12.9PA、7.10PA、1.12PA、5.12PA、11.9PA和2.4PA。
關鍵詞腰果 ;截干 ;復壯
分類號S667.9
Stem Pruning Effect of 9 Cashew Clones in Mozambique
WANG Jinhui1)LIANG Lihong1)ZHANG Zhongrun1)
Americo Uaciquete2)HUANG Weijian1)HUANG Haijie1)
(1 Tropical Crops Genetic Resources Institute / 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ne Resources and Germplasm Enhancement in Southern China, CATAS, Danzhou, Hainan 571737
2 Delegation of Nampula, National Cashew Institute of Mozambique, Nampula 3100, Mozambique)
AbstractTook 9 cashew clones of 13 years old as test object, studied the rejuvenation effect by stem pruning.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juvenation effect after stem pruning of different cashew clones were different. The rejuvenation effect of clone 2.4PA, 11.7PA, 2.3PA and 7.10PA were good, 11.9PA was the middle, 16.3BG, 12.9PA, 1.12PA and 5.12PA were poor. One year later after stem pruning, the yield of clone 2.3PA was the highest, reached 160 fruits per plant, followed by 11.7PA, 16.3BG, 12.9PA, 7.10PA, 1.12PA, 5.12PA, 11.9PA and 2.4PA.
Keywordscashew ; stem pruning ; rejuvenation
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e L.)為漆樹科(Anacardiaceae)腰果屬(Anacardium L.)多年生常綠喬木果樹,一般定植后3年開始結果,6~7年后進入盛產期,管理良好的腰果樹經濟壽命可達30年[1]。管理不善的腰果樹則會出現早衰現象。對于早衰的低產腰果樹,可采用截干的方法使其復壯更新。不同腰果品系對截干的反應不一樣,復壯更新的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本試驗以9個13齡腰果品系為對象,通過觀測截干后新梢萌生和結果狀況,研究該9個腰果品系的截干復壯效果,旨在為低產腰果樹的復壯更新提供技術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試驗地位于莫桑比克楠普拉省莫桑比克腰果研究院Nassuruma腰果研究中心(14°59′S、39°44′E)。參試腰果品系分別為:1.12PA、11.7PA、11.9PA、12.9PA、16.3BG、2.3PA、2.4PA、5.12PA、7.10PA等9個,13年樹齡,于1998年4月定植。由于缺乏必要的施肥管理,該9個品系的腰果樹均出現早衰現象,新梢少,葉片發黃,且產量低下。
1.2 方法
1.2.1試驗方法
每個品系選3株長勢一致的腰果樹,采用主枝截干更新的方法,于2011年11月11日,在距離地面1 m左右的位置,對腰果樹所有的一級分枝進行截干處理。2012年10月15日,測定各品系截干后新梢數量、長度和直徑,并測定結果量。
1.2.2數據處理
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0和SPSS 16.0進行數據處理和方差分析,采用新復極差法(Duncan)進行多重比較。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腰果品系截干后新梢萌生之間的差異
各參試腰果品系的主干和被截一級分枝的徑圍、截干后各品系的新梢萌生及結果狀況,如表1所示。
結果表明:品系2.4PA的主干和被截分枝徑圍最大,11.2PA和5.12PA的主干和被截分枝徑圍較小。不同腰果品系對截干的反應不同:品系11.7PA截干后萌生的新梢數量最多,顯著高于16.3BG、12.9PA、1.12PA和5.12PA;品系7.10PA、2.4PA和11.9PA截干后萌生的新梢最長,顯著高于1.12PA、2.3PA、16.3BG、5.12PA和12.9PA;2.4PA截干后萌生的新梢最粗,顯著高于1.12PA、5.12PA、2.3PA、16.3BG、12.9PA、11.9PA和7.10PA。
綜合分析得出,參試的9個腰果品系中,2.4PA新梢量較多,新梢較長,直徑最大,復壯效果較好;11.7PA新梢數量最多,新梢較長、較粗,復壯效果較好;16.3BG新梢較少,新梢尺寸偏小,復壯效果較差;11.9PA新梢量中等,新梢較長,直徑中等,復壯效果一般;2.3PA新梢量較多,新梢較短、較細,復壯效果較好;12.9PA新梢較少,新梢大小中等,復壯效果較差;7.10PA新梢數量較多,長度最大,直徑較粗,復壯效果較好;1.12PA 截干后的新梢量較少,新梢長度和直徑最小,復壯效果較差;5.12PA新梢量最少,新梢偏小,復壯效果較差。
2.2不同腰果品系截干1年后的結果量
各參試腰果品系截干1年后的結果量見圖1。
結果顯示,品系2.3PA截干1年后的結果量最多,單株結果量達160.0個,顯著高于7.10PA、1.12PA、5.12PA、11.9PA和2.4PA,與11.7PA、16.3BG、12.9PA之間的差異不顯著。且同一品系不同植株結果量之間的差異較大。
3討論
截干是林木栽培中的一項重要措施,在棗樹、荔枝等多個樹種上均有運用[2-3],截干效果受截干高度、時間等多種因素影響[4-5]。國內外關于腰果樹截干復壯的相關報道較少。梁李宏等[6]的研究結果表明,腰果樹截干后具有較強的萌生能力,且不同種質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品系2.4PA、11.7PA、2.3PA、7.10PA截干后的復壯效果較好,11.9PA復壯效果一般,16.3BG、12.9PA、1.12PA、5.12PA復壯效果較差。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新梢數量、長度、直徑與植株主干徑圍、被截一級分枝徑圍呈顯著或極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表明腰果樹萌生能力與截干前植株大小有關,植株越大,貯存的養分就越多,截干后萌生能力就越強,研究結果與前人一致[6]。截干后1年的結果量與主干徑圍、被截一級分枝徑圍、新梢數量、新梢長度和新梢直徑之間的相關性均不顯著,表明腰果樹截干后的結果量可能主要與該品系本身的遺傳特性有關,而與該品系截干前大小和截干后新梢萌生狀況的相關性不大。
參考文獻
[1] 梁李宏,楊普云,陳澤坦,等. 莫桑比克腰果生產及病蟲害防治考察報告[J]. 熱帶農業科學,2004,24(6):36-42.
[2] 劉光生,劉源源,王繼秀,等. 棗樹截干換冠更新復壯豐產技術試驗研究[J]. 山西科技,2011,26(6):126-127.
[3] 張惠云,高賢玉,王躍全,等. 荔枝低位截干換種試驗初報[J]. 熱帶農業工程,2012,36(4):5-7.
[4] 周華,李錦紅,楊世華,等. 小粒種咖啡寒害樹截干復壯試驗初報[J]. 熱帶農業科技,2004,27(4):13-16.
[5] 郝明灼,李群,彭方仁,等. 不同截干高度對香椿芽菜產量和商品性狀的影響[J].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3,30(2):194-198.
[6] 梁李宏,王金輝,黃海杰,等. 17份腰果種質萌生特征比較[J]. 生態環境學報,2011,20(1):84-87.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