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秀
當今人類已步入信息網絡時代,需要的是具有交際、實踐和創新等能力的人才。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改變著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現代教育技術,為人才的綜合素質培養提供了便利條件。它帶來了課堂教學信息化,使信息技術真正融入課堂教學系統之中,促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化繁為簡、化難為易,能變枯燥為生動,變抽象為形象。現代教育技術已成為高中英語教師的得力助手,不僅輔助教師傳授知識,更能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進行協作學習,提高學生認知水平,強化英語能力的培養。
1.現代教育技術運用于高中英語教學的理論基礎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一種建構過程,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建構方式而獲得。在運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進行高中英語教學時,教師應成為組織者、指導者和促進者,利用學習情境、會話和互動等要素,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多媒體和網絡等現代教育技術是學生在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協作探索時的認知工具,能使學生有效地達到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從而實現高中英語課程所要求的各項目標,實現素質教育。
2.創設英語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內驅力
單一的教學方法,單一依靠教師演員式的表演,來吸引學生,總是讓學生會感到枯燥和乏味。如何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進入教師設置的教學場域中。現代教育技術給人耳目一新,能夠把教學內容以形象直觀、生動的畫面和聲音展示出來,提供模仿真實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心理需求,進而主動參與學習活動。高中教材中的閱讀材料題材多樣,有戲劇、小說、散文和詩歌等,文章有說明文和記敘文。在“Advertisements”文章中,從網上下載有趣的視頻和圖片,制作課件,隨著教學的展開,自然地引導學生進入了話題;From jazz to Pop中介紹音樂的形式:jazz、classical music、Pop music和
rock and roll等,介紹著名樂隊the Beatles的代表作品。這些名人名著深深地吸引著學生,讓學生學到知識,豐富文學知識,為理解文章做了必要的知識與情感的鋪墊。
3.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
研究表明,人的眼、耳、鼻、舌和口等多種感官共同參與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而調動多種感官的參與度是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所在。人類對事物認知是由感性到理性,由直觀到抽象的過程。信息技術恰恰能提供大量直觀的學習資料。傳統教學中,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要讓學生突破某一教學難點,準備教學掛圖,要寫幾塊黑板,反而事倍功半。學生的認識觀是以直觀形象為主的,多媒體可以利用動畫、圖形和圖像變換的功能,使靜態圖形動態化,揭示了圖形和圖像的豐富內涵,突破了教學難點,教學重點得以順利解決。
4.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加大教學密度,提高學習效率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可以做到高信息量、高密度的知識傳授,有利于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圖形不是語言,卻是語言的載體,比語言更形象、更直觀,比語言包含的信息量更大。在教學的開始階段,應該讓學生反復聽,反復模仿,達到熟練程度,通過模仿得到理解,從而轉化成自己的知識結構。在教學的練習階段,應該制作一些畫面,對學生進行口頭表達訓練和配有習題性的專項訓練,使學生進行量多質優的聽、說、讀、寫綜合訓練,在掌握英語基礎知識的時候,也訓練語言的基本技能,直接用英語思考和表達的能力也得到培養。
5.利用計算機的交互性,實現差異性學習,做到有的放矢
過去的英語課堂教學大部分面對中等生,難以實現優等生和學困生的兼顧,教師面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時常陷入困惑,無法實現優等生和學困生共同發展。這是困擾許多教師多年的一個難題。而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上的引入使教師可以面對不同層次和不同需求的學生,構建多途徑和多層次的自主學習和練習的環境。一種練習分設幾個不同層次,有不同難度的差異,由學生根據自身的水平進行篩選性地選擇,一步一步打好堅實的基礎。而對于非常優秀的學生,如果還“吃不飽”,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資源進行拓展訓練。
信息技術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不單是教學手段的改進,它還對教育教學觀念產生了巨大沖擊。當然,信息技術與英語的整合教學,要進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根據學習目標來把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應用于教學之中,還要更多的英語教育工作者來進行研究和協作。要以研究者的目光來審視課堂教學,要進一步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依據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尋找現代教育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最佳結合點,以有利于學生學習為出發點,探索英語教學規律,為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為促進學生在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而不懈努力。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