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克勝 陳海川 丁 磊
(宿遷華夏建設(集團)工程有限公司,江蘇 宿遷 223800)
從我國當前的建筑行業現狀來看,由于建筑企業的數量越來越多,在進行項目建設時,投資的主體也越來越趨于多樣化,既有項目經營、運作管理與集資融資一體化的典型的項目法人運模式,也出現一些雜亂無章,沒有明確規定和組織的運作模式。比如,有一些工程建設項目,一個單位負責資金管理,一個單位負責建設管理,一個單位負責經營管理,這種比較散亂的項目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法人制度的難以實施。
在進行項目建設的過程中,建設單位通常只會將全部的精力放在對施工單位的管理和要求上,而對于在建設之初,負責設計圖紙的設計單位的圖紙質量完全忽視,這就導致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一旦出現任何誤差或者問題,將很難找到根源所在,并且也不利于對工程的返工和修改。
從我國當前的建筑工程招投標現狀來看,行業保護和地方保護主義依然還比較嚴重,并且在進行招標和投標時,經常會出現弄虛作假的現象,很多企業也只是單純的走個形式而已,此外,由于建設單位缺乏專業的管理,也會造成不合理發包價格現象的出現,這會對質量管理造成嚴重影響。
對于項目建設單位而言,在工程還未動工之前,并沒有對工程合同進行很好的管理,也缺乏專業管理,這就導致出現標書光鮮亮麗,而用于工程建設的設備損壞程度較大,比較破爛,施工現場管理混亂,不合理現象的產生,從而對項目的質量管理造成嚴重的影響。
在進行項目建設時,工程質量的控制與施工管理人員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一定程度上,工程質量的好壞與管理人員所具備素質的高低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想要實現對工程質量的良好控制就一定要做好管理人員的培訓。不管是決策者,還是技術人員,在進入項目建設時,都一定要進行嚴格的把關,一定要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技能。此外,還應該定期組織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建立管理人員獎懲制度,不斷的激勵管理人員進行管理模式的創新,加強對項目建設的質量管理,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技能管理隊伍。
施工質量的控制也與施工工藝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對于施工單位來說,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一定要積極的引進先進的施工技術,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運用新材料和新設備,從各方面來保證施工質量,從而有效的促進工程質量控制水平的提高。一般來說,施工工藝主要包括由施工設備、檢測技術以及信息等各個方面。這就要求施工企業在施工的過程中,一定要進一步加強對施工現場的管理,對施工中所要運用到的各項施工設備進行嚴格的檢查,如果不合格的,就要進行及時的更新,以確保施工的正常有序進行。此外,施工企業還應該建立健全施工現場的質量監督制度,成立專門的監督小組,對施工過程實施全方位的監控,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工程質量管理水平,確保工程質量。
要進一步加強施工工程的質量管理,還應該從材料管理方面入手,在工程還未動工之前,對材料進行管理的負責人就應該建立一套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從各個方面來才材料進行把關:首先在選擇材料供應方時,就一定要對其進行綜合的考核和評定,主要涉及到材料的質量、能否按時交貨以及材料的供應情況等;其次,要充分考慮到供貨方的顧客對其的評價以及滿意程度;再次,供貨方在進行材料交接之后,能不能繼續提供后續的服務以及材料保障;最后,一定要優先考慮有國家ISO質量認證體系的商家,還有供應方是否具備對于產品提供的保障能力。在選擇好材料供應方之后,還要進一步加強對于施工材料的管理,尤其是在使用材料時,一定要嚴格的按照要求進行,盡量合理的運用材料,不浪費材料,從而有效的降低項目費用。
對于建筑施工企業而言,一定要建立健全施工現場的質量責任制和質量保證體系,為工程的質量提供保障。首先,在接到工程項目后,一定要根據項目的特點以及實際的施工情況,來進一步確立工程的質量目標;其次,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的按照規定執行,要將質量管理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以確保項目的正常有序進行;最后,在項目完工之后,還應該嚴格按照規定進行驗收,并且對工程的各方面做出綜合評價,實現對施工工程質量的全方位管理和控制,為工程質量提供有效的保障。
建筑施工工程的質量管理和控制,不僅要建立健全施工現場的質量管理體制,還應該進一步落實質量目標責任制。一般來說,就是在項目還未動工之前,建筑施工企業就應該合理的安排現場的施工人員,并且將責任落實到每一位員工身上,上到項目經理,下到技術人員,讓每一位參與施工的人員,都明確自己的責任,并且成立一個質量管理小組,對施工人員進行監督和管理,確保每一項工作都由專人負責,一旦某一個環節出現錯誤,也不至于找不到負責人,實現施工現場的有規可循,有據可依。
總而言之,建筑施工工程的質量管理與控制是一項相對復雜的過程,并且始終貫穿于整個建設過程。因此,在進行項目建設時,只有始終將質量控制放在首位,并且對施工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的掌控,才能保證施工過程的正常有序進行,打造更多優質的項目工程。
[1]佘信然.小議建筑工程的信息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03).
[2]孫艷秋.建筑業的根本出路在改革[J].經濟視角,199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