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綺 黃曉華
廣東省茂名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廣東茂名 525000
血清鐵蛋白與小兒膿毒癥預后相關性的臨床研究
吳 綺 黃曉華
廣東省茂名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廣東茂名 525000
目的 探討血清鐵蛋白水平與小兒膿毒癥預后的相關性。 方法 將30例膿毒癥患兒按治療轉歸分為存活組及死亡組,記錄并分析治療前后血清鐵蛋白水平的變化。 結果 治療前,存活組患者的血清鐵蛋白的含量為(3572.7±3353.8)ng/ml,治療后為(879.8±827.9)ng/ml,組內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3),治療后血清鐵蛋白明顯降低;治療前,死亡組患者的血清鐵蛋白的含量為(2248.9±1556.1)ng/ml,治療后為(8148.9± 1893.4)ng/ml,組內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1),治療后血清鐵蛋白明顯升高。兩組治療后的血清鐵蛋白含量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0)。 結論 血清鐵蛋白監測水平高值提示膿毒癥病情惡化及預后不良,為小兒膿毒癥的預防與治療提供有效的參考,值得臨床推廣。
小兒;膿毒癥;血清鐵蛋白;預后
膿毒癥是由感染導致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action syndrome,SIRS),其導致的膿毒性休克及多臟器功能不全是目前在兒科中的最主要的死因,其發生率呈上升趨勢,早期診斷、早期干預對降低病死率至關重要。血清鐵蛋白屬急性時相蛋白,在炎癥、感染、組織損傷、腫瘤等情況時可顯著上升[1]。在治療膿毒癥患兒的過程中發現血清鐵蛋白水平與膿毒癥病情及其預后有一定的關系。本研究將監測30例膿毒癥患兒在接受治療前后的血清鐵蛋白變化情況,探討血清鐵蛋白的變化與膿毒癥病情變化及其預后的關系。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8月~2013年12月本院治療的30例膿毒癥患兒,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1個月~ 16歲,平均(7.23±.1)歲。
1.2 診斷標準
按照2002年2月國際兒童膿毒癥定義大會確定并于2005年正式發表文件修訂的診斷標準:膿毒癥為SIRS+感染的概念。
1.2.1 SIRS診斷標準 應至少符合以下4項標準中的兩項,而其中一項務必包含患兒體溫或者白細胞出現異常:①中心溫度>38.5℃或者<36℃;②患兒心動過速,其平均心率大于同年齡段兒童正常值的2個標準差或者不可通過科學解釋的、持續性增快超過0.5~4 h,或者低于1歲出現心動過緩,其平均心率小于同年齡段兒童值的10百分位,或者通過科學無法解釋的、持續性減慢超過0.5 h;③平均呼吸頻率大于各年齡段兒童正常值2個標準差,或者由于急性病情而需要進行機械通氣;④白細胞異常升高或者下降或者未成熟中性粒細胞>10%。
1.2.2 感染的定義 存在任何病原體引起的可疑或已證實的感染,或與感染高度相關的臨床綜合征。
1.3 研究方法
將30例膿毒癥患兒按治療轉歸分為存活組及死亡組,存活病例研究終點為患兒痊愈或好轉,死亡病例中的血清鐵蛋白數據終點是患者在死亡前的2 h所獲得,詳細記錄存活組以及死亡組患兒在治療前后體內血清鐵蛋白的變化情況,利用統計學法分析兩組患者的血清鐵蛋白水平變化情況與膿毒癥病情變化及其預后的密切關系。血清鐵蛋白取自患兒的靜脈血,通過化學發光法檢測其含量,本院對血清鐵蛋白的正常檢測范圍在11~336 ng/ml,儀器線性檢測范圍 2000 ng/ml,假如結果>2000 ng/ml可稀釋測定。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轉歸情況
30例膿毒癥患兒接受相應的臨床治療后,其中20例病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好轉甚至治愈,且經過對實驗室指標的檢查確定得到有效治愈;而10例膿毒癥患者因為病情不能有效控制而死亡。
2.2 治療前后血清鐵蛋白水平的變化
治療前,存活組患者的血清鐵蛋白含量為(3572.7± 3353.8)ng/ml,治療后為(879.8±827.9)ng/ml,組內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024,P=0.0013),治療后血清鐵蛋白明顯降低;治療前,死亡組患者的血清鐵蛋白含量為(2248.9±1556.1)ng/ml,治療后為(8148.9±1893.4)ng/ml,組內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101,P=0.0001),治療后血清鐵蛋白明顯升高。治療前,兩組的血清鐵蛋白含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2.048,P=0.3256),治療后,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0484,P=0.0000)。
膿毒癥是由感染導致的SIRS。經過多個中心的研究與大量臨床病例的觀察,認為炎癥反應介質超常釋放引起機體的過度炎癥反應與凝血功能障礙,是決定膿毒癥病情與預后的關鍵,與病死率密切相
關[2-3]。
1937 年,Laufberge首先分離出血清鐵蛋白,它為一種分子量大且含有鐵的蛋白質,廣泛分布在機體組織的細胞內,在肝臟、脾臟、骨髓等尤其多,由24個非共價鍵連接的亞單位組成,分子量為450 000,具有強大的結合鐵以及儲備鐵的功能,為一種儲存鐵的形式[4-5]。
膿毒癥患兒由病原微生物侵入機體,引起全身性炎癥感染,受炎癥反應介質刺激,血液中的白細胞以及中性粒細胞顯著增多,在殺死細胞或者調節炎癥反應發生的過程中能提高細胞內鐵蛋白的合成量、加速釋放蛋白而引起患者的血清鐵蛋白水平明顯升高[6],而位于肝臟、脾臟、骨髓等機體內單核-吞噬細胞系統中的一些單核巨噬細胞受到炎癥因子或者趨化性因素的強烈刺激下,通過滲出方式穿透患者的血管壁而進入炎癥病灶,再慢慢分化成有吞噬異物、吞噬病毒、吞噬細菌功能的眾多游走型巨噬細胞,最終引起位于單核-吞噬細胞系統中的鐵緩慢釋放出來,增加體內血清鐵蛋白的水平[7]。另一方面肝細胞破壞增加,導致大量鐵蛋白釋放入血[8-9];膿毒癥患兒在炎癥作用下肝細胞受損,鐵蛋白運轉能力降低,血清鐵蛋白增加,因此,在炎癥感染時,可因鐵的代謝紊亂而致血清鐵蛋白增加。
綜上所述,本研究結果表明,膿毒癥治療前后存活組的血清鐵蛋白隨著膿毒癥患兒的治愈而下降,而死亡組中血清鐵蛋白隨著膿毒癥患兒的病情惡化及最終死亡而上升,這說明血清鐵蛋白水平高值提示小兒膿毒癥病情惡化及預后不良,從而可作為病情觀察及療效判斷的指標之一,指導膿毒癥治療,提高搶救成功率。
[1]郭大文,王曄,孟冬婭,等.血清鐵蛋白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疾病活動性的關系[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11,26(1):121-123.
[2]趙祥文.兒科急診醫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199-203.
[3]封萍,陳艷明,廖谷清,等.烏司他丁對膿毒癥患者C-反應蛋白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2,18(29):3-4.
[4]葉春風,劉洋,劉燕玲,等.幼年特發性關節炎全身型血清鐵蛋白的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50(4):77-79.
[5]劉洋,葉春風,劉燕玲,等.血清鐵蛋白對幼年特發性關節炎全身型診斷價值的研究[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2,22(26):70-73.
[6]曹文偉.不同劑量血必凈急診治療膿毒癥的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3,19(20):141-143.
[7]龍憲和,程序.血清鐵蛋白高值對急性炎癥感染性疾病的輔助診斷應用探討[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01,8 (4):242-244.
[8]曹春宇,季峰.血清鐵蛋白檢測在急性胰腺炎中的應用[J].浙江醫學,2006,28(8):673-674.
[9]孔德華.血清鐵和血清鐵蛋白檢測在肝臟疾病中的應用[J].淮海醫藥,2009,27(2):137.
Clinical study of relevance of serum ferritin and prognosisin of sepsis in children
WU QiHUANG Xiao-hua
Department of Paediatrics,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Maoming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Maoming 5250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evance of serum ferritin and prognosis in children with sepsis.Methods30 patients with sepsis were divided into the survival group and the death group according to treatment outcome,and change of serum ferritin were recorded and analyz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Before treatment,the content of serum ferritin of patients in the survival group was (3572.7±3353.8)ng/ml,after treatment,the content of serum ferritin was (879.8±827.9)ng/ml,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serum ferriti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survival group (P=0.0013)and after treatment,serum ferriti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Before treatment,the content of serum ferritin of patients in the death group was (2248.9±1556.1)ng/ml,after treatment,the content of serum ferritin was (8148.9±1893.4)ng/ml,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serum ferriti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death group (P=0.0001)and after treatment,serum ferriti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serum ferritin in the two groups(P=0.0000).ConclusionThe high value of serum ferritin suggests patients′condition deterioration and poor prognosis of sepsis and it can provide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epsis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Children;Sepsis;Serum ferritin;Prognosis
R725.4
B
1674-4721(2014)03(c)-0179-03
2014-01-26本文編輯:許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