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巖 張 夢
(黑龍江東方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150000)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得城市建設中的很多問題被關注,景觀設計就是其中一項。人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之后,開始關注自己的精神品質,如果在城鎮化的進程中注意對景觀進行設計,那么就會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的生活品質。但是因為寒冷地區特殊的氣候,在城鎮化的進程中,設計人員要更加的注意對當地的景觀設計。
我們在對寒冷地區城鎮化進程中的景觀設計進行探討之前,先要了解一下寒冷地區城鎮化進程中的景觀設計的含義,接下來就做簡單的闡釋。寒冷地區主要是指冬季持續時間長的地區,從地理學角度來說,主要是指北緯40度以北的地區,那里冬季寒冷干燥,給城鎮居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在我國主要指東北地區等城市。而一座城市的景觀能夠間接的體現出這座城市居民的精神風貌,當城鎮的景觀設計達到一定水平時,人們自然開始關注一些特殊城鎮的景觀設計例如本文所要研究的寒冷地區。
上文中筆者主要向我們簡單介紹了寒冷地區城鎮景觀的概念,我們對寒冷地區城鎮景觀設計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來先談談國外寒冷地區城市景觀是如何設計的,希望從中能夠得到借鑒。
雖然近些年我國已經開始關注寒冷地區城鎮化進程中的景觀設計,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相比國外,我國在這方面還是比較落后的,國外寒冷地區的城鎮景觀設計開始的很早,尤其是北歐地區,北歐地區城鎮一般情況下都是利用單獨的建筑細心的圍成戶外庭院空間,然后通過綠化、圍墻等措施來減緩風速,這樣既有利于室外局部環境的改善,還有利于增加人們戶外活動的時間,益于身體健康。國外的很多研究學者都提出了關于寒冷地區城鎮化進程中的景觀設計的理念,例如要建立氣候防護單元、基礎設施布局要緊密、重點要處理好街道走向和冬季風向之間的關系、創造室內景觀等。這為未來的寒冷地區城鎮化進程中的景觀設計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無論是哪個地區遵循地域特色都是景觀設計應該遵循的原則,因為只有充分地利用地方特色,才能夠完全體現出這座城市的風貌,對于北方寒冷地區而言,所謂的地方特色就是充分地利用冬季特有的氣候條件所從形成的景觀。我國很多的北方城鎮利用冬天的冰雪形成獨特的景觀,比如冰雕、雪雕以及很多的冰上體育活動吸引了國內外很多的游客。正是因為充分利用了北方城鎮特有的寒冷氣候進行景觀設計,才使得北方很多城市成為世界聞名的游覽勝地。
寒冷地區的城鎮景觀是大自然經過漫長的演化再加之北方人民的風俗習慣而形成的,具有深厚的文化歷史內涵。有些形式看似簡單但布局緊密的景觀設計,既有利于北方寒冷地區在冬季時進行防寒,又有利于在春天時防風沙,這樣的設計非常適合北方人們的生活習慣。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城市的交通設計,大多是封閉的人行系統。
北方城鎮冬天因為特殊的氣候條件,使得人們不能到戶外進行活動,這樣就嚴重阻礙了人們正常的交往,如果能夠將室內環境設計的更加室外化,那么則會給北方城鎮居民接觸室外空間的機會,并且在接觸室外環境時能夠有一個溫暖舒適的氣候環境。例如,設計地下商業街、玻璃頂棚的庭院等。這樣的設計不僅能夠將自然光線引入室內,還能夠在室內種植更多的綠色植物,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的心情,大大豐富了北方寒冷地區冬天的城市景觀。
上文中筆者向我們介紹了國外寒冷地區的景觀設計以及我國寒冷地區城鎮進程中的景觀設計原則,我們知道只有嚴格的按照上述所說的兩條原則,我國北方寒冷地區的城市景觀設計才能更加的突出城市的特色。那么在對北方寒冷地區城鎮進程中的植物景觀進行設計時,有哪些重點需要注意呢?接下來筆者就進行具體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
4.1 寒地城市其冬季漫長寒冷、日照時間短,植物隨著氣溫的降低而進入休眠期,除了一部分植物具有冬季觀葉觀干等特殊觀賞效果外,大部分的樹木葉子干枯,呈現出一片灰暗的褐色。因此,寒冷地區城市植物景觀的設計應以改變人們對冬季寒冷的感覺、提高生活質量為主要努力方向。
4.2 寒地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植物選擇方面:依據四季景觀不同主題的要點選擇植物。冬季枝干形態優美的樹種,這些樹種枝形飄逸,給人以優美的審美享受。如冬季美麗的霧凇景觀;落葉闊葉樹落葉樹木之美不僅在于其生長季節的葉、花和果,也在于其冬態條件下干的線條結構。
4.3 枝干色彩與質地。與春、夏、秋三季比起來,樹木的色彩在冬季是比較單調的,枝干多為灰褐色。但有些樹種的枝干卻具有鮮艷的色彩,如紅瑞木、京桃等。應用這些樹種可豐富冬季城市中植物景觀的色彩,打破色彩單調的冬季效果。
上文中筆者主要向我們介紹了我國寒冷地區植物景觀設計的重點,讓我們對寒冷地區城鎮化進程中的景觀設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那么寒冷地區城鎮化進程中景觀設計空間還有那些影響因素呢?筆者將進行詳細的介紹,主要影響因素如下:
氣候是寒地城市的最大特征,也是對城市生產生活影響最大的因素。氣溫是影響人體熱舒適度的主要因素,在嚴寒地區城市居民外出活動受氣溫制約嚴重。風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如何通過合理的街道走向、建筑物布局和其它相應的設計手段來創造舒適的通風環境。在嚴寒地區既需要冬季保溫,又需要引入夏季風以達到自然通風的目的。
寒地氣候影響人的行為方式,包括人的生活方式和體閑方式。冬季室外溫度較低且持續時間長,為了避免嚴寒和交通不便,除了必要的出行如上班、上學、看病和日常購物等,人們的出行會比其他季節減少,尤其是一些弱勢人群如老人、兒童和殘障人士等,這就導致冬季人們的戶外娛樂時間明顯減少。致使原本就冷清的居住區景觀閑的更加凄涼,沒有了運動和休閑娛樂的氛圍。
本文是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寒冷地區城鎮化進程中的景觀設計研究經驗總結出來的,希望能夠為有關人士提供借鑒,為我國寒冷地區城鎮化進程中的景觀設計的發展提供參考。
[1]王麗穎.嚴寒地區農村居住建筑節能關鍵技術研究[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