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輝
摘要:PLC常用的設計方法包括邏輯設計法、轉換設計法、時序設計法、經驗設計法和順序設計法等5種設計方法,不同的應用場合可以使用其中的一種或多種設計方法。本文介紹了PLC各設計方法的步驟,通過對比分析總結各設計方法的優缺點及設計技巧。
關鍵詞:PLC;邏輯設計法;轉換設計法;時序設計法;經驗設計法;順序設計法可編程序控制器(PLC)是以自動控制技術、微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新一代工業控制裝置[1]。PLC具有可靠性高、體積小、適應性強、維護方便及編程簡單等特點,現已經成為現代制造工業四大支柱之一。PLC控制系統設計中梯形圖是最關鍵要素。梯形圖是一種形象化的編程語言,它沿用了繼電器控制電路的形式,又將計算機程序設計思想融入其中,因此,在設計方法上與計算機程序設計和電氣控制設計有相似之處,但也有不同點[2]。PLC常用的設計方法有邏輯設計法、轉換設計法、時序設計法、經驗設計法和順序設計法等5種設計方法,不同的應用場合可以使用其中的一種或多種設計方法。下面分別介紹各種設計方法的定義、步驟、特點及技巧,以便設計者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設計方法。
1邏輯設計法
邏輯設計法是對控制系統進行邏輯分析和綜合,將元件的通斷狀態視為以觸點通斷狀態為邏輯變量的邏輯函數,再經過函數化簡,最后利用PLC邏輯指令設計的方法。邏輯設計法常用于組合邏輯設計,其關鍵是根據邏輯表達式的邏輯關系將輸入、輸出量進行串并聯組合。其設計步驟如下:(1)明確控制任務和要求,給輸入、輸出元件分配I/O資源;(2)根據控制過程分析,畫出邏輯真值表;(3)列寫邏輯表達式,并根據公式化簡;(4)將化簡后的邏輯表達式用PLC內部資源和指令進行設計。邏輯設計法的設計思路清晰,所編寫的程序易于優化,因此廣泛應用于簡單的控制系統中,如電動機的多點控制和順序控制等。
2轉換設計法
轉換設計法就是將電氣控制系統轉換成PLC控制系統的方法。這種轉換是一種簡便的編程方法,常用在生產設備升級改造中,如電動機降壓啟動控制電路改造中。其設計步驟如下:(1)根據電氣原理圖分析控制系統工作過程;(2)確定PLC輸入、輸出信號,畫出PLC的外部硬件接線圖;(3)確定PLC梯形圖中的輔助繼電器和定時器編號;(4)根據上述對應關系設計PLC梯形圖,并進一步優化使梯形圖滿足合理性、條理性和可靠性。設計時需遵循以下原則:(1)接觸器、電磁閥等執行元件分配輸出繼電器,中間繼電器分配輔助繼電器;(2)啟動和停止信號硬件接線時均采用常開觸點,而在梯形圖中停止信號采用常閉觸點;(3)若PLC輸入資源豐富,給熱繼電器常閉觸點分配輸入繼電器,否則將其接在外部控制電路中;(4)時間繼電器采用PLC的定時器/計數器代替。
3時序設計法
時序設計法要先畫出控制系統的時序工作圖,再根據時序關系設計PLC梯形圖程序的設計方法。時序設計法適合于以時間為基準的控制系統,如交通燈控制系統。其設計步驟如下:(1)根據控制系統要求分析PLC輸入、輸出信號;(2)繪制滿足控制系統要求的時序工作圖;(3)確定定時器的類型、編號及計數值等;(4)根據時序工作圖設計梯形圖。采用時序設計法設計梯形圖時可利用以下技巧:(1)若只用一個定時器,可借助比較指令簡化程序,輸出在定時器當前值大于等于起始時刻時啟動,當前值小于結束時刻時停止;(2)若采用多個定時器,則輸出用定時器常開觸點啟動,常閉觸點停止;(3)程序中若有閃爍程序,可采用PLC內部的時鐘脈沖信號或編寫相應的程序;(4)當定時器時間較長時,可采用定時器級聯或計數器實現定時功能。
4經驗設計法
經驗設計法是要求設計者透徹理解PLC各種指令的功能,憑著對各種典型控制環節和基本單元電路的設計經驗,選擇各種指令并進行修改和完善相應程序的方法。這種方法沒有固定模式可循,設計出的程序質量與編程者的經驗有很大關系,通常借助系統流程圖輔助完成設計。其設計步驟如下:(1)根據控制要求確定輸入、輸出繼電器;(2)根據工作過程繪制系統流程圖;(3)根據設計經驗選擇PLC指令并設計梯形圖;(4)反復試驗并完善梯形圖以滿足全部控制要求。常用的設計經驗包括起保停控制電路、順序控制、脈沖發生器等,設計中常用的自鎖、互鎖和聯鎖的設計技巧如下:(1)自鎖是在啟動按鈕兩端并聯同名接觸器常開觸點;(2)互鎖是在接觸器線圈上方串聯異名常閉觸點;(3)啟動(停止)聯鎖是在控制電路中串聯異名常開(常閉)觸點。
5順序設計法
順序設計法是將系統的一個工作周期劃分為若干個順序相連的步,每個步對應一種操作狀態,根據狀態轉換條件繪制順序功能圖,再按一定的規則轉化為梯形圖的設計方法。順序設計法規律性很強,雖然設計出的程序較長,但是其程序結構清晰、可讀性好,主要用于解決順序控制問題。順序設計法主要借助順序功能圖完成程序設計,其結構包括單一順序、選擇順序和并行順序3種。順序設計法的設計步驟如下:(1)分析控制要求,確定輸入、輸出信號類型;(2)將控制過程分成若干工作步,明確各步的動作、轉換條件;(3)根據上述分析過程繪制順序功能圖;(4)根據順序功能圖,利用順序設計指令或輔助繼電器設計梯形圖。采用順序設計法時需注意:(1)初始步對應于系統啟動時的初始狀態,每個順序功能圖需有一個初始步;(2)步與步之間不能直接相連,必須用一個轉換條件分隔;(3)轉換條件與轉換條件之間不能直接相連,必須用一個步分隔。
[參考文獻]
[1]郝磊.PLC控制系統設計方法與技巧[J].內江科技,2010,6,95-103.
[2]鄭文杰,靳玉杰,李明.可編程序控制器(PLC)梯形圖的幾種設計方法[J].焦作大學學報,2000,12(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