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林勝 喬百順 謝漢鳴
(宿遷華夏建設(集團)工程有限公司,江蘇 宿遷 223800)
團隊形成期是團隊初建、業務工作的起步階段。雖然團隊是一種較好的作業、生產形式,但要使團隊持久高效地運行卻不容易,所以,團隊形成期的企業應注重夯實團隊合作的基礎。
現時利益,就像外交上國家利益是國家對內對外方針政策的決定性因素一樣,其交叉點便是大家走到一起合作共事的催化劑。當你發現有人似乎總在攪混水拒不配合時,那并不代表他想這么干,或許只是對方的利益沒有得到滿足而已。所以,走好團隊合作的第一步,不僅要找到現實利益的契合點,也要將共同現時利益進行合理的綁定與加固。
建立共同期望也可以理解為某種程度上的對團隊成員未來利益的綁定。團隊成立伊始,需要耗費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討論并得出在整個團隊層面和個體層面都能接受的目標,目標一旦確立,每個人就有了奮斗和努力的方向,大家協同配合,最大限度的發揮每位成員的才能和創造力,向著共同的目標大步邁進。
這涉及到了整體與部分的之間的辯證關系問題,一支團隊是一個整體,每位成員都是部分,團隊整體的戰斗力強弱受個體優勢表現好壞的影響。為了提高團隊的綜合實力,首先,應該確保團隊成員的多樣化,其次,角色分工必須和個體專長相匹配。
隨著成員之間接觸漸多、團隊業務的逐步開展以及工作任務激增,團隊內部隱藏的矛盾會逐漸外顯釋放,甚至激化。此時,便需要建立全面有效地制度對團隊行為加以規范。
團隊行為規范的制定要具有可行性、漸進性和穩定性。許多企業團隊一開始忽視了行為規范重要性,而是過分地依賴于所謂的人情味來維持團隊運轉,表面看起來緊密團結其樂融融,實際上,意味著團隊管理制度的缺失。
制度規范想要達到預期的效果,執行力非常關鍵。執行力強的團隊會主動積極地落實并嚴格遵守既定的制度規范,把目標變成計劃,把計劃變成行動,把行動變成效果。
團隊可以從績效評估中獲取包括成員貢獻、成員狀態在內的一手資料,同時與團隊的各個部分發生交流互動。目標管理法則是被企業廣泛采用的一種績效評估方法,它可以很好的避免個人主觀偏好的影響,并把個體的對組織的價值貢獻量作為主要參考依據。通過共同建立目標,績效評估者和被評估者間角色關系轉變為全程顧問與主動參與者之間的協作關系。可實際操作中,績效評估因為制度構建、判斷標準以及執行人員等多方面的原因,還做不到絕對的客觀和公平,上下級之間常常會因為認識的偏差產生誤會和不滿。推行績效評估雖然卓有成效,也需謹慎用之。
進行激勵的目的在于保持或激發隊員的投入熱情。要收集每個成員不同的的個體需求并匯總;把成員所有的訴求分解成對應的若干構成要素及比例;用個人價值貢獻量乘以個人訴求要素構成比例,得到激勵程度系數,可以為企業采取多樣化的激勵方式提供基本的參考標準。
這一時期,團隊成員表現出高水平的專業性,工作能力顯著提高,人際關系和諧融洽。對于團隊集體榮譽產生很強的責任感,并且能夠勝任所分配的任務,有效的幫助上級分憂。
團隊文化是指團隊成員共同擁有的、指導彼此的價值觀系統。團隊文化作為企業規范制度管理缺陷的有益補充,在團隊中可以起到無形潤滑劑的作用,并且給予成員一種行為約束。能否很好地解決價值觀認同問題,是打造團隊文化的關鍵。只有充分發揮團隊文化塑造價值和傳遞價值的雙重作用, 為團隊營造一個友好和諧、輕松愉悅、舒適高效的工作環境,才能使成員發自內心的對團隊價值觀產生共鳴,對團隊文化一致認同。同時,幫助成員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可以給予其更加清晰的未來職業定位,也代表著團隊對成員的人文關懷,當每個成員的素質得到全面發展的時候,也就是團隊快速成長壯大的時候。
沖突指的由于某種抵觸或對立狀況而感知到的不一致的差異。溝通是化解沖突矛盾的有效途徑。團隊的核心成員要充分的相信其他成員,給與他們足夠的的權力,以便他們更有效地完成團隊交給的任務,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及時發布團隊的戰略調整或者攸關每個成員利益的重大決,并作出真實可信的解釋,廣泛聽取來自基層成員的意見和建議,認真甄別。在賞罰方面需要做到,有依有據,不偏不倚。
如果想要團隊永遠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團隊的核心成員在思想上跟行動上要相互協調,團隊成員應該擁有良好的合作意識,因為無論開始確定的戰略正確與否,隨著內外部環境的變化,都可能變成謬誤。這就要求團隊成員在戰略實施的過程中保持適當的警覺、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原因、找出對策,從而順利的解決問題。與之配套的還應建立核心成員之間的制約和權力平衡機制,明確權力與義務,職位與責任,施權范圍和限制條件,總之,權力在有序的的環境中才能有的放矢。
實現團隊的高效能是一個復雜而緩慢的過程。因此,除了要擁有持續的學習與培訓服務、正確的戰略籌劃與風險控制意識之外,還需要具備及時修正在具體實施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和偏差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實現團隊管理的高效能的目標。
[1]蘇明城,張向前.激勵理論發展及趨勢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05).
[2]徐向紅.現代激勵理論及其對管理的啟示[J].甘肅科技縱橫,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