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傳統的農技已經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水平,構建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成為現代農業發展不可缺少的環節。本文就農技推廣體系改革的基本問題進行分析,進而研究其基本取向。
關鍵詞: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基本取向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10-24-1
我國的農業科技與建設現代農業的新要求相比差距還相對較大,主要表現為農業科技水平比較低、跟蹤式和模仿式的科技研究較多、基層農業的管理體制和服務水平不到位,從而導致農業推廣技術落后于生產需要和農民的需求。
1 農業推廣體系改革的基本取向問題
1.1 農業推廣體系的基本問題
農技推廣體系的基礎是基層農技推廣機構,農業科技成果的轉換一定程度上要依賴健全的基層農技推廣。市場機制在農技推廣領域的失靈使得農技推廣更具有公益性的特征。我國農業發展的主流模式是小規模的分散經營,缺少專業化、規模化的農業發展道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農村勞動力逐漸趨向老齡化,在性別結構方面偏向于女性的農村勞動力較多,基本體能較弱。除此之外,在農業領域的經營模式一般都是小規模經營,農民對新技術的接受能力相對較弱。在食品行業的標準不斷提高的同時,要求農業生產更加安全化、標準化,對農業的種類和數量等各個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一系列問題都導致農業技術的成本增加,從而提高了農產品的市場準入門檻。隨著退耕還林、退耕還牧政策的推廣,我國的耕地面積不斷減少,農業產量也不斷降低,為了提高農業的產量,需要投入更高的科技來改變單產的數量。
1.2 農業推廣體系的其他問題
一些自然因素也會對農業的生產造成影響。全球氣候變化使得自然災害不斷增加,氣象災害和生物災害的影響使得糧食生產的損失進一步增大。一些基層地區對農技推廣的技術在思想上的認識不足,與規模較大的地區相比,基層的農業技術要求較低,使得農業在經營服務中不能更好的發揮其重要的作用。
2 農技推廣體系改革發展的對策
2.1 引入市場機制體制
傳統的農技推廣模式只是將研發的科技成果推銷給農民,沒有結合他們的實際需要和要求。現階段的農技推廣服務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是其推廣模式還是沒有堅持以用戶為導向的原則。為了更好的使農技服務于農民,就需要轉變推廣觀念,建立以農民為導向的市場服務機制,做好市場的調研和農民需求的信息采集,多與農民進行溝通交流,在農民需求的基礎上開發相應的技術產品,從而使得產品符合市場價格和生產需要。
2.2 加強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素質
政府應該加強引導,實行農業技術人員和農技推廣機構的合作,讓推廣人員在不斷服務的過程中積累更多的經驗,進而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除此之外,政府還應該采取激勵性措施,鼓勵農機推廣人員引進和推廣新技術,對推廣過程中成績較好的人員給予一定的獎勵,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采取引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農技推廣方式,讓專門的人才資源對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的工作進行指導,從而更好的解決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存在的問題。創造機會讓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與農業龍頭企業進行合作,只有這樣才能使技術人員為農民提供更多的科技服務,包括信息技術和經驗交流等。此外,還應該對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遇到的服務能力危機和技術人員危機進行化解,加強對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的再教育,使他們能夠接受新型的農業技術和農業專業知識,更好的提高農業生產的水平和服務能力。
2.3 創新農業技術推廣的運行機制
農業技術推廣運行機制的創新應該從三個方面進行,第一個方面是創新推廣觀念。在現代農業發展的新任務要求下,首先要轉變農業推廣的觀念,從以技術為中心的農業推廣轉向以人為中心的農業推廣。其次,傳統的農業推廣是以政府為主進行推廣的,現階段應該以政府為主導,倡導多元化的推廣方向。最后,傳統的農業推廣的服務目的是農業生產,新形勢的農業推廣的服務目的應該擴展到農民生活和農村的生態環境,這樣就可以使得服務范圍更加廣泛。第二個方面應該創新推廣體制。需要根據新階段農業發展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構建全新的農技推廣體系,遵循公益性的原則,促進區域和整體的全面發展。第三個方面是創新管理制度。政府應該加大對農技推廣的投入力度,使得農技推廣人員的經費得到有力的保障,從而促進推廣工作的正常運轉。此外,還應該積極創造條件讓農技推廣人員進入農村開展服務工作,提高農村農業技術水平,激發基層農技推廣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讓其以良好的服務態度贏得社會和人民的認可。
3 結語
總之,農技推廣工作應該堅持協作推廣的方向,促進推廣隊伍的多元化和推廣形式的多樣化,加強各項制度的建設和管理,構建以人為本的中國特色農業推廣技術。
參考文獻
[1] 費延貴.在“農技推廣改革與建設示范縣”實施中的體會[J].中國畜禽種業,2012,(11).
[2] 夏敬源.中國農業技術推廣改革發展30年回顧與展望[J].中國農技推廣,2009,(1).
[3] 許小寧.關于完善青海省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的思考——赴寧夏自治區調研考察農技推廣工作情況[J].青海農林科技,2012,(2).
[4] 夏敬源.準確把握農業發展變化趨勢 大力促進農技推廣改革創新[J].中國農技推廣,2011,(11).
作者簡介:馮德超,伊通滿族自治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