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洪, 嚴文強, 李雪冬,黃桂林
(南京農業大學工學院,江蘇南京 210031)
一種雞舍環境監測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的設計
游 洪, 嚴文強, 李雪冬,黃桂林*
(南京農業大學工學院,江蘇南京 210031)
為實現對雞舍環境中溫濕度、二氧化碳和氨氣濃度的實時監測,設計了基于UTC4432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節點模塊。該模塊是以無線透傳模塊UTC4432為收發模塊,傳感器將采集的數據信息傳送給主控芯片STM32進行處理,再經無線模塊發送給主節點,實現數據的監測和發送。該節點模塊具有體積小、功耗低、實時性強等特點,同時具有很好的適用性,發展前景廣闊。
無線傳感器網絡;UTC4432;STM32;雞舍環境監測
目前,在現有的環境監測設備中,主要采用有線的方式,因其具有良好的實時性和安全性。作為國內外的熱門技術,無線傳感器網絡也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關注,運用到環境監測中的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也越來越多。如運用面很廣的基于ZigBee[1-3]的無線模塊,因其傳輸距離遠和組網規模大而得到很好的利用,也有基于CC2420[4]無線模塊和nRF24L[5]無線模塊的,在國外現有比較典型的無線模塊節點有美國DARPA支持下開發的Smart Dust和NEST項目開發的Telos節點,以及美國加州大學Berkeley分校的Mica系列節點[6]。在該研究中節點的設計上,采用微處理器STM32為處理器,UTC4432為無線模塊作為節點,從而對環境進行監測,及時掌握環境變化。
無線傳感器節點的各部分組成結構如圖1所示。在該模塊的節點設計中,采用了ST(意法半導體公司)的144位嵌入式微控制處理器STM32F103RCT6[7-8]。STM32芯片在各方面都表現優異,包括外設、功耗控制、成本,同時具有較好的穩定性,能適應一些惡劣的環境。在與UTC4432進行通信時,不需要進行SPI配置,可直接進行數據信息傳輸;采用UTC4432為無線收發模塊,該模塊是工作于430~450 MHz免費ISM頻段,適合多節點的特殊場合,當需要多節點進行通信時,該模塊具有很好的適用性;對傳感器模塊,主要采用數字式的溫度傳感器和模擬量輸出的CO2和NH3傳感器,該模塊不用進行比較復雜的程序書寫;電源模塊的作用是將電壓穩定在3.3、5.0和6.0 V。
圖1 無線傳感器節點結構
節點的硬件電路圖如圖2所示,實物圖如圖3、4所示。圖2中PA8、PA6分別接CO2和NH3的AOUT口,通過傳感器的模擬后采集數據。節點的整體結構包含控制模塊、無線發射模塊、傳感器模塊以及電源模塊。
圖2 節點硬件電路示意
圖3 節點實物圖正面
圖4 節點實物圖反面
2.1 微處理器模塊 STM32系列是基于專為要求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應用專門設計的ARM Cortex-M3內核。其特性主要為:①按性能分為STM32F103系列增強型和STM32F101系列基本型,其時鐘頻率分別為72和36 MHz,同時內置32~128 K的閃存;②工作電壓低,為2.0~3.6 V,能容忍5.0 V的I/O管腳;③具有優異的安全時鐘模式以及帶喚醒功能的低功耗模式;④內部帶有RC振蕩器,同時內嵌復位電路;⑤工作溫度范圍為-40~85 ℃或125 ℃;⑥對增強型最多達13個通信接口,包括2個IIC接口、5個USRAT接口、3個SPI接口、1個CAN接口(2.0B)、1個USB2.0全速接口、1個SD IO接口。
2.2 無線射頻模塊 UTC4432是一款具備收發一體、超遠距離、超低功耗的無線透明傳輸模塊。通常工作在433 MHz免費ISM頻段,支持無線喚醒功能,提供多個頻道選擇,同時,透明傳輸無需編程,可通過PC設置常規參數,也可以在線進行修改,一次能發送長達512字節的數據包,在開闊地能傳輸2 000~2 500 m。
UTC4432基本特性如下:①帶串行接口,支持1 200 / 2 400 / 4 800 / 9 600 / 19 200 / 38 400 / 57 600 bps頻率的波特率;②工作頻率范圍為430~450 MHz免費ISM頻段,很適合多節點的特殊場合;③功耗低,支持無線喚醒功能,在休眠狀態下僅為1.5 μA,能滿足低功耗要求的設備;④采用GFSK調制,能高效糾錯編碼,抗干擾能力強;⑤接收靈敏度能達到-121 dBm,同時采取數字緩沖,一次能發送長達512字節的數據。
UTC4432與MCU的接口電路如圖5所示。
圖5 UTC4432與MCU的接口電路
模塊與STM32連接時,SET_A與SET_B分別接STM32的兩個GPIO口,模塊的TXD和RXD分別接STM32串口的RX和TX引腳,AUX腳接STM32的外部中斷引腳(AUX非必須,可以懸空),3.3和5.0 V電源同時給模塊供電。
2.3 電源模塊 由于傳感器節點的體積較小、電源更換不方便,該節點采用12.0 V、容量為3 500 mAH的高容量聚合物(鋰電池)可充電電池,通過降壓芯片轉化為3.3~6.0 V,節點在不停地轉發數據,同時在4種狀態之間發生轉化。電源模塊電路圖如圖6所示,實物圖如圖7所示。
圖6 電源模塊電路示意
圖7 電源模塊實物示意
2.4 傳感器模塊 在溫濕度監測上,該研究采用的是DHT22數字溫濕度傳感器,部分參數如表1所示。該傳感器采用專用的數字模塊采集技術和溫濕度傳感技術,具有極低的功耗,信號傳輸可達20 m以上。
在CO2和NH3監測上,該研究采用龍戈電子的MG811型號和MQ137型號,其中CO2傳感器電路原理圖如圖8所示。在結構的設計上主要由LM393和MG811氣體感應探頭組成,該裝置具有TTL電平信號燈輸出指示,模擬量輸出電壓為0~2.0 V,濃度越高輸出電壓越高,帶有溫度補償特性,適用于家庭和環境中的CO2濃度測量,測試范圍為0~10 000 mg/kg,同時具有很好的靈敏度和選擇性。
表1 溫濕度參數
圖8 CO2傳感器電路原理示意
NH3傳感器模塊主要由NH3氣體傳感器組成,工作電壓為5.0 V,采用雙路信號輸出,同時帶有電平信號輸出,以及報警知識燈,測試范圍為5~500 mg/kg,靈敏度大于3%,對環境中的NH3濃度具有很好的監測性,在該節點的設計上主要采用模擬量輸出。
NH3傳感器原理圖如圖9所示。
圖9 NH3傳感器原理示意
軟件設計流程圖如圖10所示。完成STM32、UTC4432、傳感器的初始化后,配置寄存器寫入相應的初始化RF控制字。在節點軟件的設計上,采用C語言[9]進行程序編寫,開發環境是由美國Keil Software公司出品的51系列兼容C語言軟件開發系統[10],它提供了包括C編譯器、宏匯編、連接器和功能強大的仿真調試器等調試工具,同時具有方便易用的集成環境、強大的軟件仿真調試工具。運用于STM32微處理器在Keil軟件上的編寫過程,結合Keil軟件自身的編譯工具及相應參數的設置。
圖10 軟件設計流程示意
在無線節點設計的軟件部分需要完成的工作:①初始化:通過硬件部分的連接關系,完成各個參數和接口之間的初始化,這個過程包括對STM32F103RCT6的初始化、UTC4432的初始化以及各個傳感器的初始化。②數據信息傳輸:將傳感器采集來的數據信息通過無線發射模塊傳送給中繼節點,處理后進而傳送給監控中心。在該節點的設計上,由于采用12.0 V的電源供電,同時檢測種類較多,所以采用功耗相對較低的時鐘驅動方式,定時啟動,進行傳感器的數據信息采集,然后將信息發送出去,不需要的時候轉入睡眠模式。
在數據信息的發送上,采用定時發送,定時排險,在節點的設計上,定時啟動時采集數據信息,然后將數據發送給監控中心,之后轉入睡眠模式。
隨著雞舍養殖環境的變化,對養殖環境的監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成電路和無線通信在各個領域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11],無線傳感器檢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利用以UTC4432為基礎的無線模塊解決了雞舍環境監測中存在的監測區域小、數據采樣率低、工作量大、成本投入大的缺點[12],具有廣闊的運用前景,適合絕大多數環境監測中信息采集的需要。在整個設計過程中,按照設計要求基本實現了目標,但也存在著不少問題,如電路設計缺少經驗,射頻知識掌握不多,沒有采用先進的表面貼片封裝天線,減小體積,設計更小的板子。但總體來講,基本上達到了目標。
[1] 唐家輝.基于ZigBee協議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的設計[D].沈陽:東北大學,2008.
[2] 李文.基于ZigBee和以太網技術的雞舍環境監控系統設計[J].農機化研究,2010(11):126-129.
[3] BAKER N.Zigbee and Bluetooth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J].Computing&Control Engineering Journal,2005,16(2):20-25.
[4] 陳冬冬.基于CC2431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硬件節點的設計[D].西安:長安大學,2009.
[5] 廖平,喬剛.基于nRF2401的點對多點無線通信系統[J].無線通信,2006(11):18-20.
[6] HILL J L,CULLER D E.Mica:A wireless platform for deeply embedded networks[J].IEEE Micro,2002,22(6):12-22.
[7] 楊偉明,劉全璽,劉成臣,等.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數控穩壓穩流電源設計[J].天津科技大學學報,2012(5):56-60.
[8] 黃海寶,吳學杰,高艷艷.基于STM32F103局域網遠程更新技術的實現[J].工業控制計算機,2012,25(12):97-98.
[9] 譚浩強.C語言程序設計[M].4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10] 黃皎,劉建國,高敏.單片機C語言編程應注意的若干問題[J].微計算機信息,2003(7):58-59.
[11] 王言鑫,劉浩,孫誠.基于無線通信的點對多點溫度傳感器通信網絡[J].通信工程,2012(3):185-186.
[12] 劉宸,張瑞瑞,趙春江.基于ZigBee的農產品冷鏈環境信息采集節點設計[J].農機化研究,2014(6):198-201.
南京農業大學SRT國家級立項(201310307073)。
游洪(1990- ),男,四川廣安人,本科生,專業:雞舍養殖環境的無線監測系統。*通訊作者,講師,碩士,從事智能環境監測及EDA方面的研究。
2014-05-04
S 126
A
0517-6611(2014)15-04901-03
鳴 謝 在項目的研究過程中,得到了尹文慶教授和黃桂林老師的大力幫助,在此表示由衷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