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濤 李 娟 徐新亮 張雪亭
(惠民黃河河務局,山東 濱州 251700)
黃河是一條復雜難治的河流,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是其難以治理的癥結所在。為實現黃河治理的“四不(堤防不決口,污染不超標,河道不斷流,河床不太高)”目標,2001年黃委會確定進一步加大黃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設力度,開展標準化堤防建設,將黃河大堤建設成為“防洪保障線、搶險交通線、生態景觀線”。堤防道路建成后,經過多年運行,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毀壞,需要在日常管理中加強維修養護,以最大限度的延長堤防道路壽命和保障搶險通道暢通。本文以惠民堤防道路工程為例,探討預防性養護在堤防道路日常管理的作用和措施。
1.1 工程概況。山東濱州惠民堤防道路工程(左岸大堤樁號205+833~252+317)位于黃河下游左岸濱州市惠民縣境內,工程長度46484米。路面等級參考平原微丘三級公路標準,行車道寬度6米,計算行車速度60km/h,車輛荷載采用雙輪級100kN單軸載為標準軸載。該工程于2010年3月4日開工,2010年9月30日竣工。工程建設內容包括路槽翻松壓實、石灰穩定土底基層、石灰穩定碎石土基層、瀝青面層施工、路緣石安裝、路肩外培土、輔道路口面層拆除、輔道路口基層拆除、輔道路口底基層、輔道路口基層、輔道路口瀝青面層、輔道路口路緣石安裝等。
1.2 惠民堤防道路的毀壞狀況及成因分析。堤防道路自竣工驗收,至今已運行4年,路面呈現不同程度的毀壞,其破壞主要形式為裂縫、沉陷和車轍。
1.2.1 裂縫。裂縫是堤防路面出現的最多的破壞形式,主要分為非荷載裂縫和荷載裂縫,成因:非荷載裂縫為低溫收縮裂縫、溫度疲勞裂縫和基層反射裂縫,主要是外部溫度、天氣變化等引起的。荷載型裂縫,主要是由行車荷載作用而產生的裂縫。
1.2.2 沉陷。沉陷出現在部分路段。主要是由于路基塌陷引起。成因:1、土基碾壓不充分,強度不夠;2、水分和溫度的作用使土粒吸脹和收縮作用明顯,毛細水容易上升至路基工作區,使路基處于潮濕狀態,降低了路基的承載力。
1.2.3 車轍。主要是通行車輛超載和超速引起。
2.1 預防性養護的內容。預防性養護,就是在合理的時間內對相關公路設施進行正確維護,在公路尚未發生破壞或剛出現病害跡象時采取強制性保養措施,將病害處理在萌芽狀態,從而取得工作的主動,延緩公路路況的惡化,提高資金的有效利用。具體到堤防道路的養護就是在堤防道路尚未發生破壞或剛出現病害跡象時,通過維修路面、疏通邊溝、整修路基、綠化堤肩堤坡等綜合性技術措施進行的強制性養護,有效地避免各種病害的擴大,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
2.2 實施堤防道路預防性養護的意義。綜合堤防道路出現的各種毀壞狀況及預防性養護的工作內容,可見預防性養護在堤頂道路的日常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2.1 有利于降低維修養護成本。公路養護業內有一句俗話:“小洞不補,大了三尺五”。對于堤防道路同樣如此,小坑槽的修復成本遠遠低于大坑槽的修復成本,處治小病害是防止大病害的有效手段。
2.2.2 有利于改善黃河工程面貌。預防性養護的實質就是將堤防道路的病害和安全隱患消滅于未發之時,就是要事先查找堤肩、堤坡在綠化、雨毀等方面存在的隱患,并及時修補,這同黃河部門的堤防維修養護工作相互融合,因此,做好預防性養護對改善黃河工程面貌、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2.2.3 有利于提高堤防道路通行能力。預防性養護采取的是超前防范,對路面及其附屬設施的初期病害進行補強,以消除導致堤防道路損壞的因素,施工程序簡單,對交通影響不大。
3.1 加大日常巡視力度。根據不同季節的養護特點,分別進行植草綠化、堤肩路基汛前檢查、路面修補、夏季裂縫修補等專項整治工程,使路面病害得以有效控制。
3.2 對路面的預防性養護。要重點加強接縫養護、微病害處治。當出現輕微裂縫時,應使用熱瀝青刮油罩面處理,當裂縫大于5mm時,應采取兩側切除,吹除裂縫中的雜物,封層涂刷乳化瀝青粘層油或用瀝青混合料進行填充的辦法來及時修復,防止雨水滲入路基,導致路基、路面病害蔓延擴張。
3.3 對排水設施的預防性養護。在春季雨量較少的時期,安排進行維護排水設施,對破損設施進行修復。在雨季和汛期,經常察看堤防道路排水情況,如遇積水則及時疏通。
3.4 對防護設施的預防性養護。主要是對各類標志標牌和堤頂限寬防護墩的養護。做到各類標志標牌齊全、標識醒目、尺度規范、無損壞丟失,對過往車輛起到警示提醒作用。堤頂限寬防護墩嚴格按照省局要求設置,限款2.2m,涂刷警示線條,并及時養護,使之充分發揮護路作用。
3.5 推廣應用微表處等先進的預防性養護方法。微表處是采用專用設備將聚合物改性乳化瀝青、粗細集料、水等按照設計配合比拌合為稀漿混合料攤鋪至原路面上,并快速開放交通的具有高抗滑、耐久性能的薄層。微表處適用于需要快速恢復道路通行能力的預防性養護。
預防性養護是對堤防道路進行科學管理的具體體現,要求我們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認真觀察各類道路病害、分析各種技術數據,及時做出科學評價結論和養護措施,不失時機地進行維修養護施工。預防性養護措施的實施,對延長堤防道路及輔助設施的壽命,為防汛搶險工作提供安全高效的通行服務,具有事半功倍的功效。
[1]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術標準[S].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
[2]何青龍.瀝青路面早期損壞技術分析[J].公路與汽運,2005(03).
[3]崔建中,張喜泉.黃河下游標準化堤壩防建設的思路與對策研究[J].人民黃河,2002,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