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潮
摘要: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建筑業也都隨之崛起并發展了起來。但是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給我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本篇文章強調了綠色建筑設計中的重點,從有利于人們的身體健康、最大限度的降低能源消耗、合理的利用資源、降低環境的污染等方面著手分析,希望對未來綠色建筑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重點;環保;節能
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們對節能環保逐漸重視起來,所以綠色建筑成為了當今的熱門。綠色建筑也將會成為建筑業的主流發展趨勢,發展綠色建筑對人的健康、節能、環保等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1綠色建筑的內涵及特征
1.1綠色建筑的內涵
我們所說的綠色建筑并不是簡單意義上的“綠色”,它實質上是一種新型的環保、節能、健康的概念。它的內涵是指:為人們提供一個健康、和諧、舒適、安全的居住、工作、活動空間,同時還要保證在建筑的整個生命周期內實現更好的資源利用、能源節約降低對環境的破壞。總而言之,綠色建筑的設計就是要本著“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走可持續發展的路線,同時對環境和資源、能源進行保護,實現最大限度的低成本、高效益。
1.2綠色建筑的基本特征
1.2.1綠色建筑的設計具有節能的特點。對節能的設計,是綠色建筑的最基本的要求,需要強調的是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在設計中,我們應該科學的使用綠色資源,杜絕浪費的現象,因為自然界的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我們要做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環境中天然資源和清潔資源,比如,套樣能、風能、地熱能等。注重環境的保護,減少環境的污染。
1.2.2綠色建筑應該做到舒適與安全。從人本思想的角度出發,綠色建筑的最終目的還是給人們建設家園,最基本的特征就應該具有舒適性、安全性。建筑的內部設計要合理,不能單純的從審美角度進行設計,還要考慮到其實用價值。外部構造上也要美觀、實用,對材料的選擇上應該嚴格按照質量標準,保證建筑的高質量。
1.2.3綠色建筑的環保特性。從建筑最初的設計,經過施工到竣工、使用,整個過程都應該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做到土地資源、能源等合理的利用,不僅減少了成本,而且還保護了環境。總而言之,綠色建筑象征著節能、環保、健康的生活環境,絕對是人們最理想的生活空間。
2綠色建筑的設計
2.1加強綠化。環境的綠化,可以為我們提供一種良好的生活氛圍。隨著社會的快速進步,人們越來越追求各種各樣的綠化,在城市中隨處可見的綠化帶,正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反應。現在很多的小區都是鋼筋水泥建筑,缺乏生機與活力,在小區的周圍進行綠化勢在必行。在小區內盡可能多地種植一些樹木與花草。在室內,包括墻面、屋頂和陽臺,都應該進行適當的綠化,使人們生活的空間更加的愜意。
2.2運用綠色建筑理論。任何一個城市的建設都要與當地的自然環境、資源、社會、人文等特色性的條件相結合,在提高建設水平的同時,創造性的保護好現有的資源。此外,還要改變不合理的布局模式、區域的劃分和資源的合理配置,使城市有條不紊的不斷向前發展。
2.3做好建筑前期的策劃。綠色建筑,是在設計師的指導下策劃完成的。因此,設計師在設計前要從人的利益出發,針對環保性和節能性等特點進行初步的設計,再聽取用戶的意見進行對計劃的調整與修改,體現出人性化的特點。
2.4設計方法要多工種相結合。隨著計算機的廣泛使用,打破了各設計專業的隔閡,通過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可以詳細的了解各個設計專業的相關信息,并結合自己的方案,對方案進行及時的調整,加強了專業人員之間的溝通,使各個專業的知識達到互補,增加了綠色建筑設計方案的可行性,最大限度的保證了設計方案的質量。
3綠色建筑設計的要點
3.1保障人的身體健康
新型的建筑設計中最重要的特點,是不對使用者的身體造成危害。在建筑材料的選擇上,要使用那些低毒甚至是無毒的材料,例如,室內的墻壁和吊頂最好使用無毒或低毒的涂料,地面裝修最好要用陶瓷、硬木等。在選擇建筑材料、建筑系統和機械系統時,也要盡量避免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等因素。進行合理的采光,既能滿足人體健康的需求,也能做到視覺上美的享受。
3.2節能的設計理念
建筑行業的發展,再加上人們環保意識越來越濃,綠色環保型的建筑受到了很大的歡迎。一些建筑商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不得不把投資的目光放在綠色建筑上來。傳統建筑的設計由于以追求利益為出發點,在設計上只注重節省投入,并沒有考慮到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成本花費。按照節能建筑建設計的標準,要求設計研究院在進行綠色建筑的設計時必須增加節能措施進行建筑的設計。
3.3合理的利用資源
3.3.1使用清潔能源。建筑中對能源的使用,也是很重要的步驟。太陽能是一種資源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同時它也是一種清潔型的能源。在建筑的設計中應該加強太陽能的使用,將可再生的太陽能充分的轉化為建筑本身所需要的能源(電能、熱能等),除此之外,風能也是一種值得信賴的清潔能源,對它的使用,我們可以通過安裝風力發電設備,將風能直接轉化為我們需要的能源。這樣大大的節約了成本,而且真正的做到了環保。
3.3.2利用可再生的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的費用占用整個工程的很大比重,如果在材料的選擇上有既經濟又實惠的方法,那么能大大的提高建筑的價值。比如,世界上著名的克林頓總統圖書館,是第一個獲得環境設計先鋒獎的聯邦大樓。它的設計就利用了很多的可回收材料,環保的屋頂能夠捕捉雨水,大大的節約了能源。建筑中應該適當地采用像木材、廢紙、纖維保溫等可再生材料的使用,不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循環利用可以防止對資源的過度開發,破壞環境,進而危及到生態平衡。
3.4降低環境負擔
3.4.1確保建筑材料對環境污染小。建筑的生產過程中,將要耗費大量的資源和能源。如果這些資源和能源不合理使用,那將對環境產生嚴重的危害。所以這就要求建筑師在進行材料的選擇上提供指導,選擇一些對環境污染程度比較低的材料。比如,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總部的建筑,在照明設備、木材的選用上都采用的環保的材料,體現出了環保的理念。
3.4.2施工方法的選擇要合理。綠色建筑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到施工過程中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所以在建筑的外觀構造上,材料的選用、建筑工藝的設計都應該最大限度的便于施工,減少在施工過程中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壓力。
3.4.3建筑的設計滿足經濟性的原則。與普通建筑相比,綠色建筑的投資成本要更一些,這也是其得不到普及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但是從長遠的發展考慮,如果加強綠色建筑的管理,那么就可以大大的降低建筑的建造費用和后期運行的費用,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在綠色建筑的設計過程中,要實現生態性與經濟性的平衡發展。
4結語
綜上所述,綠色建筑具有良好的舒適性、安全性,在使用中能夠降低能源消耗,節約了成本,給環境帶來小的壓力,對于提高整個建筑的建筑效益和生態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廣大的建筑設計者在進行建筑設計時一定要針對設計的重點,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