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模式為草根創業者開辟了新的投資渠道,而法律與監管的空白也讓每一個夢想游走在風險邊緣。
文│本刊記者郝杰
從3月4日尹立志在微信朋友圈發起“眾籌買房”項目到現在,報名的人數已經超過200人,其運作的這個名為“眾籌家園”的項目位于河北省滄州市政府正在推廣的中捷高新產業園區。
這是國內首例眾籌買房項目。微信是眾籌的主要渠道,申請人遞交申請表、通過審核后,交納100元訂金即可進入購房微信群,項目的設計、戶型、價格等,全部通過群員商議決定。房價在3500元/平方米以內,每人限購一套。項目發起人、中關村股權投資協會執行的秘書長尹立志成為又一個試水眾籌行業的“追夢人”。
3月29日,《創業家》雜志搞了一場“史上最不靠譜”運動會,吸引了科技界各大佬參與,如搜狗CEO王小川等。它運用的也正是眾籌模式,即通過互聯網向用戶籌錢(物),最后達到了不花錢,竟辦了一場3000人參與的運動盛會。
“你的夢想大家幫你實現,人人都是天使投資人”,這是某眾籌網站的醒目標語,也恰如其分地解釋了眾籌行業存在的意義與快速發展的原因。
眾籌的前世今生
“眾籌”一詞來源于英文“Crowdfunding”,是一個舶來品,是指項目發起人以互聯網為平臺,集中大眾的資金、能力和渠道,為小微企業或個人開展某個項目或活動提供資金援助的融資行為。
在設定天數內,達到或超過目標金額,項目即成功,發起人可獲得資金;項目完成后,網友將得到發起人預先承諾的回報,如果項目籌資失敗,發起人已獲資金將全部退還支持者。和現實生活中普通募資項目不同的是,眾籌項目多為創意產品、演藝活動和創新產品。艾瑞咨詢高級分析師王維東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眾籌的本質就是通過互聯網高效的傳達速度實現希望融資人和投資人之間的信息傳遞。
在國外,眾籌的運作已經相對成熟,以2009年在美國成立的Kickstarter最具代表性,這是美國第一家,也是全球第一家眾籌平臺,致力于支持和激勵創新性、創造性和創意性的活動。通過網絡平臺面對公眾募集小額資金,讓有創造力的人有可能獲得他們所需要的資金。截止到2012年9月,Kickstarter總共成功推出了73065個項目,他們抽取成功項目總集資額的5%作為傭金,共融得3.77億美元的投資。該網站曾先后在2010年和2011年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最佳發明之一”和“最佳網站稱號”。
隨著對天使投資的需求增大以及互聯網金融熱潮興起,自2011年左右眾籌作為一種新的融資形式在中國興起以來,不僅有圖書出版眾籌、演唱會眾籌,還有針對房地產、光伏電站等大項目發起的眾籌,如天使匯、追夢網、人人投、大家投等。2011年,國內的第一家眾籌網站“點名時間”上線,它被譽為“中國的Kickstarter”。此后,一大批眾籌網站在國內開花。
通過“眾籌”實現夢想的例子不勝枚舉,其中廣為人知的是彈著吉他唱著《董小姐》的宋冬野,搭乘著“眾籌”這趟車,他的全國巡演已經火熱地張羅起來。一個想創業賣煎餅又苦于沒有啟動資金的80后,通過股權眾籌平臺天使匯籌集到300萬元資金,然后將煎餅賣成了風靡京城的黃太吉。在這個平臺上眾籌成功的項目,還有嘀嘀打車。最近,就連國內知名的視頻網站樂視網也牽手了眾籌網。
中國第一個把眾籌引進的平臺點名時間,已經收到7000多個項目,接近一半項目籌資成功,并順利發放回報。后起之秀眾籌網目前累計投資人超過5萬個,在演出、音樂、出版等多個領域的項目共籌得資金1500多萬元;股權眾籌平臺天使匯已經為70多家企業完成了超過7.5億元的投資。
目前,傳統的眾籌盈利模式多為收取手續費,這是從Kickstarter沿襲而來的, Kickstarter的抽傭比例是5%,一些中國眾籌網站則基本都是免費的。
投融資新渠道
眾籌在國內大范圍興起,與P2P(個人對個人)網絡借貸一起,被稱為互聯網金融顛覆性創新的“雙雄”。
眾籌平臺,作為互聯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接了個人投資者或非金融機構,與它同樣屬性的還有 P2P 借貸平臺。
易觀國際高級分析師張萌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P2P是指個人對個人的借貸,而 眾籌是幫助別人創業,不是借貸關系。“實物眾籌就是幫助別人實現夢想,不計報酬;股權眾籌則是投融資的關系。”
眾籌與P2P的區別還在于回報方式不同,眾籌主要以產品和媒體內容為主,而P2P以利息收益為主。王維東表示,在國內,P2P更多的是一種常見的投資方式,但眾籌還很難實現大范圍的資金回報。
相對于傳統的融資方式,眾籌更為開放,能否獲得資金也不再是以項目的商業價值作為唯一標準。只要是公眾喜歡的項目,都可以通過眾籌方式獲得項目啟動的第一筆資金,且一般首次籌資的規模都不會很大,為更多小本經營或創作的人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眾籌平臺在國內發展正在逐步進入大眾視野,一批涉及影視、藝術、文學、科技研發、教育培育等多元化創新模式的眾籌項目也日益涌現,其中包括債券、股權、捐贈、回報等四類主要模式。
作為眾籌的一種,股權眾籌讓手中有閑錢的普通投資人有了當上“天使”并可能獲得巨額投資回報的機會,優秀企業也有了更廣闊的資金來源,與一般的眾籌模式或者P2P平臺有了一定的區別。
股權眾籌以企業股權為交換籌集資金,而不再具體與特定產品或項目捆綁。這就意味著,投資者出錢買的是股份而不是具體的項目,這也意味著未來發起人或許不用償還投資人資本金,而主要通過股份分紅,提供實物、產品、服務等來對投資者進行回報。
王維東表示,股權眾籌在我國發展目前來看,投資者或者用戶的接受情況還不是特別完善,用戶習慣還沒有培養起來,用戶基數相對來說少一些,其次它能夠覆蓋的范圍不是特別大,政策層面也存在一定風險。
在美國,股權眾籌已經是較為普遍的一種投融資行為,并且在美國已取得了合法性的地位。2012年,奧巴馬總統簽署了《創業企業扶助法》(簡稱JOBS法案),該法案為投資者和創業者拓寬了募資渠道。對創業者來說,創業企業可以不通過交易所融資,使得股份模式眾籌合法化;對投資者而言,任何人都可以通過互聯網投資初創企業。
風險不容忽視
隨著眾籌網站的興起和眾籌融資模式被更廣泛接受,該融資渠道已經逐漸成為小微企業和個人越來越重要的融資渠道。不過在我國,眾籌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新事物,股權眾籌也面臨一定的風險。
在中國,股權投資最大的一個問題是信任問題。由于在中國,小股東權益很難被保障,投資人怕投給創業者以后創業者跑掉或者洗掉,而創業者則怕投資人承諾的資金無法及時到賬,從而在企業的產品研發和運營上無法把握節奏。
由于國內整體信用環境較差,直接導致違約成本極低,項目發起人的可審核材料并不會太多,導致廣大公眾的參與度不高。以Kickstarter舉例,上線至今已經有超過100萬名投資參與者,而國內全部的眾籌網站加起來的投資參與者,可能連1/10都未必有。
王維東認為,投資人和融資人的信用審核以及融資人對資金的用途和回報能否保證等都是眾籌發展中存在的風險。
而幾乎從一開始,股權眾籌這個概念在中國就游走在法律的邊緣。
去年3月,美微傳媒在淘寶網公開售賣原始股權被證監會叫停。美微傳媒最終承認不具備公開募股主體條件,退還通過淘寶等公開渠道募集的款項。這一事件暴露出了眾籌在中國面臨的三個政策風險點:不能網上直接買賣股權,不能出售標準化、份額化的股票,以及募資對象不能超過200人。
按照此前《證券法》第10條規定,公開發行證券,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條件,并依法報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核準;未經依法核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公開發行證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公開發行:向不特定對象發行證券,向特定對象發行證券累計超過200人,以及其他情況。《公司法》規定,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人數不能超過200人,成立有限合伙制的股東人數不能超過50人。如果人數超過界限,股權眾籌平臺就觸碰到了法律的限制。
中國民生銀行行長洪崎在2014博鰲亞洲論壇上發布《小微金融發展報告2014》指出:眾籌模式在現有法律法規下可能無法實現快速成長,主要原因有三個:第一,受公開發行限制,眾籌只能在特定的投資者范圍進行,無法面對所有公眾;第二,受股東人數限制,募集資金額度有限;第三,大部分眾籌平臺僅能通過返還實物、服務作為回報,不能以股權、債券、分紅或是利息等金融形式作為回報,更不能向支持者許諾任何資金上的收益。
由于眾籌是面向公眾的一種集資模式,按照國內的相關法律,非常容易被扣上非法集資的帽子。股權眾籌就這樣在法律的灰色地帶徘徊,天使匯現在規定一個項目的眾籌投資人數不能超過30人,以規避法律風險。
“股權眾籌這種新生事物已經對我國的法律和監管提出了挑戰,但我國在這方面的法律卻還是基本空白?!蓖蹙S東說。
有消息稱,5月份或將出臺股權眾籌的指導意見。正在修改的《證券法》,其中一些規則的出臺或將對股權眾籌有推動作用。此前的3月28日,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表示,證監會正在對股權眾籌進行密集調研,此次調研是針對股權眾籌的業務。由于眾籌模式品類頗多,不同種類的眾籌如何設定監管標準、由哪些部門管理,還需要統籌決定。
對于草根創業者來說,眾籌模式開辟了一個新的投資渠道。很多眾籌平臺也為項目提供產品包裝的意見和生產、銷售、宣傳渠道的資源,這都是創業者所缺乏的。
眾籌模式蘊含著相當大的發展潛力。根據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發展中國家眾籌發展潛力報告》顯示,目前,眾籌模式已在全球45個國家成為數十億美元的產業。預計到2025年,發展中國家眾籌規模將達到960億美元,其中460億美元-500億美元在中國。
王維東表示,眾籌行業目前還處于從萌芽期向發展初期過渡的一個階段。整體行業創業企業的數量也不是特別多,在政策與法律法規層面也并不健全,未來的模式也不夠清晰?!拔磥韺τ诒娀I行業的監管會陸續滲透進來,這也是整體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方向和趨勢,其次是大數據在里面的作用會越來越明顯?!蓖蹙S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