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成剛
(成都宏宇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四川 金堂 610400)
裂縫的出現不僅影響結構美觀,還對房屋工程質量帶來負面影響。因此,結合房屋主體結構施工實際情況,探討分析混凝土裂縫的成因,并提出相應的控制措施無疑對實際工作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根據裂縫成因和表現形式不同,可以將裂縫分為干縮裂縫、塑性裂縫、溫度裂縫、沉陷裂縫。不同裂縫類型的引發原因不完全相同,但不管哪種裂縫的出現,都會影響房屋主體結構美觀,情況嚴重的甚至影響房屋結構的穩定性。為此,在施工中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實現對裂縫的有效控制,確保房屋主體結構質量。
在房屋主體結構施工中,導致混凝土裂縫出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裂縫的出現往往還是多種因素所致。總的來說,裂縫成因包括設計、材料、施工、環境四個因素,這也是施工中必須著重關注的內容,以采取措施防治裂縫發生。
3.1 設計方面的成因。一方面,設計人員技術水平較低,沒有嚴格遵循設計規范要求,工作人員不負責,在對房屋主體結構沒有全面了解的情況下,就開展設計工作,使得工程設計與相關規范要求不符合,一些設計指標沒有達到國家標準,對工程質量產生負面影響。另一方面,設計思想觀念沒有轉變,往往只強調結構強度問題,忽視其他方面的內容,影響設計水平提高,容易引發裂縫現象。
3.2 材料方面的成因。一方面,房屋主體結構施工材料質量不合格。材料采購時忽視質量控制,從質量不合格的供應商采購原材料。忽視對原材料質量檢測,導致不合格材料被運用到施工中,不僅容易導致裂縫出現,還會影響房屋工程質量。另一方面,材料配合比不合理,忽視進行配合比試驗工作,原材料配制存在不合格情況,影響工程質量,也容易引發裂縫現象。
3.3 施工方面的成因。施工人員素質偏低,未能嚴格遵循施工規范要求,不規范操作現象仍然存在,影響整個房屋主體結構工程質量。另外,施工中缺乏有效的管理與監督,對存在的違章操作沒有及時糾正,混凝土施工的澆筑、振搗、養護等工作不到位,影響其質量提高,也容易導致裂縫發生。
3.4 環境方面的成因。混凝土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施工現場環境發生變化,其質量也會受到影響。施工中,如果外界環境溫度出現變化,會在混凝土表面產生溫度變形,導致裂縫出現,影響房屋主體結構工程質量。
為了防治裂縫的出現,提高房屋主體結構工程質量,為人們生產生活創造良好條件。根據裂縫的成因,結合房屋主體結構混凝土施工實際情況,筆者認為今后在施工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4.1 干縮裂縫的控制措施。為了預防干縮裂縫的出現,應該做好水泥選擇工作,選用收縮量較小的水泥,常用的是粉煤灰水泥和中低熱水泥,適當減少水泥用量,滿足施工規范要求。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對水灰比實行嚴格控制,并適當添加減水劑,不能向混凝土中任意加水,并且用水量應該小于設計規定值,從而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預防干縮裂縫出現。
4.2 塑性裂縫的控制措施。合理選擇施工用的水泥,常用水泥類型為普通硅酸鹽水泥,其早期強度高,干縮值較小。進行混凝土澆筑前應該將模板和基層澆濕,防止其吸收混凝土中水分,確保混凝土澆筑質量。澆筑完成后需要及時覆蓋塑料薄膜或者潮濕草墊,保證混凝土在終凝前表面濕潤,或者噴灑養護劑進行養護,確保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預防塑性裂縫出現。
4.3 溫度裂縫的控制措施。為了控制溫度裂縫的產生,在混凝土中需要摻入一定量的減水劑,發揮其減水、增塑、緩凝等作用,從而讓混凝土性能得以改善,推遲熱峰出現時間,預防溫度裂縫出現。在高溫季節施工時,要對砂石進行灑水濕潤,降低溫度,并設置遮陽板,實現對混凝土施工周圍溫度的控制,避免出現溫度裂縫。另外,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時,需要合理安排工序,進行分層、分塊澆筑,減少溫度約束,促進大體積混凝土更好散熱,還可以在內部設置冷卻管道,運用冷水或者冷氣進行冷卻,使混凝土內外溫差得以減小,有效預防溫度裂縫出現。
4.4 沉陷裂縫的控制措施。施工前要對松軟地基、填土地基的上部結構壓實,保證模板足夠剛度和強度,支撐牢固,地基受力均勻,地基基礎在施工中應該保持干燥,防止過水浸泡現象出現。合理掌握拆模時間,混凝土初凝并達到一定強度之后再拆模,要嚴格按照規定順序進行拆模,預防沉陷裂縫出現。
4.5 嚴格主體結構的設計。進行房屋主體結構設計時,應該嚴格遵守相關規范標準,確保房屋工程設計的各項指標都達到國家規范標準,設計人員需要提高自身素質,運用現代先進理念進行房屋建筑設計。設計完成后,進行方案的對比分析,選擇最優設計方案,從而更好的指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
4.6 注重原材料質量控制。加強原材料試驗檢測,不合格材料不能運用到施工中。對施工現場的材料也需要加強質量檢測,確保材料質量合格,避免因材料質量不合格而導致裂縫出現。
4.7 加強混凝土施工控制。嚴格按照配合比設計要求進行混凝土配制,保證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做好混凝土澆筑、振搗施工,提高混凝土施工質量,避免因施工不當而引起裂縫現象。
4.8 重視混凝土施工養護。施工完成后需要注重養護,常用灑水方式進行養護,確保混凝土表面濕潤。一般養護時間不少于七天。要注重提高養護質量,預防裂縫出現,進而確保房屋主體結構質量。
綜上所述,今后在施工中,應該認識導致裂縫出現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對于出現的裂縫,應利用表面修補法、混凝土置換法、結構加固法、灌漿和嵌縫封堵法等進行處理,實現對混凝土裂縫的有效防治,確保整個房屋主體結構質量,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創造良好條件。
[1]郭凱峰.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縫成因及控制對策[J].科技向導,2013(0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