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針對性護理對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影響。 方法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8例留置尿管住院患者的臨床資料,將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9例,觀察組患者采取針對性預防護理,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兩組患者尿路感染的發生率。 結果 觀察組患者尿路感染發生率為2.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6.3%,觀察組患者導尿管留置時間為(4.8±1.4) d,短于對照組的(9.3±1.6) d,兩組患者的尿路感染發生率及導尿管留置時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根據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險因素實施針對性護理,可有效預防尿路感染的發生。
[關鍵詞] 留置尿管;尿路感染;原因;預防;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6[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4(c)-0170-03
The influence of preventive nursing on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of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catheter
LIU Qiu-ro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Ningyang County in Taian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Ningyang 2714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preventive nursing on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of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catheter.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bout clinical data of 98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catheter in our hospital,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order in hospital,49 cases in each group,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ere given preventive nursing,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of cases in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2.0%,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16.3%),the indwelling catheter time was (4.8±1.4) d,less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9.3±1.6) d,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risk factors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taking targeted nursing to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catheter can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effectively.
[Key words] Indwelling catheter;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se;Prevention;Nursing
尿管留置已成為臨床護理工作的一項基本操作,但留置尿管易引起尿路感染,目前尿路感染已成為留置尿管患者常見的并發癥,據相關文獻統計顯示,醫院感染中有40%屬于尿路感染,在這40%的尿路感染患者中,有80%是由于留置導尿管所致[1]。留置尿管所致的尿路感染嚴重影響了臨床治療效果和患者預后,給患者的心理和經濟帶來了巨大壓力。因此,如何降低留置尿管所致尿路感染的發生率已成為臨床關注的重點,本研究通過認真分析尿管留置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有效預防尿路感染的發生。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8例留置尿管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在留置尿管前尿培養均為陰性,且無全身及泌尿系統感染。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9例,其中觀察組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齡32~81歲,平均(58.3±2.8)歲。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21例,年齡37~84歲,平均(59.2±3.2)歲。兩組患者的性別構成、年齡分布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原因分析
1.2.1 留置尿管操作導尿操作不當是導致尿路感染的一個直接因素,導尿操作是一種侵入性操作,可導致尿道黏膜損傷,從而破壞尿道黏膜屏障,增加細菌的繁殖和擴散,增加了致尿路感染的概率[2]。此外,操作過程中未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為細菌侵入及增殖創造了條件,易發生尿路感染。
1.2.2 尿管留置時間隨著尿管留置時間的延長,可刺激尿道及膀胱黏膜,破壞正常的生理環境,削弱尿道及膀胱對細菌的防御作用,尿路感染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
1.2.3 膀胱沖洗膀胱沖洗不僅可引起腔內途徑感染,同時可引起腔外途徑感染,留置導管后,膀胱內抗菌溶液沖洗并不能防止尿路感染的發生[3],反而會使尿道菌群滋生,為尿路感染提供有利環境。
1.2.4 抗生素使用不合理長期使用抗生素,耐藥菌群也會隨之增長,加之不合理的應用抗生素可引起二重感染,導致尿路感染的發生。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遵循常規尿管留置操作方法,并進行常規性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預防性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3.1 規范導尿管留置技術首先對護理人員進行嚴格的培訓,包括導尿管留置操作技術、無菌操作知識、導尿管留置護理技術等,以進一步規范操作行為。護士在進行導尿管留置操作時應選擇合適的導尿管,以減少對尿道的刺激,對于尿道口松弛者可選用18號導尿管[4]。在插、拔導尿管時要嚴格正規操作,動作嫻熟,避免因反復操作而增加感染的概率。在插管前先檢查氣囊質量,以避免在正常充盈范圍因質量問題而造成氣囊破裂導致膀胱黏膜損傷,插管過程中避免粗暴操作,以減輕對尿道的刺激[5]。每日更換引流袋,更換引流袋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
1.3.2 健康教育對患者進行系統的健康教育,普及留置尿管及預防尿路感染的相關知識,以便能夠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將相關知識印制成冊,免費發放給患者閱讀,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有利于降低尿路感染的發生率。
endprint
1.3.3 基礎護理將留置尿管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受壓和滑脫,經常性的擠捏尿管,以保持引流通暢,若沖洗不通暢則應注意氣囊導尿管氣囊注水量,必要時抽水改換導尿管位置[6]。密切觀察引流液及尿液的顏色、量和性質,如出現血尿或發現尿液混濁應立即報告醫師進行處理。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若患者出現發熱、畏寒等癥狀應警惕感染的可能,及時報告醫師,并遵醫囑合理給予抗生素。盡早恢復膀胱收縮功能,縮短留置導尿管的時間,降低尿道感染的風險[7]。留置尿管期間保持患者會陰部的清潔,每日用2%碘伏棉球擦洗外陰及尿道口,并用碘伏消毒尿管、尿道口及會陰處,2次/d,及時更換尿袋時消毒連接處,每天對病房空氣及診療設備進行嚴格滅菌消毒,減少探視人數及次數,囑患者注意個人衛生,以防止發生尿道感染。
1.3.4 抗生素的應用抗生素在預防尿路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護理人員要熟悉常用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劑量、療效、禁忌證及不良反應,用藥過程中應密切監測,及時向醫師匯報抗生素的使用療效。
1.4 留置尿管所致尿路感染的判定標準[8]
患者臨床表現為下腹觸痛、腎區叩痛、腰痛,伴或不伴發熱,尿液出現異常,如膿尿、血尿等,尿常規檢查白細胞男性≥5個/HP,女性≥10個/HP。
1.5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尿路感染發生率為2.0%(1/49),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6.3%(8/49);觀察組患者導尿管留置時間為(4.8±1.4) d,短于對照組的(9.3±1.6) d,兩組患者的尿路感染發生率及導尿管留置時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留置尿管是臨床常用的一種處置措施,也是尿路感染最主要的危險因素,預防和控制尿路感染是提高患者救治水平的重要環節[9]。在實施過程中引起尿路感染的危險因素較高[10],主要與操作、導尿管留置時間及抗生素的使用有關,因此根據危險因素采取積極的預防性護理尤為重要。對患者進行有效的針對性預防護理,能夠有效提高留置尿管期間的護理質量,加快患者術后的康復,縮短留置尿管的時間,從而達到降低感染發生率的目的。
在護理過程中,一定要遵循無菌操作規程,規范操作流程,縮短導尿管留置時間,保持集尿系統密閉[11-12],做好患者的基礎護理,合理應用抗生素,以達到有效預防尿路感染的效果。本院還將進一步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力度,進一步規范護理人員留置尿管的各項操作規程,增強其無菌操作意識,明確尿路感染的危險因素,以便為患者提供有針對性的預防性護理,降低尿路感染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歐結弟.降低院內留置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探討[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9):82-83.
[2]王玉芝.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的原因及預防[J].中國保健,2007,15(17):64-65.
[3]郝映雪.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預防尿路感染的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3,13(10):451-454.
[4]黃香球.氣囊導尿,留置導尿管相關問題的分析及預防[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3):45.
[5]趙家菊,萬雙青,劉紅芬.留置尿管所致尿路感染的預防及護理體會[J].淮海醫藥,2008,26(5):457-458.
[6]楊致敏.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留置尿管后預防尿路感染的護理[J].湘南學院學報(醫學版),2007,9(2):58-59.
[7]鄭江霞,張岳和.全切術后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預防和護理[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12):1840.
[8]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J].中華醫學雜志,2001,81(5):314-320.
[9]王玲,錢曉惠,崔雪華,等.循證護理在預防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中的作用[J].海南醫學,2011,22(19):141-143.
[10]才華.留置導尿臨床常見問題及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8):117-118.
[11]劉惠玲,蔣紅云,鄒愛萍,等.集束化護理策略預防患者留置尿管期間相關性尿路感染的研究[J].臨床護理雜志,2013,12(4):57-59.
[12]鄭惠霞.導尿管留置導致尿路感染的臨床分析及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35):184-185,187.
(收稿日期:2014-03-14本文編輯:林利利)
[作者簡介] 劉秋榮(1963-),女,主管護師,籍貫:泰安寧陽;研究方向:護理感染管理
endprint
1.3.3 基礎護理將留置尿管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受壓和滑脫,經常性的擠捏尿管,以保持引流通暢,若沖洗不通暢則應注意氣囊導尿管氣囊注水量,必要時抽水改換導尿管位置[6]。密切觀察引流液及尿液的顏色、量和性質,如出現血尿或發現尿液混濁應立即報告醫師進行處理。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若患者出現發熱、畏寒等癥狀應警惕感染的可能,及時報告醫師,并遵醫囑合理給予抗生素。盡早恢復膀胱收縮功能,縮短留置導尿管的時間,降低尿道感染的風險[7]。留置尿管期間保持患者會陰部的清潔,每日用2%碘伏棉球擦洗外陰及尿道口,并用碘伏消毒尿管、尿道口及會陰處,2次/d,及時更換尿袋時消毒連接處,每天對病房空氣及診療設備進行嚴格滅菌消毒,減少探視人數及次數,囑患者注意個人衛生,以防止發生尿道感染。
1.3.4 抗生素的應用抗生素在預防尿路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護理人員要熟悉常用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劑量、療效、禁忌證及不良反應,用藥過程中應密切監測,及時向醫師匯報抗生素的使用療效。
1.4 留置尿管所致尿路感染的判定標準[8]
患者臨床表現為下腹觸痛、腎區叩痛、腰痛,伴或不伴發熱,尿液出現異常,如膿尿、血尿等,尿常規檢查白細胞男性≥5個/HP,女性≥10個/HP。
1.5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尿路感染發生率為2.0%(1/49),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6.3%(8/49);觀察組患者導尿管留置時間為(4.8±1.4) d,短于對照組的(9.3±1.6) d,兩組患者的尿路感染發生率及導尿管留置時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留置尿管是臨床常用的一種處置措施,也是尿路感染最主要的危險因素,預防和控制尿路感染是提高患者救治水平的重要環節[9]。在實施過程中引起尿路感染的危險因素較高[10],主要與操作、導尿管留置時間及抗生素的使用有關,因此根據危險因素采取積極的預防性護理尤為重要。對患者進行有效的針對性預防護理,能夠有效提高留置尿管期間的護理質量,加快患者術后的康復,縮短留置尿管的時間,從而達到降低感染發生率的目的。
在護理過程中,一定要遵循無菌操作規程,規范操作流程,縮短導尿管留置時間,保持集尿系統密閉[11-12],做好患者的基礎護理,合理應用抗生素,以達到有效預防尿路感染的效果。本院還將進一步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力度,進一步規范護理人員留置尿管的各項操作規程,增強其無菌操作意識,明確尿路感染的危險因素,以便為患者提供有針對性的預防性護理,降低尿路感染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歐結弟.降低院內留置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探討[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9):82-83.
[2]王玉芝.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的原因及預防[J].中國保健,2007,15(17):64-65.
[3]郝映雪.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預防尿路感染的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3,13(10):451-454.
[4]黃香球.氣囊導尿,留置導尿管相關問題的分析及預防[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3):45.
[5]趙家菊,萬雙青,劉紅芬.留置尿管所致尿路感染的預防及護理體會[J].淮海醫藥,2008,26(5):457-458.
[6]楊致敏.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留置尿管后預防尿路感染的護理[J].湘南學院學報(醫學版),2007,9(2):58-59.
[7]鄭江霞,張岳和.全切術后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預防和護理[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12):1840.
[8]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J].中華醫學雜志,2001,81(5):314-320.
[9]王玲,錢曉惠,崔雪華,等.循證護理在預防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中的作用[J].海南醫學,2011,22(19):141-143.
[10]才華.留置導尿臨床常見問題及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8):117-118.
[11]劉惠玲,蔣紅云,鄒愛萍,等.集束化護理策略預防患者留置尿管期間相關性尿路感染的研究[J].臨床護理雜志,2013,12(4):57-59.
[12]鄭惠霞.導尿管留置導致尿路感染的臨床分析及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35):184-185,187.
(收稿日期:2014-03-14本文編輯:林利利)
[作者簡介] 劉秋榮(1963-),女,主管護師,籍貫:泰安寧陽;研究方向:護理感染管理
endprint
1.3.3 基礎護理將留置尿管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受壓和滑脫,經常性的擠捏尿管,以保持引流通暢,若沖洗不通暢則應注意氣囊導尿管氣囊注水量,必要時抽水改換導尿管位置[6]。密切觀察引流液及尿液的顏色、量和性質,如出現血尿或發現尿液混濁應立即報告醫師進行處理。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若患者出現發熱、畏寒等癥狀應警惕感染的可能,及時報告醫師,并遵醫囑合理給予抗生素。盡早恢復膀胱收縮功能,縮短留置導尿管的時間,降低尿道感染的風險[7]。留置尿管期間保持患者會陰部的清潔,每日用2%碘伏棉球擦洗外陰及尿道口,并用碘伏消毒尿管、尿道口及會陰處,2次/d,及時更換尿袋時消毒連接處,每天對病房空氣及診療設備進行嚴格滅菌消毒,減少探視人數及次數,囑患者注意個人衛生,以防止發生尿道感染。
1.3.4 抗生素的應用抗生素在預防尿路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護理人員要熟悉常用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劑量、療效、禁忌證及不良反應,用藥過程中應密切監測,及時向醫師匯報抗生素的使用療效。
1.4 留置尿管所致尿路感染的判定標準[8]
患者臨床表現為下腹觸痛、腎區叩痛、腰痛,伴或不伴發熱,尿液出現異常,如膿尿、血尿等,尿常規檢查白細胞男性≥5個/HP,女性≥10個/HP。
1.5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尿路感染發生率為2.0%(1/49),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6.3%(8/49);觀察組患者導尿管留置時間為(4.8±1.4) d,短于對照組的(9.3±1.6) d,兩組患者的尿路感染發生率及導尿管留置時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留置尿管是臨床常用的一種處置措施,也是尿路感染最主要的危險因素,預防和控制尿路感染是提高患者救治水平的重要環節[9]。在實施過程中引起尿路感染的危險因素較高[10],主要與操作、導尿管留置時間及抗生素的使用有關,因此根據危險因素采取積極的預防性護理尤為重要。對患者進行有效的針對性預防護理,能夠有效提高留置尿管期間的護理質量,加快患者術后的康復,縮短留置尿管的時間,從而達到降低感染發生率的目的。
在護理過程中,一定要遵循無菌操作規程,規范操作流程,縮短導尿管留置時間,保持集尿系統密閉[11-12],做好患者的基礎護理,合理應用抗生素,以達到有效預防尿路感染的效果。本院還將進一步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力度,進一步規范護理人員留置尿管的各項操作規程,增強其無菌操作意識,明確尿路感染的危險因素,以便為患者提供有針對性的預防性護理,降低尿路感染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歐結弟.降低院內留置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探討[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9):82-83.
[2]王玉芝.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的原因及預防[J].中國保健,2007,15(17):64-65.
[3]郝映雪.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預防尿路感染的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3,13(10):451-454.
[4]黃香球.氣囊導尿,留置導尿管相關問題的分析及預防[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3):45.
[5]趙家菊,萬雙青,劉紅芬.留置尿管所致尿路感染的預防及護理體會[J].淮海醫藥,2008,26(5):457-458.
[6]楊致敏.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留置尿管后預防尿路感染的護理[J].湘南學院學報(醫學版),2007,9(2):58-59.
[7]鄭江霞,張岳和.全切術后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預防和護理[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12):1840.
[8]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J].中華醫學雜志,2001,81(5):314-320.
[9]王玲,錢曉惠,崔雪華,等.循證護理在預防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中的作用[J].海南醫學,2011,22(19):141-143.
[10]才華.留置導尿臨床常見問題及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8):117-118.
[11]劉惠玲,蔣紅云,鄒愛萍,等.集束化護理策略預防患者留置尿管期間相關性尿路感染的研究[J].臨床護理雜志,2013,12(4):57-59.
[12]鄭惠霞.導尿管留置導致尿路感染的臨床分析及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35):184-185,187.
(收稿日期:2014-03-14本文編輯:林利利)
[作者簡介] 劉秋榮(1963-),女,主管護師,籍貫:泰安寧陽;研究方向:護理感染管理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