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麒宇++吳琛
摘要:根據相關報道:近視眼被列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中國近視人數全球最多。全國近視眼人數竟已近4億,手機成為人們必備的工具,特別是安卓平臺手機更是在手機中成為主流。我們想通過開發一款安卓手機軟件,運用手機的光傳感器,為用戶采集當前環境下的光強精確值,與合適的光強比較,分析此時的光照強度是否適合我們學習或者娛樂。提醒人們要處于合適的用眼環境。
關鍵詞:手機感光系統;保護視力;軟件開發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根據相關報道:近視眼被列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中國近視人數全球最多。全國近視眼人數竟已近4億,其中青少年約為2.7億。我國人口近視發生率為33%,是世界平均水平22%的1.5倍,發病率僅次于日本,占世界第二位,每年新增近視眼約為6%。其中,我國學生近視發病率居世界第二,人數居世界之首,近視發病率高達50%至60%。調查顯示,我國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28%、初中生為60%、高中生為85%,大學生近視為90%,而且有不斷上升的趨勢。
報道顯示很多的同學都是不注意用眼環境造成眼鏡近視的。有的同學在強光下還在看書學習,或者是在微弱的日光燈下還在讀書。他們都沒意識到這種環境下對眼鏡很大的傷害, 實驗證實:劑量4kj/m2, 35秒時間的300nm的紫外線可以引起哺乳類動物視網膜損傷;1毫瓦以上的黃或綠光直射入眼底很可能會造成傷害,若功率超過5毫瓦,暫短照射就能造成永久性的視網膜功能損傷;采用400~440nm的光照強度平均為2500Lux的藍光可誘導的鼠視網膜損傷。20~80mW低能量的532nm光在一定的距離和持續照射時間內可以對視網膜產生不可逆損傷。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普通日光燈的照度為71勒克斯,長時間在這樣的光源中眼睛并不會感到不適。不過一些屏幕像電腦屏幕、液晶電視機和ipad的最大光照度都是普通日光燈照度的2至4倍。
(二)研究目的。基于此,我們想要為同學們檢測并提醒周圍的環境是否適合學習,或者是娛樂,排除類似的對眼睛造成傷害的環境。我們想到手機成為同學們必備的工具,特別是安卓平臺手機更是在手機中成為主流。我們想通過開發一款安卓手機軟件,通過編寫程序有效的運用手機的光傳感器,為用戶采集當前環境下的光強精確值,與合適的光強比較,分析此時的光照強度是否適合我們學習或者娛樂。提醒同學們要處于合適的用眼環境,并提供不同光強環境下的最長用眼時間。
(三)項目開發環境。Eclipse軟件 。Eclipse是著名的跨平臺的自由集成開發環境(IDE)。Eclipse的本身只是一個框架平臺,但是眾多插件的支持使得Eclipse擁有其他功能相對固定的IDE軟件很難具有的靈活性。許多軟件開發商以Eclipse為框架開發自己的IDE。
二、軟件開發過程
(1)查閱資料,學習相關技術的理論知識(java語言,c語言),熟悉安卓開發環境(eclipse)。(2)完成了光照強度和用眼時間關系的前期資料的搜集,整理與計算(人眼看書的最適宜光照強度范圍及各個活動場所。如辦公室,臥室等的標準照度)。(3)完成了整個Android App的框架設計。(4)完成了對 UI(用戶界面)的設計和代碼編寫,包括5個Activity。(主界面,幫助界面,測試界面,開發人員介紹界面,閱讀資料界面)。(5)對測試界面的功能模塊進行編寫,成功完成對底層軟件—光線傳感器的數據采集。(6)將測試界面加入儀表盤動畫和使用時間提醒,增加軟件美觀和實用性。(7)對整個軟件進行整理和調試,并面向用戶試用,優化軟件。(8)整理資料文檔,撰寫軟件說明書。
1、成果展示。
(從左至右依次為:主界面,測試界面,幫助界面,開發人員界面)
三、軟件改進和調試
總結了上述缺點,我們隊軟件進行了改進,針對光線強度的采集有偏差,通過不同場合的實驗,我們發現因為手機的采集區域太小,造成了采集的偏差,而且主要是測量值偏小。但是我們不能改變手機的硬件結構,所以我們決定拓寬了可學習時間的范圍,把最適合學習的時間的下限都進行了相應的擴大,這樣使得當手機測光偏小的時候,通過適合學習時間下限的調整,來去除掉測光偏小的誤差。
endprint
摘要:根據相關報道:近視眼被列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中國近視人數全球最多。全國近視眼人數竟已近4億,手機成為人們必備的工具,特別是安卓平臺手機更是在手機中成為主流。我們想通過開發一款安卓手機軟件,運用手機的光傳感器,為用戶采集當前環境下的光強精確值,與合適的光強比較,分析此時的光照強度是否適合我們學習或者娛樂。提醒人們要處于合適的用眼環境。
關鍵詞:手機感光系統;保護視力;軟件開發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根據相關報道:近視眼被列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中國近視人數全球最多。全國近視眼人數竟已近4億,其中青少年約為2.7億。我國人口近視發生率為33%,是世界平均水平22%的1.5倍,發病率僅次于日本,占世界第二位,每年新增近視眼約為6%。其中,我國學生近視發病率居世界第二,人數居世界之首,近視發病率高達50%至60%。調查顯示,我國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28%、初中生為60%、高中生為85%,大學生近視為90%,而且有不斷上升的趨勢。
報道顯示很多的同學都是不注意用眼環境造成眼鏡近視的。有的同學在強光下還在看書學習,或者是在微弱的日光燈下還在讀書。他們都沒意識到這種環境下對眼鏡很大的傷害, 實驗證實:劑量4kj/m2, 35秒時間的300nm的紫外線可以引起哺乳類動物視網膜損傷;1毫瓦以上的黃或綠光直射入眼底很可能會造成傷害,若功率超過5毫瓦,暫短照射就能造成永久性的視網膜功能損傷;采用400~440nm的光照強度平均為2500Lux的藍光可誘導的鼠視網膜損傷。20~80mW低能量的532nm光在一定的距離和持續照射時間內可以對視網膜產生不可逆損傷。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普通日光燈的照度為71勒克斯,長時間在這樣的光源中眼睛并不會感到不適。不過一些屏幕像電腦屏幕、液晶電視機和ipad的最大光照度都是普通日光燈照度的2至4倍。
(二)研究目的。基于此,我們想要為同學們檢測并提醒周圍的環境是否適合學習,或者是娛樂,排除類似的對眼睛造成傷害的環境。我們想到手機成為同學們必備的工具,特別是安卓平臺手機更是在手機中成為主流。我們想通過開發一款安卓手機軟件,通過編寫程序有效的運用手機的光傳感器,為用戶采集當前環境下的光強精確值,與合適的光強比較,分析此時的光照強度是否適合我們學習或者娛樂。提醒同學們要處于合適的用眼環境,并提供不同光強環境下的最長用眼時間。
(三)項目開發環境。Eclipse軟件 。Eclipse是著名的跨平臺的自由集成開發環境(IDE)。Eclipse的本身只是一個框架平臺,但是眾多插件的支持使得Eclipse擁有其他功能相對固定的IDE軟件很難具有的靈活性。許多軟件開發商以Eclipse為框架開發自己的IDE。
二、軟件開發過程
(1)查閱資料,學習相關技術的理論知識(java語言,c語言),熟悉安卓開發環境(eclipse)。(2)完成了光照強度和用眼時間關系的前期資料的搜集,整理與計算(人眼看書的最適宜光照強度范圍及各個活動場所。如辦公室,臥室等的標準照度)。(3)完成了整個Android App的框架設計。(4)完成了對 UI(用戶界面)的設計和代碼編寫,包括5個Activity。(主界面,幫助界面,測試界面,開發人員介紹界面,閱讀資料界面)。(5)對測試界面的功能模塊進行編寫,成功完成對底層軟件—光線傳感器的數據采集。(6)將測試界面加入儀表盤動畫和使用時間提醒,增加軟件美觀和實用性。(7)對整個軟件進行整理和調試,并面向用戶試用,優化軟件。(8)整理資料文檔,撰寫軟件說明書。
1、成果展示。
(從左至右依次為:主界面,測試界面,幫助界面,開發人員界面)
三、軟件改進和調試
總結了上述缺點,我們隊軟件進行了改進,針對光線強度的采集有偏差,通過不同場合的實驗,我們發現因為手機的采集區域太小,造成了采集的偏差,而且主要是測量值偏小。但是我們不能改變手機的硬件結構,所以我們決定拓寬了可學習時間的范圍,把最適合學習的時間的下限都進行了相應的擴大,這樣使得當手機測光偏小的時候,通過適合學習時間下限的調整,來去除掉測光偏小的誤差。
endprint
摘要:根據相關報道:近視眼被列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中國近視人數全球最多。全國近視眼人數竟已近4億,手機成為人們必備的工具,特別是安卓平臺手機更是在手機中成為主流。我們想通過開發一款安卓手機軟件,運用手機的光傳感器,為用戶采集當前環境下的光強精確值,與合適的光強比較,分析此時的光照強度是否適合我們學習或者娛樂。提醒人們要處于合適的用眼環境。
關鍵詞:手機感光系統;保護視力;軟件開發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根據相關報道:近視眼被列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中國近視人數全球最多。全國近視眼人數竟已近4億,其中青少年約為2.7億。我國人口近視發生率為33%,是世界平均水平22%的1.5倍,發病率僅次于日本,占世界第二位,每年新增近視眼約為6%。其中,我國學生近視發病率居世界第二,人數居世界之首,近視發病率高達50%至60%。調查顯示,我國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28%、初中生為60%、高中生為85%,大學生近視為90%,而且有不斷上升的趨勢。
報道顯示很多的同學都是不注意用眼環境造成眼鏡近視的。有的同學在強光下還在看書學習,或者是在微弱的日光燈下還在讀書。他們都沒意識到這種環境下對眼鏡很大的傷害, 實驗證實:劑量4kj/m2, 35秒時間的300nm的紫外線可以引起哺乳類動物視網膜損傷;1毫瓦以上的黃或綠光直射入眼底很可能會造成傷害,若功率超過5毫瓦,暫短照射就能造成永久性的視網膜功能損傷;采用400~440nm的光照強度平均為2500Lux的藍光可誘導的鼠視網膜損傷。20~80mW低能量的532nm光在一定的距離和持續照射時間內可以對視網膜產生不可逆損傷。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普通日光燈的照度為71勒克斯,長時間在這樣的光源中眼睛并不會感到不適。不過一些屏幕像電腦屏幕、液晶電視機和ipad的最大光照度都是普通日光燈照度的2至4倍。
(二)研究目的。基于此,我們想要為同學們檢測并提醒周圍的環境是否適合學習,或者是娛樂,排除類似的對眼睛造成傷害的環境。我們想到手機成為同學們必備的工具,特別是安卓平臺手機更是在手機中成為主流。我們想通過開發一款安卓手機軟件,通過編寫程序有效的運用手機的光傳感器,為用戶采集當前環境下的光強精確值,與合適的光強比較,分析此時的光照強度是否適合我們學習或者娛樂。提醒同學們要處于合適的用眼環境,并提供不同光強環境下的最長用眼時間。
(三)項目開發環境。Eclipse軟件 。Eclipse是著名的跨平臺的自由集成開發環境(IDE)。Eclipse的本身只是一個框架平臺,但是眾多插件的支持使得Eclipse擁有其他功能相對固定的IDE軟件很難具有的靈活性。許多軟件開發商以Eclipse為框架開發自己的IDE。
二、軟件開發過程
(1)查閱資料,學習相關技術的理論知識(java語言,c語言),熟悉安卓開發環境(eclipse)。(2)完成了光照強度和用眼時間關系的前期資料的搜集,整理與計算(人眼看書的最適宜光照強度范圍及各個活動場所。如辦公室,臥室等的標準照度)。(3)完成了整個Android App的框架設計。(4)完成了對 UI(用戶界面)的設計和代碼編寫,包括5個Activity。(主界面,幫助界面,測試界面,開發人員介紹界面,閱讀資料界面)。(5)對測試界面的功能模塊進行編寫,成功完成對底層軟件—光線傳感器的數據采集。(6)將測試界面加入儀表盤動畫和使用時間提醒,增加軟件美觀和實用性。(7)對整個軟件進行整理和調試,并面向用戶試用,優化軟件。(8)整理資料文檔,撰寫軟件說明書。
1、成果展示。
(從左至右依次為:主界面,測試界面,幫助界面,開發人員界面)
三、軟件改進和調試
總結了上述缺點,我們隊軟件進行了改進,針對光線強度的采集有偏差,通過不同場合的實驗,我們發現因為手機的采集區域太小,造成了采集的偏差,而且主要是測量值偏小。但是我們不能改變手機的硬件結構,所以我們決定拓寬了可學習時間的范圍,把最適合學習的時間的下限都進行了相應的擴大,這樣使得當手機測光偏小的時候,通過適合學習時間下限的調整,來去除掉測光偏小的誤差。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