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一部分,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因素很多,也很復雜,農村經濟健康有序的發展需要國家和各個部門的共同努力。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因素有很多,我們要從多角度入手,盡可能地給農村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為了保證我國農村經濟健康有序的發展,通過本文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主要來談一談保證農村經濟健康發展的措施,供大家借鑒、參考。
關鍵詞:農村經濟;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 F32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10-01-1
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因素有很多,我們要從多個角度入手,盡可能地給農村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主要從下面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引導農村土地流轉,實現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經營;二是加強農村經濟環境監管力度,強化物價監管調控,營造健康放心的農村經濟市場;三是積極推進農業產業信息化建設,提高農民的信息意識和利用農業信息網絡的能力。
1引導農村土地流轉,實現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經營
土地流轉是實現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的重要前提,農村土地流轉是農村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實現農村生產經營方式的轉變,對于我國現代農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1 培育當地土地流轉市場,切實加大宣傳力度
引導農村土地流轉,要切實加大土地流轉重要性的宣傳力度,說明農村土地流轉的重要性,讓人們在思想上對土地流轉具有一定的認識。培訓方式可以采取印發彩頁,也可通過報紙、雜志等進行宣傳,另外可以開展講座、培訓,切實做好宣傳工作,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1.2 明確管理機構,規范流轉行為,充分發揮村集體在土地流轉中的引導作用
首先,明確管理機構,分工明確,培育流轉市場,規范流轉行為,督促鄉(鎮)落實好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將引導土地流轉真正提上工作日程,要將農村土地流轉工作做到實處,充分發揮村集體在土地流轉中的作用,引導農民開展土地流轉,促進土地向有資金、懂技術、會經營的群體集中,實現農業產業化和規模化。
因此,要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做好土地流轉工作是重中之重,要及時培育當地土地流轉市場,切實加大宣傳力度,明確管理機構,規范流轉行為,充分發揮村集體在土地流轉中的主要作用。
2 加強農村經濟環境監管力度,強化物價監管調控,營造健康放心的農村經濟市場
2.1 穩定農資價格,加大農資價格監管力度
穩定農資價格,就是對于農民朋友購買農資的第一個保障,不至于花費太多,同時對批發零售各個環節進行調查監控,核定并公示農資銷售價格。可以嘗試建立農資直銷網絡,聯系化肥生產經營企業實行產供銷一體化服務,將化肥營銷網絡延伸到鄉村,降低農資流通成本,為人們節省資金。
2.2 加強農資市場管理,切實維護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要加強農資市場的管理,尤其是在備春耕期間和夏播期間,一定要切實做好農資市場管理工作,這就要求各個部門之間要相互配合,主動出擊,切實維護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給農民朋友營造一個放心購買農資的健康環境。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缺斤短兩、哄抬價格等坑農行為,同時強化物價監管調控,由物價、工商、公安、鄉(鎮)政府等組成監管調控工作組,準確把握農村市場商品價格,杜絕哄抬物價的行為,適時監管農資價格走勢。
因此加強農村經濟環境監管力度,強化物價監管調控,營造健康放心的農村經濟市場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也十分重要,不可小視。
3 積極推進農業產業信息化建設,提高農民的信息意識和利用農業信息網絡的能力
現在大多數的農村已經具備了使用網絡的條件,因此在網絡信息時代,農村發展也要跟上步伐,逐漸優化資源配置。
在推進農業產業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要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在有條件的地方,應該建立網絡連接,普及網絡知識,讓人們逐漸的熟悉網絡的使用,走進網絡信息時代。通過計算機網絡把農業科研成果、農業生產技術、農產品供求信息、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政策傳遞給農業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以指導農業生產經營、農產品流通和消費。
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農業產業信息建設方面,國家和政府也要給予一定的幫助,可以組織一定的培訓。農村環境決定熟悉網絡計算機的人才并不是很多,所以應該從基礎做起。
4 結語
綜上所述,發展農村經濟要從多方面考慮。首先,應該培育當地土地流轉市場,切實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農村土地流轉對于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性認識,然后要明確管理機構,規范流轉行為,充分發揮村集體在土地流轉中的主要作用;其次,要加強農村經濟環境監管力度,強化物價監管調控,營造健康放心的農村經濟市場,確保農民朋友的利益不受侵害;再次,要積極推進農業產業信息化建設,提高農民的信息意識和利用農業信息網絡的能力,農村經濟發展也要與信息時代接軌。
參考文獻
[1] 張月瀛.當前制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分析[J].學習論壇,2009,(07).
[2] 馬國新.發展合作事業振興農村經濟——發展農村經濟的探索與建議[J].廣東合作經濟,2008,(02).
[3] 白升選.論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途徑[J].農業科技與信息,2009,(12).
[4] 魏德榮,錢文超,徐杰,劉微微.關于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3,(01).
作者簡介:畢明偉,大安市四棵樹鄉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經濟師,研究方向:農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