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淺論古代文論中的色彩范疇

2014-08-07 16:09:34楊飛飛
名作欣賞·中旬刊 2014年7期
關鍵詞:內涵

摘要:色彩在古代文論范疇中有較長的使用歷史,其由起初籠統的重“五色”到后來具體化為“清”“麗”等個體范疇,除了負載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觀之外,更多的是賦予這些色彩范疇以人文之內涵,從而醞釀文思、錘煉技巧、寄托情志。本文以“清”“麗”為例來窺探色彩范疇在古代文論范疇體系建構中的歷程。

關鍵詞:色彩清麗范疇

“色也者,所以助文之光采,而與聲相輔而行者也。”故古人認為“辭乃色澤耳!”{1}這里的“色”既指練字造句的文辭藻采,也指由這種文辭所形成的作品情狀。古人認為作文需是:“一字有一字之尺度分量,且兼有一字之性情色貌。尺度分量者,廣狹輕重之謂;至其色有枯潤,貌有莊諧,與其性情之有剛柔靜躁,皆須一一熟察之。”{2}設色被文論家們指作為文之必行,同時古人仍然要求用色須有節制,不使放縱,既要求設色,又須使其依于“質”。所謂“體質而色華”,而又能節之以“雅”,守“中”而不過,才是所謂“色正”。如劉勰《物色》:“凡■表五色,貴在時見,若青黃屢出,則繁而不珍。”{3}即指出為文之色應是需要時才用,不能濫用。經過梳理比照,筆者發現,在文論范疇中,很多色彩范疇的內涵在朝代更迭中發生了轉變,其原初的物色之意逐漸褪去,而其負載的人文內涵卻逐漸豐富,這也正體現了中國古人“取法自然”的觀念。本文僅以“清”“麗”為例,淺析這些色彩范疇所經歷的人文變革。

一、清——從心境到文境的純凈澄明

清本義為水清,水因清澈而純凈透明,與“濁”相對。《說文解字》釋為:“清,■也。澄水之貌。從水,青聲。”{4}在先秦兩漢的詩文中,清已得到了廣泛的運用,《詩經》《孟子》等中皆有所用,且其意義也已被引申為純凈、純潔。而在美學上有深遠影響的意義還是《老子》中所說:“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清凈為天下正”{5}。這是清形而上的本源性意義,具有玄學的意味。在魏晉品評人物風氣盛行之際,清多指人的品行、胸襟和趣味,如當時常用的人物品鑒概念有“清通”“清直”“清倫”“清才”“清遠”“清婉”“清疏”“清暢”等,這些概念一般用于指人由內在稟賦所決定的外在風度,其中也不乏傳統道德評判意味。而直到陸機的《文賦》出現,才真正將清作為文學審美范疇來使用,如其“清壯”“清麗”“清虛”“清汜”等從不同的方面對文體、辭意、用詞等進行了審美性的評說。因此,清之含義從源初的水、聲、氣之清濁而逐漸溢出,涵蓋了從物質到精神的指向,抽象為不濁、不亂、不雜等意義,并且包含了審美的、道德的因素在其中。在清的眾多延展概念中,經過整理,筆者認為具有以下三個層面的內涵:

1.文辭之清——明晰省凈。清之內涵首先應是針對詩歌語言來說的,這是由清的本義——水清引申而來的,指文辭要簡潔簡要,明晰省凈,如“清淺”“清捷”“清省”“清通”等。劉勰論詩即主張要刪繁去濫,以糾正時風,如在《文心雕龍·熔裁》中評價陸氏兄弟為:“至如士衡才優,而綴辭尤繁;士龍思劣,而雅好清省。”{6}他對陸機的“綴辭”有所批評,又在《才略》篇中稱贊陸云:“布彩鮮凈,敏于短篇。”{7}這種“清省”“鮮凈”即是指文辭的明晰簡潔,不繁復冗雜。《詩品》評陶潛詩:“文體省凈,殆無長語”,杜甫評張九齡詩:“詩罷地有余,篇終語省凈”等皆是對于詩歌語言的簡潔省凈而言的。

筆者認為文辭的省凈簡要是有不同層面的。一個層面是指行文不冗沉,力避劉勰所謂的“綴辭尤繁”。晉代士風侈談明理玄言,因此行文即以辭尚簡約,遂形成了崇尚簡約的風氣和“雅好清省”的審美風尚。陸云就曾評其兄陸機之詩“不清”“不清約”,而崇尚“清省”,意即清新簡潔的風格,有時雖意興繁復卻造語不俗,新穎透徹,則詩文必清暢爽潔。此時的“清”是一種有色彩,有光澤,秀麗鮮明的藝術境界。另一個層面指語言純而不雜,即典雅正統,這是著重于思想層面的。而所謂“清雅”正是指用語恬淡、雅致。在以儒家思想為正統的封建社會里,“清雅”便具有了正向的意味,即是要“不語怪力亂神”、思想純正,文字力戒浮泛龐雜,思想要做到雅正,即不違背封建正統。

2.心境之清——清空泯欲。清作為一種文人騷客的高級審美情趣,在含義的不斷豐富中逐漸定型,同時也日漸成為了文學審美的自覺和獨具個性的審美體會,因此除了“詞要清空”(張炎《詞源》)外,培養、醞釀詩思文意時的心境也需清空。

清是一種超脫世俗的胸襟和趣味,在審美自覺的過程中文人們開始漸漸欣賞和玩味起具體情境的“清”在心靈上的投射。不論是艷地之肅清,還是閨閣之淡清,亦或時序之清秋,亦或人事之清貧,均是以一種泯滅世俗欲望、超脫利害關系的心境而賞之。心境之清是審美關照的開始,也是詩意涌動的開始。“人心之不可不清。不清則利欲熏心,了無佳趣;清則風云月露,皆可作詩詞歌賦觀,所謂無聲之詩也。”(仇福昌《靜修齋詩話》)若以禪家語,則是世俗之榮華會妨礙清凈心境之修煉,若強而為詩,自然不會達到清澈澄明的境界。所以,“清空”之意也就多傾向于詩思文思的澄澈高潔,而這正賴于心境的超脫和明凈。

3.文境之清——氣質超塵,清新雅潔。就清的文章氣質而言,應是超脫塵俗而不委瑣、清綺無塵,同時具有一種清勝之趣,若水光山色,可見而不可即的審美感受。“清越”“清綺”“清奇”等皆具有脫塵高蹈的意味,這種脫俗之氣也更接近“清”的本質。聞一多先生最欣賞大歷詩人造語的雅潔,正是他們有這種超脫塵俗的氣質,脫離委瑣和低級趣味,以大方之清氣來運思行文,因而其詩文也就呈現出如碧水映丹霞,凈色和云落的清越、超脫之氣。而從另一個層面分析,清又必然包含了新奇之意,這主要是立意于藝術表現而言的。清意味著超脫凡俗,而俗即是因舊陳熟,所以要達到清就必然要力戒陳熟,尋新求異。故而大多求清者立言尋新,立意求奇。《二十四詩品》釋“清奇”為:“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滿汀,隔溪漁舟。可人如玉,步■尋幽。載瞻載止,空碧悠悠。神出古異,澹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氣之秋。”{8}可謂是將“清奇”之境的描繪達到了極致。清長于脫俗,但卻易流于弱,而奇而不險則正救清之弱,從而達到澄明脫俗而又新奇的藝術審美境界,這正是“清奇”之內蘊。

以上三個方面是清的基本內涵,“清”作為詩學中的核心范疇之一,自身具有相當開放的闡釋意義,包容性、派生力也非常強,可以從不同的審美層面對其進行豐富和擴展。基于此,其復合概念的隊伍也不斷壯大,除常用的概念外,還出現了如“清艷”“清緊”“清整”“清蒼”“清■”等不常見的復合概念。這也正顯示了清作為基本審美范疇在詩學中的生存力和衍生力。

二、麗——融匯自然與極致雕琢的絢爛

與清之純凈澄明、高蹈脫俗的內涵不同,麗范疇從誕生到繁衍終不脫華美妍麗之意味。根據汪涌豪先生的元范疇論還不能界定麗是否屬于元范疇或核心范疇,{9}但可以肯定的是作為歷史綿長中的一個基本范疇,其延展性和衍生力是非常強大的,同清一樣,也是歷代文論范疇中的高級審美趣味。在創作論、文體論、風格論等中皆可見其范疇的統序性特征。兩漢時期就出現了靡麗、弘麗、溫麗、雅麗;魏晉時期則有綺麗、典麗、清麗、壯麗;唐宋則出現了華麗、峭麗、贍麗、婉麗、纖麗等。

從“文”到“文章”再到“文學的自覺”的漫長歷史發展過程中,一個最為顯著的特點即是越來越重視形式美問題。“文”從產生之初就具有用外在形式表現人的意念的性質,孔子提出“文質彬彬”“言之無文,行之不遠”,而為了言以足志,就需說話有文采,可見當時對形式、文采的重視。兩漢詩賦的獨立,文章觀念的自覺,伴隨而生的是文學觀念“麗”的自覺。漢大賦具有形式華麗淫靡的特點,其堆砌辭藻,好用奇字,渲染夸張,鋪陳排偶,極盡侈麗。因此,文章之士刻意為文,講求形式華麗,是有意識的產物。所以,物象的描寫與文辭的運用是否華麗,就成為了文學與非文學的重要分水嶺,正如詹福瑞先生在《“文”、“文章”與“麗”》一文中所說:“麗的自覺,在很大程度上標志著文學的自覺。”{10}在此背景下,“麗”自然成了重要的文學觀念,揚雄即提出“詩人之賦麗以則,辭人之賦麗以淫”。

endprint

隨著“文”的內涵越來越純化,“麗”的藝術特征也越來越明顯,對其意義的豐富要求也越來越高。曹丕提出了“詩賦欲麗”,要求詩賦脫離揚雄時期的“則”而做到文辭綺麗。陸機論詩賦則為“其會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貴妍。暨音聲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11}。劉勰從天道自然的觀念出發認為:“龍鳳以藻繪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畫工之妙;草木賁華,無待錦匠之奇。”“至于林籟結響,調和芋瑟;泉石激韻,和若球■。”{12}這是動植之文。“夫玄黃色雜,方圓體分,日月疊壁,以垂麗天之象;山川煥砌綺,以鋪理地之形。”{13}這是天道之文。五色為形文,五音為聲文,因此文章要講求文采,也是自然之需求。所以,老子雖稱“美言不信”,但其“五千精妙,則非棄美矣”。同時劉勰認為,作為擬情狀物的文章要與內在情感相融合,并以情感的狀態表現出來,就需要巧妙妍麗的文辭。而模山范水的狀物之賦,也需用細巧纖密的語言來描寫復雜的事物體貌。總之,文辭都離不開綺麗。

綺麗耀眼、光彩滿目的“綺麗”之風既成就了六朝美學,也是使其為后世詬病的弊端所在。在“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后,批評視野中多排斥雕琢、淫靡之麗,而代之以清麗、沖淡之風。“沖淡”美在文學抒情性的加強和田園山水詩的出現過程中主要表現為“清麗”“清淡”之美。至唐宋,“沖淡”美被作為一個重要的審美標準正式被提出并得到極大推崇,如晚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把“沖淡”置于二品,對其描述為:“素處以默,妙機其微,飲之太和,獨鶴與飛。猶之惠風,荏苒在衣。閱音修篁,美曰載歸。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脫有形似,握手已違。”{14}這種平淡是自然而不露痕跡之感。細審其審美內涵,可從兩方面理解:

1.“至麗而自然。”唐代皎然《詩式》論“詩有六式”,其一即為“至麗而自然”。此種麗有兩種表現方式,一是天工之麗,即自然而然,非經刻意雕琢,是自然造化之作,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李白詩;二是人工之麗,通過藝術技巧的錘煉而達到,如“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杜甫詩,所呈現的是繁華剝落后的自然工麗。所以,清麗自然、質樸平淡之“麗”的審美趣味是一以貫之的。

2.平淡——“絢爛之極致”。“麗”還有一個重要的審美特征,即是“清淡”“平淡”。在六朝美學重于“麗在綺靡”的同時,追求“清麗”“越名教而任自然”“文溫以麗”的潮流也一直在涌動。而“麗在清淡”最主要還是表現在唐宋時期,佛教的盛行,佛法對文人詩人產生影響,以致王維、大歷十才子和劉禹錫、柳宗元、陸龜蒙等皆有“清以麗”之詩作,追求和表現“清淡”之美。而這種“清淡”“平淡”之美又是從華麗絢爛中來的。如王世貞評價謝靈運之詩:“然至■麗之極而反若平淡,琢磨之極而更似天然,則非余子所可及也。”{15}文論家們強調的即是這種自然天成的化工之美,詩歌■麗到極點,反而呈現出平淡之美感。蘇軾在《與侄書》中對“平淡”之美的闡釋為:“凡文字,少小時須令氣象崢嶸,彩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其實不是平淡,絢爛之極也。”{16}因此,此種絢爛■麗之極后的平淡,才是能夠真正體現詩家之功力的。同時筆者認為,“麗之清淡”在不同時代的呈現也是不同的,蓋在中唐以前,“麗”之美偏向于清,而中唐以后則重在審“麗”之“淡”。■

{1}顧■:《題饒介之諸賢懷古詩卷后》,《息園存稿文》卷九,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轉引自汪涌豪:《“聲色”范疇的意義內涵與邏輯定位》,《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

{2}王啟元:《惺齋論文·論讀法》,引自王水照:《歷代文話》第四冊,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3}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物色》,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4}許慎著,徐鉉校:《說文解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5}老子著,王弼注:《老子·三十九章》,中華書局1998年版。

{6}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熔裁》,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7}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才略》,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8}{14}司空圖著,郭紹虞集解:《詩品集解·續詩品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版。

{9}汪涌豪:《范疇論》,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10}詹福瑞:《文、文章與“麗”》,《文藝理論研究》1999年第5期。

{11}陸機著,張少康集釋:《文賦集釋》,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版。

{12}{13}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原道》,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15}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論選》第一冊,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6}蔣凡主編:《古代十大散文流派》第三卷,湖南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

作 者:楊飛飛,暨南大學文學院文藝學專業在讀碩士,研究方向:比較文藝學。

編 輯: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

endprint

隨著“文”的內涵越來越純化,“麗”的藝術特征也越來越明顯,對其意義的豐富要求也越來越高。曹丕提出了“詩賦欲麗”,要求詩賦脫離揚雄時期的“則”而做到文辭綺麗。陸機論詩賦則為“其會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貴妍。暨音聲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11}。劉勰從天道自然的觀念出發認為:“龍鳳以藻繪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畫工之妙;草木賁華,無待錦匠之奇。”“至于林籟結響,調和芋瑟;泉石激韻,和若球■。”{12}這是動植之文。“夫玄黃色雜,方圓體分,日月疊壁,以垂麗天之象;山川煥砌綺,以鋪理地之形。”{13}這是天道之文。五色為形文,五音為聲文,因此文章要講求文采,也是自然之需求。所以,老子雖稱“美言不信”,但其“五千精妙,則非棄美矣”。同時劉勰認為,作為擬情狀物的文章要與內在情感相融合,并以情感的狀態表現出來,就需要巧妙妍麗的文辭。而模山范水的狀物之賦,也需用細巧纖密的語言來描寫復雜的事物體貌。總之,文辭都離不開綺麗。

綺麗耀眼、光彩滿目的“綺麗”之風既成就了六朝美學,也是使其為后世詬病的弊端所在。在“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后,批評視野中多排斥雕琢、淫靡之麗,而代之以清麗、沖淡之風。“沖淡”美在文學抒情性的加強和田園山水詩的出現過程中主要表現為“清麗”“清淡”之美。至唐宋,“沖淡”美被作為一個重要的審美標準正式被提出并得到極大推崇,如晚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把“沖淡”置于二品,對其描述為:“素處以默,妙機其微,飲之太和,獨鶴與飛。猶之惠風,荏苒在衣。閱音修篁,美曰載歸。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脫有形似,握手已違。”{14}這種平淡是自然而不露痕跡之感。細審其審美內涵,可從兩方面理解:

1.“至麗而自然。”唐代皎然《詩式》論“詩有六式”,其一即為“至麗而自然”。此種麗有兩種表現方式,一是天工之麗,即自然而然,非經刻意雕琢,是自然造化之作,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李白詩;二是人工之麗,通過藝術技巧的錘煉而達到,如“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杜甫詩,所呈現的是繁華剝落后的自然工麗。所以,清麗自然、質樸平淡之“麗”的審美趣味是一以貫之的。

2.平淡——“絢爛之極致”。“麗”還有一個重要的審美特征,即是“清淡”“平淡”。在六朝美學重于“麗在綺靡”的同時,追求“清麗”“越名教而任自然”“文溫以麗”的潮流也一直在涌動。而“麗在清淡”最主要還是表現在唐宋時期,佛教的盛行,佛法對文人詩人產生影響,以致王維、大歷十才子和劉禹錫、柳宗元、陸龜蒙等皆有“清以麗”之詩作,追求和表現“清淡”之美。而這種“清淡”“平淡”之美又是從華麗絢爛中來的。如王世貞評價謝靈運之詩:“然至■麗之極而反若平淡,琢磨之極而更似天然,則非余子所可及也。”{15}文論家們強調的即是這種自然天成的化工之美,詩歌■麗到極點,反而呈現出平淡之美感。蘇軾在《與侄書》中對“平淡”之美的闡釋為:“凡文字,少小時須令氣象崢嶸,彩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其實不是平淡,絢爛之極也。”{16}因此,此種絢爛■麗之極后的平淡,才是能夠真正體現詩家之功力的。同時筆者認為,“麗之清淡”在不同時代的呈現也是不同的,蓋在中唐以前,“麗”之美偏向于清,而中唐以后則重在審“麗”之“淡”。■

{1}顧■:《題饒介之諸賢懷古詩卷后》,《息園存稿文》卷九,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轉引自汪涌豪:《“聲色”范疇的意義內涵與邏輯定位》,《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

{2}王啟元:《惺齋論文·論讀法》,引自王水照:《歷代文話》第四冊,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3}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物色》,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4}許慎著,徐鉉校:《說文解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5}老子著,王弼注:《老子·三十九章》,中華書局1998年版。

{6}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熔裁》,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7}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才略》,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8}{14}司空圖著,郭紹虞集解:《詩品集解·續詩品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版。

{9}汪涌豪:《范疇論》,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10}詹福瑞:《文、文章與“麗”》,《文藝理論研究》1999年第5期。

{11}陸機著,張少康集釋:《文賦集釋》,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版。

{12}{13}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原道》,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15}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論選》第一冊,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6}蔣凡主編:《古代十大散文流派》第三卷,湖南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

作 者:楊飛飛,暨南大學文學院文藝學專業在讀碩士,研究方向:比較文藝學。

編 輯: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

endprint

隨著“文”的內涵越來越純化,“麗”的藝術特征也越來越明顯,對其意義的豐富要求也越來越高。曹丕提出了“詩賦欲麗”,要求詩賦脫離揚雄時期的“則”而做到文辭綺麗。陸機論詩賦則為“其會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貴妍。暨音聲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11}。劉勰從天道自然的觀念出發認為:“龍鳳以藻繪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畫工之妙;草木賁華,無待錦匠之奇。”“至于林籟結響,調和芋瑟;泉石激韻,和若球■。”{12}這是動植之文。“夫玄黃色雜,方圓體分,日月疊壁,以垂麗天之象;山川煥砌綺,以鋪理地之形。”{13}這是天道之文。五色為形文,五音為聲文,因此文章要講求文采,也是自然之需求。所以,老子雖稱“美言不信”,但其“五千精妙,則非棄美矣”。同時劉勰認為,作為擬情狀物的文章要與內在情感相融合,并以情感的狀態表現出來,就需要巧妙妍麗的文辭。而模山范水的狀物之賦,也需用細巧纖密的語言來描寫復雜的事物體貌。總之,文辭都離不開綺麗。

綺麗耀眼、光彩滿目的“綺麗”之風既成就了六朝美學,也是使其為后世詬病的弊端所在。在“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后,批評視野中多排斥雕琢、淫靡之麗,而代之以清麗、沖淡之風。“沖淡”美在文學抒情性的加強和田園山水詩的出現過程中主要表現為“清麗”“清淡”之美。至唐宋,“沖淡”美被作為一個重要的審美標準正式被提出并得到極大推崇,如晚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把“沖淡”置于二品,對其描述為:“素處以默,妙機其微,飲之太和,獨鶴與飛。猶之惠風,荏苒在衣。閱音修篁,美曰載歸。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脫有形似,握手已違。”{14}這種平淡是自然而不露痕跡之感。細審其審美內涵,可從兩方面理解:

1.“至麗而自然。”唐代皎然《詩式》論“詩有六式”,其一即為“至麗而自然”。此種麗有兩種表現方式,一是天工之麗,即自然而然,非經刻意雕琢,是自然造化之作,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李白詩;二是人工之麗,通過藝術技巧的錘煉而達到,如“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杜甫詩,所呈現的是繁華剝落后的自然工麗。所以,清麗自然、質樸平淡之“麗”的審美趣味是一以貫之的。

2.平淡——“絢爛之極致”。“麗”還有一個重要的審美特征,即是“清淡”“平淡”。在六朝美學重于“麗在綺靡”的同時,追求“清麗”“越名教而任自然”“文溫以麗”的潮流也一直在涌動。而“麗在清淡”最主要還是表現在唐宋時期,佛教的盛行,佛法對文人詩人產生影響,以致王維、大歷十才子和劉禹錫、柳宗元、陸龜蒙等皆有“清以麗”之詩作,追求和表現“清淡”之美。而這種“清淡”“平淡”之美又是從華麗絢爛中來的。如王世貞評價謝靈運之詩:“然至■麗之極而反若平淡,琢磨之極而更似天然,則非余子所可及也。”{15}文論家們強調的即是這種自然天成的化工之美,詩歌■麗到極點,反而呈現出平淡之美感。蘇軾在《與侄書》中對“平淡”之美的闡釋為:“凡文字,少小時須令氣象崢嶸,彩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其實不是平淡,絢爛之極也。”{16}因此,此種絢爛■麗之極后的平淡,才是能夠真正體現詩家之功力的。同時筆者認為,“麗之清淡”在不同時代的呈現也是不同的,蓋在中唐以前,“麗”之美偏向于清,而中唐以后則重在審“麗”之“淡”。■

{1}顧■:《題饒介之諸賢懷古詩卷后》,《息園存稿文》卷九,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轉引自汪涌豪:《“聲色”范疇的意義內涵與邏輯定位》,《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

{2}王啟元:《惺齋論文·論讀法》,引自王水照:《歷代文話》第四冊,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3}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物色》,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4}許慎著,徐鉉校:《說文解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5}老子著,王弼注:《老子·三十九章》,中華書局1998年版。

{6}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熔裁》,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7}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才略》,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8}{14}司空圖著,郭紹虞集解:《詩品集解·續詩品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版。

{9}汪涌豪:《范疇論》,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10}詹福瑞:《文、文章與“麗”》,《文藝理論研究》1999年第5期。

{11}陸機著,張少康集釋:《文賦集釋》,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版。

{12}{13}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原道》,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15}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論選》第一冊,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6}蔣凡主編:《古代十大散文流派》第三卷,湖南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

作 者:楊飛飛,暨南大學文學院文藝學專業在讀碩士,研究方向:比較文藝學。

編 輯: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

endprint

猜你喜歡
內涵
豐收節,讀懂“糧穩天下安”的思想內涵
華人時刊(2022年19期)2022-02-15 03:27:22
活出精致內涵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爭鳴與思辨:“一般應當”內涵的理性認知
研究生法學(2020年6期)2020-04-13 07:59:38
略述《歲月生香》的壺中內涵
挖掘習題的內涵
內涵漫畫
愛你(2017年13期)2017-06-10 08:38:02
要準確理解“終身追責”的豐富內涵
學習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32
自選動作拓展改革內涵
中國衛生(2015年11期)2015-11-10 03:17:28
由“文化內涵”說開去
學習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日本三级精品|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国产一在线| 黑色丝袜高跟国产在线91| 成人午夜天|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婷婷伊人久久| 一区二区偷拍美女撒尿视频| 欧美五月婷婷| 欧美区一区|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婷婷激情五月网|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国产成人高精品免费视频| 黄色成年视频| 久久不卡精品|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第一页|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亚洲欧美国产视频| 91九色国产在线| 国产三级视频网站| 噜噜噜综合亚洲| 精品视频91| 日本91视频| 精品视频91|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欧美69视频在线| 综合五月天网| 老司机久久精品视频| 免费在线色|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1区2区| 国内视频精品|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中文精品| 99re66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手机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a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91伊人国产| 国产在线97|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99热在线只有精品| 日韩视频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国产黄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高清不卡|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国产剧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AV无码一区| 亚洲AV成人一区国产精品| 午夜精品影院| 亚洲午夜18| 久久毛片免费基地| 欧美一级在线看| 国产一级二级三级毛片| 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免下载|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好紧太爽了视频免费无码| 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免费看一级毛片波多结衣| 国产福利不卡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国产96在线 | 麻豆国产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乱人乱偷精品视频a人人澡| 97久久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小说| 丁香综合在线| 99精品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