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玨
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道路,并不在于推出多少優惠的政策措施,而在于一種管理模式的創新。
問:上海自貿區成立后有何實在的利好?
答:根據現有的政策措施,對中國企業境外投資也會有影響,比如審批制改為備案制等等,對企業投資的流程簡化,辦事效率上的提高。相比而言,相關政策對吸收外資的影響更大一些。但上海自貿區的主要作用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實驗,也是中國下一步改革的試驗,
問:您認為現在出現了好的成效嗎?
答:半年時間很短,效果還沒有明顯的體現,很多措施還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還處在不斷的調整階段。一方面是政策需要時間來完善,一方面企業在熟悉和了解政策后,開展相應的經濟活動,這需要有一個周期和步驟。
問:各界對政策的落地有很多期待或者不滿,您怎么看?
答:上海自貿區是基于上海原有的幾個保稅港區基礎上建立的,具有上海特色的嘗試,但這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如果說這些政策已經非常開放了,這種期待也不完全正確。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道路,并不在于推出多少優惠的政策措施,而在于一種管理模式的創新,這才是自貿區設立的初衷。
問:您如何看待上海自貿區的改革進程?
答:自貿區的改革可以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因為一旦把自貿區的某些領域改革推動太積極,可能會對我們整個國家的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產生較大的沖擊。自貿區出臺的金融政策實施難度不小,必須循序漸進穩步推進。
問:現在各地都在踴躍申請自貿區試驗,上海自貿區模式是否會推開?
答:短期內可能還是以上海為龍頭。首先,上海處在國際化、國際貿易金融的前沿。
其次,中央在上海設立自貿區的考慮之一就是控制風險,在一個地方先行先試,在此過程中,能夠得到一些成績,一些成功的經驗或者教訓,從而對可能的風險也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可復制,可推廣,以后一定要推開,但是推開的速度肯定不會太快。
問:您如何看待滬港通?
答:滬港通的目的就在于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美元是世界的儲備貨幣,因為現階段美元是最安全的貨幣。要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就必須成為“避風港”式的貨幣。
問:入駐自貿區給企業帶來哪些便利?
答:負面清單對刺激中國經濟的下一輪發展,尤其是服務業的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弘毅也受益于此。我們在注冊上海自貿區的基金時,僅用了一張表,一個窗口,就注冊成功。弘毅用人民幣投美國公司,有許多國際競爭對手,但完全沒有因為審批方面的時間成本或不確定性造成競爭力下降。相反,我們不僅成功投了,而且是領投,這是自貿區帶來的便利。
中國的金融行業在現在及未來的大資管時代,都需要適度的監管,因為這涉及到對公眾和股東的利益保護不足以及系統性風險的避免。但政府實施監管的方式,一定要能跟上業務的需求和時代的發展,同時也要有很強的專業性,上海自貿區就是對政府監管方面的一個很好的試驗。
問:下一步自貿區的開放建議是什么?
答: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有幾個很重要的點可以開放,其中一個就是資本項下的開放。現在3億美元以下人民幣從自貿區走出去已經很快捷了,但外資入華依然需要多個部委的審批。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