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浩



美艷寡婦南希因突然失去生活來源不得不干起販賣大麻的生意,她周旋在洛杉磯郊外的富人區與黑幫之間,一戶戶地將大麻運送給那些光鮮靚麗的成功人士,在滿足他們吞云吐霧欲求的同時艱難地維持起自己原有的中產階級生活。
美劇《單身毒媽》描述的情節在10年前還是驚心動魄的黑色幽默,如今卻在全美高呼大麻合法化的浪潮下變得失去了趣味性:在紐約有幾十個非法快遞為“麻友”服務。任何人都可以撥打電話叫快送,一小時即可送貨上門。攜帶的大麻一般不會超過25克,這樣他們如果被警察截下的話只會罰款。警方知道他們的行為,但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這一轉變的背后是左翼民主黨上臺以來美國聯邦各州對大麻合法化的持續推動。
今年初,科羅拉多州成為全美首個娛樂性大麻合法州,娛樂用大麻獲得合法地位,州政府則為大麻種植、加工及販賣核發執照。7月初,華盛頓州也加入此行列。與此同時,還有包括加州在內的5個州或將在年內為娛樂性大麻開綠燈。
“解封禁酒令”重演?
“眾所周知,我年少時曾吸食大麻。在我看來,這是一個不良習慣,但與我成年后吸了很長時間的香煙相比,沒有迥然不同之處。我不認為它比酒精危險。甚至對個體消費者的影響而言,大麻的危險性比酒精更小。”年初在接受《紐約客》雜志專訪時,奧巴馬拋出“大麻不比酒精危險”的結論,引發保守勢力強烈反彈。
事實上,奧巴馬的這一言論背后伴隨著醫學與社會學層面持續不斷的對大麻的爭議。美國國家藥物濫用學會的亨寧菲爾德博士曾就藥物上癮的五種心理活動狀態分別對幾種藥物加以評估,將程度分為6級,從6至1表示危害度越來越大,結果顯示大麻平均得分僅5.5分,在多項指標上的危害程度均不如咖啡因、酒精以及尼古丁。
“大麻究竟違不違法不是植物學能解決的問題。”國內植物學專家史軍認為,僅從植物學角度看,大麻的毒性和成癮性無法成為被禁的理由,“至于為什么會成為違禁品,我只能猜是文化建構的結果。”
美國從1937年開始禁止種植大麻,但是嚴苛的禁令也無法阻止美國人吸食大麻。大麻現在尷尬的處境讓美國人輕而易舉地聯想起上世紀初著名的禁酒令。這個在1920年生效的法令規定,除私下擁有、飲用外,酒類釀造、運輸和銷售是違法的。當年在反愛爾蘭裔飲酒文化的清教徒的力推之下,加上一戰期間糧食短缺等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這條禁令在美國實施了近15年之久,直到1933年羅斯福新政為提振經濟才宣布廢除。
奧巴馬口中“不比酒精危險”的大麻的合法化如今在美國成為一股新趨勢,不過比起百年前的酒精,大麻合法化的宗教道德因素減輕了很多,首批有意向給大麻開綠燈的州,甚至大部分都來自于南方保守地帶,諸如科羅拉多、亞利桑那以及佛羅里達這類傳統意義上的右翼州,對它們而言,經濟上的強烈誘惑可能壓過了保守派的宗教熱情。
財經周刊《巴倫》稱,美國大麻零售市場的規模估計有300億美元,合法化后將帶來許多重要的經濟利益。首先大麻的價格將大幅下降,同時還能打擊墨西哥販毒集團和美國街頭的流氓團伙。合法化還對一些財政吃緊的州有幫助,卡托研究所為自由派起草的一份報告顯示,各州可以通過大麻稅獲取30億美元的財政收入,還有一些估計的金額更高。
在科羅拉多州,大麻合法化后,59家銷售大麻的公司在第一個月內的銷售額達到1400萬美元。如果加上藥用大麻,州稅務局一共收到350萬美元的大麻稅款。
“入門級毒品”
根據皮爾研究中心調查顯示,52%的美國人支持擁有小劑量的大麻,且每年有超過300萬年輕人首次嘗試大麻,而酒精在這方面的數字也不過460萬。蓋洛普的民調結果則顯示,38%的受訪者承認他們曾經嘗試過吸食大麻。正如奧巴馬所描述的那樣,吸食大麻是許多美國大學生刺激的青春體驗。但這不代表著美國社會對于大麻的爭議在減少。
研究顯示,低收入人群和年輕人更容易對大麻成癮,這不但會影響其個人和家庭,還會帶來治安隱患,并加重社會醫療和福利體系的負擔。保守派擔憂放開管制會使得未成年人更容易接觸到大麻,使美國本已十分嚴重的未成年人吸煙、吸毒問題雪上加霜,大麻雖然傷害不算強,但大部分家長還是覺得不應該讓自己的孩子過早接觸到這種東西。
肯尼迪家族成員之一帕特里克·肯尼迪就公開表示反對奧巴馬的講話,他表示自己也曾吸過大麻,但現在反對大麻。他說,現在的大麻與奧巴馬1970年代和1980年代所吸的大麻大不相同,經過基因改造的“新大麻”的四氫大麻酚(THC)含量大幅超過“舊大麻”,對人腦影響更大。他表示,“奧巴馬在制定任何政策之前,最好先與科學家商量一下。”
在這波大麻合法化浪潮興起之前,美國多地已經完成了大麻的除罪化,包括華盛頓特區及紐約州在內,美國已有23個州開放大麻做為醫療使用。“使毒品除罪化是往壞蛋口袋里塞錢,我們應當做的是使毒品合法化。”《經濟學人》雜志近日刊文稱,大麻之所以長期被稱為“入門級毒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現在人們獲取大麻必須通過不合法手段,接觸到販賣大麻的毒品販子,從而被誘惑從大麻升級到其他更危險的高級毒品。
反對大麻合法化的人多聲稱這會導致社會混亂,加劇目無法紀的現象,并會造成其他毒品使用的劇增。支持者則反擊,稱合法化后的大麻可以由政府來管理銷售,就像現在管理香煙與酒精那樣,而不是被地下黑幫掌握——當年由禁酒令衍生出來的黑幫火拼的場景在今日的大麻交易中仍然存在,洛杉磯富人區巨大的大麻市場長期被數個墨西哥或是黑人黑幫控制,給社區安全帶來極大挑戰。
“如果大麻跟香煙一樣在寬敞明亮的商店里合法販賣,誰還會說它是毒品呢?”來自西雅圖的大麻支持者瓊斯說道。
“大麻有害是謊言”
“如果你記得六十年代發生了什么,那你根本就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垮掉的一代、嬉皮士、搖滾樂、披頭士樂隊、滾石樂隊、平克·弗洛伊德樂隊,如果說這串關鍵詞里面缺少了什么,那一定是大麻。
正如《70年代秀》中搖滾青年海德講的那樣,“這一切都是政府的謊言,努力工作是謊言,大麻有害更是謊言!”大麻帶來的迷幻作用支撐了西方左派的理論基礎,以至于海德和小伙伴們要以在水塔上噴繪大麻葉子的行為來抗議成人的、主流的社會。
然而上世紀80年代里根上臺以及布什父子先后執政,共和黨保守派風潮呈現一邊倒的趨勢,整個美國的右翼思潮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占據統治地位,與歐洲左翼自由運動的強勁發展不同,美國的整個21世紀初期都壓抑在相當嚴肅保守的氣氛中。
隨著2008年民主黨的上臺,自由派終于獲得久違的發聲機會,一系列停滯已久的左翼活動迅速又開展起來,比如同性婚姻合法化,比如大麻合法化。
美國前最高法院自由派大法官史蒂文斯于稍早前表示,聯邦法律也應該將大麻合法化。他說,“人們對于大麻的看法已經有所改變,并且大麻和酒精性飲料的區別也并不大。總有一天,大眾會同意對大麻販賣進行限制是不合理的。”
他補充到,“畢竟我是過來人,經歷過聯邦實行禁酒令的時期,我認為大麻的問題和酒精飲料的問題真的十分相像。”
現年52歲的維維安·麥克匹克自認為屬于垮掉的一代,他是大麻合法化倡議者,他說自己因為吸食大麻,多次被當成罪犯一樣受到歧視和騷擾。“因為抽大麻,我被當做二等公民對待,這是不對的。”
當年“垮掉的一代”們吸食大麻毒品,性生活混亂,不務正業,縱情聲色等各種行為都是以清教徒為代表的美國保守派所不能容忍的。美國問題專家約翰·米克爾思維特認為,與天主教為主體的歐洲大陸不同,美國清教徒的教義規定,一人有罪,末日審判時整個社會都要連坐。保守派清教徒有很強烈的規范世界的動力和需要,美國社會的保守勢力是整個西方最保守的。
麥克匹克這樣的美國自由派與保守派的斗爭堪稱是一部血淚史,他從1991年開始在西雅圖創立“大麻節”,給自由派提供發聲的渠道,參與者從最初的500人發展到現在的25萬人,他說,“我們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言論自由活動。”
“全世界每年有500萬人死于酒精,100萬人死于煙草,大麻可沒有。”麥克匹克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