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建筑結構抗震設計

2014-08-08 11:50:37焦元其史瑞彥
建材發展導向 2014年4期
關鍵詞:體系結構建筑

+焦元其+史瑞彥

摘要:我國位于世界兩大地震帶的交匯區域,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國家之一,地震活動頻度高、強度大、震源淺、分布廣,震災嚴重。地震帶給我國的損失是相當慘重的。1976年的唐山地震、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玉樹地震等都給我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因此,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成為一項根本性的減災措施。

關鍵詞:結構;抗震設計

1我國的地震情況現狀

我國東瀕環太平洋地震帶,西部和南部是歐亞地震帶所經過的區域,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國家之一。20世紀以來,我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貴州、浙江兩省和香港以外的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我國位于6度區以上的城市占城市總數的70%以上,近60%的大城市位于7度及7度以上的地震區。《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01)規定,抗震設防烈度6度及以上地區的建筑必須進行抗震設計。

2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

2.1砌體結構房屋的抗震設計

由于砌體結構房屋的自重大、剛度大、地震時受到很大的地震作用,而且砌體材料抗彎抗剪及抗拉性能都很差,地震下極易出現裂縫。對于多層砌體房屋,結構的布置需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1)優先選取橫墻承重或縱橫墻共同和承重的結構體系;(2)上部的砌體抗震墻與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墻應基本對齊;(3)房屋的底部,應沿縱橫兩方向設置一定數量的抗震墻,并應對稱均勻布置;(4)當立面差在6 m以上,或房屋有錯層且樓板高差較大,或各部分結構剛度、質量截然不同時,宜設置抗震縫,縫兩側均應設置墻體,縫寬應根據設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確定,可采用50-100 mm。

除了上述結構布置要求之外,還需采取一些抗震構造措施。(1)加強結構間的連接。如縱橫墻的連接,樓板間及樓板與墻體的連接,梁、屋架與墻、柱或圈梁的拉結。(2)鋼筋混凝土構造柱設置。《建筑抗震設計規范》規定:樓、電梯間四角,樓梯段上下端對應的墻體處;外墻四角和對應轉角;錯層部位橫墻與外縱墻交接處,大房間內外墻交接處,較大洞口兩側均應設置構造柱。構造柱的截面一般不小于240mm×380mm;構造柱必須與磚墻有可靠的連接,應先砌墻后澆柱;構造柱必須與圈梁相連,構造柱的縱筋穿過圈梁,保證構造柱縱筋上下貫通;構造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20,與之連接的磚的強度等級不宜低于MU10,砂漿強度等級不低于M5.0。(3)圈梁的布置。一般要求圈梁寬度宜與墻厚相同,圈梁高度不小于120mm,縱向鋼筋不應少于4Φ10,箍筋間距不大于300mm。

2.2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的抗震設計

結構體系的選擇對混凝土結構建筑的抗震性能影響很大,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結構體系有一下幾種:框架結構體系、剪力墻結構體系、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等。框架結構體系只使用于12層以下、體型簡單、剛度均勻的房屋;剪力墻結構體系試用于高烈度區20-30層的多高層居住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多用于地震區10-20層的房屋。多層和高層鋼筋混凝土房屋結構布置時,應使傳力途徑盡量簡單而直接,力求結構的平面布置和豎向布置使質量和剛度均勻、對稱,剛度中心與質量中心接近,減少扭轉和應力集中,避免豎向形成過大的剛度突變,避免形成薄弱層。

混凝土結構的主要抗震措施是設置框架梁及框架柱。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要求:(1)截面寬度不宜小于200mm;(2)截面高寬比不宜大于4,以防止梁剛度降低后引起側向失穩;(3)凈跨與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框架柱的抗震設計應滿足以下原則:(1)控制最小截面尺寸及截面高寬比。柱截面尺寸過小會使框架側移剛度不足、側移過大,截面高寬比過大將導致框架結構兩個方向的側移剛度相差較大,且不利于柱短邊方向的穩定。故《規范》規定:截面的高度和寬度均不宜小于300mm,圓柱的直徑不宜小于350mm;截面長邊與短邊的邊長比不宜大于3。(2)控制剪跨比。《規范》規定框架柱的剪跨比宜大于2。(3)控制軸壓比。調整柱的軸壓比使柱盡量處于大偏心受壓狀態,避免出現延性較差的小偏心受壓破壞。(4)柱內縱向鋼筋配置要求。柱內縱向配筋不得小于最小配筋率的要求,且柱縱筋宜對稱配置。(5)加強柱的橫向約束。柱的橫向約束主要靠箍筋提供,當普通箍筋不能滿足要求時,可采用復合箍筋或螺旋箍筋。

2.3鋼結構房屋的抗震設計

鋼結構房屋的結構體系主要有框架體系、框架-抗震墻板體系、筒體體系和巨型框架體系等。根據結構總體高度和抗震設防烈度確定結構類型和最大適用高度,詳情如下:

剛結構房屋適用的最大高度(m)

結構類型 6、7度

(0.10g) 7度

(0.15g) 8度 9度

(0.20g) (0.30g) (0.40g)

框架 110 90 90 70 50

框架-中心支撐 220 200 180 150 120

框架-偏心支撐 240 220 200 180 160

筒體和巨型框架 300 280 260 240 180

剛結構房屋的平面布置應保證有良好的整體性和抗側移剛度。多層剛結構的平面布置應盡量滿足下列要求:(1)建筑平面宜簡單規則,并使結構各層的抗側力剛度中心與質量中心接近或重合,同時使各層剛心與質心接近同一豎直線;(2)建筑的開間、進深宜統一;(3)高層剛結構建筑不宜設置防震縫,但薄弱部位應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結構的豎向布置宜規則,結構的質量與側向剛度沿豎向分布均勻連續,豎向抗側力構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強度宜自上而下逐漸減小,使得抗側力結構的側向剛度和承載力分布合理。

3結語

對于地震高發的我國來說,了解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的相關知識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在建筑工程的初期做好建筑抗震的措施,才能減輕地震帶來的損失。普及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知識才是應對地震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01),2008版.

[2] 郭海燕,戴素娟,彭亞萍.建筑結構抗震[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3] 尚守平,周福霖.結構抗震設計(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焦元其,男,河南新鄉人,鄭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2011級本科生,土木工程專業;史瑞彥,女,河南安陽人,鄭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2011級本科生,土木工程專業。

摘要:我國位于世界兩大地震帶的交匯區域,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國家之一,地震活動頻度高、強度大、震源淺、分布廣,震災嚴重。地震帶給我國的損失是相當慘重的。1976年的唐山地震、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玉樹地震等都給我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因此,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成為一項根本性的減災措施。

關鍵詞:結構;抗震設計

1我國的地震情況現狀

我國東瀕環太平洋地震帶,西部和南部是歐亞地震帶所經過的區域,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國家之一。20世紀以來,我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貴州、浙江兩省和香港以外的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我國位于6度區以上的城市占城市總數的70%以上,近60%的大城市位于7度及7度以上的地震區。《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01)規定,抗震設防烈度6度及以上地區的建筑必須進行抗震設計。

2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

2.1砌體結構房屋的抗震設計

由于砌體結構房屋的自重大、剛度大、地震時受到很大的地震作用,而且砌體材料抗彎抗剪及抗拉性能都很差,地震下極易出現裂縫。對于多層砌體房屋,結構的布置需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1)優先選取橫墻承重或縱橫墻共同和承重的結構體系;(2)上部的砌體抗震墻與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墻應基本對齊;(3)房屋的底部,應沿縱橫兩方向設置一定數量的抗震墻,并應對稱均勻布置;(4)當立面差在6 m以上,或房屋有錯層且樓板高差較大,或各部分結構剛度、質量截然不同時,宜設置抗震縫,縫兩側均應設置墻體,縫寬應根據設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確定,可采用50-100 mm。

除了上述結構布置要求之外,還需采取一些抗震構造措施。(1)加強結構間的連接。如縱橫墻的連接,樓板間及樓板與墻體的連接,梁、屋架與墻、柱或圈梁的拉結。(2)鋼筋混凝土構造柱設置。《建筑抗震設計規范》規定:樓、電梯間四角,樓梯段上下端對應的墻體處;外墻四角和對應轉角;錯層部位橫墻與外縱墻交接處,大房間內外墻交接處,較大洞口兩側均應設置構造柱。構造柱的截面一般不小于240mm×380mm;構造柱必須與磚墻有可靠的連接,應先砌墻后澆柱;構造柱必須與圈梁相連,構造柱的縱筋穿過圈梁,保證構造柱縱筋上下貫通;構造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20,與之連接的磚的強度等級不宜低于MU10,砂漿強度等級不低于M5.0。(3)圈梁的布置。一般要求圈梁寬度宜與墻厚相同,圈梁高度不小于120mm,縱向鋼筋不應少于4Φ10,箍筋間距不大于300mm。

2.2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的抗震設計

結構體系的選擇對混凝土結構建筑的抗震性能影響很大,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結構體系有一下幾種:框架結構體系、剪力墻結構體系、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等。框架結構體系只使用于12層以下、體型簡單、剛度均勻的房屋;剪力墻結構體系試用于高烈度區20-30層的多高層居住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多用于地震區10-20層的房屋。多層和高層鋼筋混凝土房屋結構布置時,應使傳力途徑盡量簡單而直接,力求結構的平面布置和豎向布置使質量和剛度均勻、對稱,剛度中心與質量中心接近,減少扭轉和應力集中,避免豎向形成過大的剛度突變,避免形成薄弱層。

混凝土結構的主要抗震措施是設置框架梁及框架柱。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要求:(1)截面寬度不宜小于200mm;(2)截面高寬比不宜大于4,以防止梁剛度降低后引起側向失穩;(3)凈跨與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框架柱的抗震設計應滿足以下原則:(1)控制最小截面尺寸及截面高寬比。柱截面尺寸過小會使框架側移剛度不足、側移過大,截面高寬比過大將導致框架結構兩個方向的側移剛度相差較大,且不利于柱短邊方向的穩定。故《規范》規定:截面的高度和寬度均不宜小于300mm,圓柱的直徑不宜小于350mm;截面長邊與短邊的邊長比不宜大于3。(2)控制剪跨比。《規范》規定框架柱的剪跨比宜大于2。(3)控制軸壓比。調整柱的軸壓比使柱盡量處于大偏心受壓狀態,避免出現延性較差的小偏心受壓破壞。(4)柱內縱向鋼筋配置要求。柱內縱向配筋不得小于最小配筋率的要求,且柱縱筋宜對稱配置。(5)加強柱的橫向約束。柱的橫向約束主要靠箍筋提供,當普通箍筋不能滿足要求時,可采用復合箍筋或螺旋箍筋。

2.3鋼結構房屋的抗震設計

鋼結構房屋的結構體系主要有框架體系、框架-抗震墻板體系、筒體體系和巨型框架體系等。根據結構總體高度和抗震設防烈度確定結構類型和最大適用高度,詳情如下:

剛結構房屋適用的最大高度(m)

結構類型 6、7度

(0.10g) 7度

(0.15g) 8度 9度

(0.20g) (0.30g) (0.40g)

框架 110 90 90 70 50

框架-中心支撐 220 200 180 150 120

框架-偏心支撐 240 220 200 180 160

筒體和巨型框架 300 280 260 240 180

剛結構房屋的平面布置應保證有良好的整體性和抗側移剛度。多層剛結構的平面布置應盡量滿足下列要求:(1)建筑平面宜簡單規則,并使結構各層的抗側力剛度中心與質量中心接近或重合,同時使各層剛心與質心接近同一豎直線;(2)建筑的開間、進深宜統一;(3)高層剛結構建筑不宜設置防震縫,但薄弱部位應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結構的豎向布置宜規則,結構的質量與側向剛度沿豎向分布均勻連續,豎向抗側力構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強度宜自上而下逐漸減小,使得抗側力結構的側向剛度和承載力分布合理。

3結語

對于地震高發的我國來說,了解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的相關知識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在建筑工程的初期做好建筑抗震的措施,才能減輕地震帶來的損失。普及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知識才是應對地震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01),2008版.

[2] 郭海燕,戴素娟,彭亞萍.建筑結構抗震[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3] 尚守平,周福霖.結構抗震設計(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焦元其,男,河南新鄉人,鄭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2011級本科生,土木工程專業;史瑞彥,女,河南安陽人,鄭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2011級本科生,土木工程專業。

摘要:我國位于世界兩大地震帶的交匯區域,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國家之一,地震活動頻度高、強度大、震源淺、分布廣,震災嚴重。地震帶給我國的損失是相當慘重的。1976年的唐山地震、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玉樹地震等都給我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因此,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成為一項根本性的減災措施。

關鍵詞:結構;抗震設計

1我國的地震情況現狀

我國東瀕環太平洋地震帶,西部和南部是歐亞地震帶所經過的區域,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國家之一。20世紀以來,我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貴州、浙江兩省和香港以外的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我國位于6度區以上的城市占城市總數的70%以上,近60%的大城市位于7度及7度以上的地震區。《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01)規定,抗震設防烈度6度及以上地區的建筑必須進行抗震設計。

2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

2.1砌體結構房屋的抗震設計

由于砌體結構房屋的自重大、剛度大、地震時受到很大的地震作用,而且砌體材料抗彎抗剪及抗拉性能都很差,地震下極易出現裂縫。對于多層砌體房屋,結構的布置需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1)優先選取橫墻承重或縱橫墻共同和承重的結構體系;(2)上部的砌體抗震墻與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墻應基本對齊;(3)房屋的底部,應沿縱橫兩方向設置一定數量的抗震墻,并應對稱均勻布置;(4)當立面差在6 m以上,或房屋有錯層且樓板高差較大,或各部分結構剛度、質量截然不同時,宜設置抗震縫,縫兩側均應設置墻體,縫寬應根據設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確定,可采用50-100 mm。

除了上述結構布置要求之外,還需采取一些抗震構造措施。(1)加強結構間的連接。如縱橫墻的連接,樓板間及樓板與墻體的連接,梁、屋架與墻、柱或圈梁的拉結。(2)鋼筋混凝土構造柱設置。《建筑抗震設計規范》規定:樓、電梯間四角,樓梯段上下端對應的墻體處;外墻四角和對應轉角;錯層部位橫墻與外縱墻交接處,大房間內外墻交接處,較大洞口兩側均應設置構造柱。構造柱的截面一般不小于240mm×380mm;構造柱必須與磚墻有可靠的連接,應先砌墻后澆柱;構造柱必須與圈梁相連,構造柱的縱筋穿過圈梁,保證構造柱縱筋上下貫通;構造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20,與之連接的磚的強度等級不宜低于MU10,砂漿強度等級不低于M5.0。(3)圈梁的布置。一般要求圈梁寬度宜與墻厚相同,圈梁高度不小于120mm,縱向鋼筋不應少于4Φ10,箍筋間距不大于300mm。

2.2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的抗震設計

結構體系的選擇對混凝土結構建筑的抗震性能影響很大,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結構體系有一下幾種:框架結構體系、剪力墻結構體系、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等。框架結構體系只使用于12層以下、體型簡單、剛度均勻的房屋;剪力墻結構體系試用于高烈度區20-30層的多高層居住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多用于地震區10-20層的房屋。多層和高層鋼筋混凝土房屋結構布置時,應使傳力途徑盡量簡單而直接,力求結構的平面布置和豎向布置使質量和剛度均勻、對稱,剛度中心與質量中心接近,減少扭轉和應力集中,避免豎向形成過大的剛度突變,避免形成薄弱層。

混凝土結構的主要抗震措施是設置框架梁及框架柱。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要求:(1)截面寬度不宜小于200mm;(2)截面高寬比不宜大于4,以防止梁剛度降低后引起側向失穩;(3)凈跨與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框架柱的抗震設計應滿足以下原則:(1)控制最小截面尺寸及截面高寬比。柱截面尺寸過小會使框架側移剛度不足、側移過大,截面高寬比過大將導致框架結構兩個方向的側移剛度相差較大,且不利于柱短邊方向的穩定。故《規范》規定:截面的高度和寬度均不宜小于300mm,圓柱的直徑不宜小于350mm;截面長邊與短邊的邊長比不宜大于3。(2)控制剪跨比。《規范》規定框架柱的剪跨比宜大于2。(3)控制軸壓比。調整柱的軸壓比使柱盡量處于大偏心受壓狀態,避免出現延性較差的小偏心受壓破壞。(4)柱內縱向鋼筋配置要求。柱內縱向配筋不得小于最小配筋率的要求,且柱縱筋宜對稱配置。(5)加強柱的橫向約束。柱的橫向約束主要靠箍筋提供,當普通箍筋不能滿足要求時,可采用復合箍筋或螺旋箍筋。

2.3鋼結構房屋的抗震設計

鋼結構房屋的結構體系主要有框架體系、框架-抗震墻板體系、筒體體系和巨型框架體系等。根據結構總體高度和抗震設防烈度確定結構類型和最大適用高度,詳情如下:

剛結構房屋適用的最大高度(m)

結構類型 6、7度

(0.10g) 7度

(0.15g) 8度 9度

(0.20g) (0.30g) (0.40g)

框架 110 90 90 70 50

框架-中心支撐 220 200 180 150 120

框架-偏心支撐 240 220 200 180 160

筒體和巨型框架 300 280 260 240 180

剛結構房屋的平面布置應保證有良好的整體性和抗側移剛度。多層剛結構的平面布置應盡量滿足下列要求:(1)建筑平面宜簡單規則,并使結構各層的抗側力剛度中心與質量中心接近或重合,同時使各層剛心與質心接近同一豎直線;(2)建筑的開間、進深宜統一;(3)高層剛結構建筑不宜設置防震縫,但薄弱部位應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結構的豎向布置宜規則,結構的質量與側向剛度沿豎向分布均勻連續,豎向抗側力構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強度宜自上而下逐漸減小,使得抗側力結構的側向剛度和承載力分布合理。

3結語

對于地震高發的我國來說,了解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的相關知識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在建筑工程的初期做好建筑抗震的措施,才能減輕地震帶來的損失。普及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知識才是應對地震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01),2008版.

[2] 郭海燕,戴素娟,彭亞萍.建筑結構抗震[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3] 尚守平,周福霖.結構抗震設計(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焦元其,男,河南新鄉人,鄭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2011級本科生,土木工程專業;史瑞彥,女,河南安陽人,鄭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2011級本科生,土木工程專業。

猜你喜歡
體系結構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簡則
北方建筑(2021年6期)2021-12-31 03:03:54
《形而上學》△卷的結構和位置
哲學評論(2021年2期)2021-08-22 01:53:34
構建體系,舉一反三
關于建筑的非專業遐思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36
建筑的“芯”
現代裝飾(2020年6期)2020-06-22 08:43:12
論結構
中華詩詞(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4
論《日出》的結構
獨特而偉大的建筑
創新治理結構促進中小企業持續成長
現代企業(2015年9期)2015-02-28 18:56:50
“曲線運動”知識體系和方法指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大乳视频中文字幕|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国产精品专区第1页| 一级全黄毛片| 男女男精品视频| 美女啪啪无遮挡|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一码二码三码无码|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欧美另类一区| 亚洲最大综合网| 亚洲香蕉在线| 四虎影视库国产精品一区|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午夜a级毛片| 亚洲精品午夜天堂网页| 国产噜噜噜|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亚洲aaa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网站 | 国产av剧情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日韩高清一区 | 免费全部高H视频无码无遮掩| 久久福利网|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观看| 国产99精品视频|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欧美亚洲网| 国产原创第一页在线观看| 综1合AV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自| 国产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软件|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欧美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日韩AV无码一区| www.国产福利| 亚洲h视频在线| 影音先锋亚洲无码|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97se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欧美极品| 久久不卡精品| 最新国产成人剧情在线播放|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 久热99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久久激情影院|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观看|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 青青操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久草网视频在线| 精品91在线|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天堂久久久|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激情国产精品一区| 久久久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软件| 成人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观看视频免费完整版| 国产性爱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欧美色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国产白丝av| 97人妻精品专区久久久久|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看|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