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良+張片紅
[摘要] 目的 探討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RE)的療效。 方法 將浙江省東陽市橫店醫院2012年1~12月期間62例RE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32例應用奧美拉唑,治療組 30例 在此基礎上加用莫沙必利。結果 治療組燒心、反酸等癥狀改善情況比對照組更為明顯(P<0.05);治療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73.33%、96.67%)顯著高于對照組(46.88%、71.88%)(χ2 =4.50,P<0.05;χ2 =5.32,P<0.05);胃鏡下療效治療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76.67%、93.33%)顯著高于對照組(40.63%、68.75%)(χ2=8.26,P<0.01;χ2=6.00,P<0.05)。 結論 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RE效果優于單用奧美拉唑。
[關鍵詞] 反流性食管炎;奧美拉唑;莫沙必利;聯合;療效;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 R571[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16-0066-03
Clinical efficacy of omeprazole combined mosapride in treating reflux esophagitis
SHEN Xiaoliang1 ZHANG Pianhong2
1.Internal Medicine Division of Dongyang Hengdian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Dongyang 322118, China;2. Internal Medicine Division,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 Hangzhou 31000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and medication safety of omeprazole combined mosapride on treatment of reflux esophagitis(RE). Methods A total of 6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E admitted in Zhejiang Dongyang Hengdian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2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32 patients) was treated with omeprazole, the treat group(30 patients)was treated with Omeprazole combined mosapride. Results The scores of heartburn, acid reflux, and other symptoms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improv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0.05); According to evaluated results of clinical symptoms, the cure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73.33%,96.67% )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46.88% ,71.88%)(χ2=4.50,P<0.05;χ2=5.32,P<0.05); According to gastroscopy, the cure rat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76.67%, 93.33%)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40.63% ,68.75%)(χ2=8.26,P<0.01;χ2=6.00,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omeprazole combined mosapride on RE patients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omeprazole.
[Key words] Reflux esophagitis; Omeprazole; Mosapride; Combined;Efficacy; Safety反流性食管炎(RE)由于食管括約肌張力明顯減弱或者胃內壓力明顯高于食管,導致胃內容物反流進食管,損傷食管黏膜,是臨床一種比較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患者主要的臨床表現為反酸、燒心、胸骨后疼痛、上腹痛等,其發病率為8%左右,呈逐年增長趨勢[1]。目前,臨床上治療RE主要以促進胃腸動力為主,同時應用抑酸劑和黏膜保護劑,常用的主要藥物為質子泵抑制劑,莫沙必利是新型的促胃腸動力藥物,能有效增強全胃腸道動力,逐漸應用于治療反流性食管炎[2]。由此,本研究采用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浙江省東陽市橫店醫院內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 收治的30例反流性食管炎,療效顯著,現 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浙江省東陽市橫店醫院內科2012年1~12月 收治的6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患者均具有RE特異性臨床癥狀如反酸、反胃、燒心、胸骨后疼痛、呼吸困難等;均符合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會制定的診斷標準[3],并經內鏡確診;近1個月未應用過促胃動力藥、抗酸藥、非甾體類藥物;無奧美拉唑和莫沙必利禁忌證;已接受抗反流治療且在知情下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患者。排除標準:食管憩室、功能消化不良、食管靜脈曲張、胃十二指腸潰瘍、胃食管腫瘤等其他消化系統疾病患者;胃腸道手術后患者;伴糖尿病、心肌炎、全身免疫性疾病等全身性疾病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按照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32例患者中男 18例,女 14例,年齡33~72歲,平均(52.3±9.6)歲,病程5個月~5年,平均(3.2±1.6)年;治療組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31~70歲,平均(53.6±9.3)歲,病程6個月~7年,平均(3.5±1.7)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臨床資料方面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分組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患者在治療期間采取抬高床頭,給予低糖低脂飲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飽食,同時戒煙禁酒[4]。對照組患者飯前口服20mg奧美拉唑(北京悅康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定H20056577,規格: 20mg×14粒);治療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口服莫沙必利(上海信誼藥廠,國藥準字H20051719,規格:5mg×24粒),5mg/次,3次/d,4周為1療程。
endprint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均行胃鏡檢查,觀察其胃鏡表現以及臨床癥狀改善程度,對比分析其臨床癥狀如反酸、燒心、胸骨后疼痛等改善情況、臨床和胃鏡下治療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療效評定標準
1.4.1 臨床療效評定 根據患者臨床癥狀進行評分,痊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評分為0分;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改善,不會影響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評分為1分;有效:治療后臨床癥狀有所改善,一般不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評分為2分;無效:患者臨床癥狀一定程度改善或者無變化甚至惡化,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的生活和工作,需要靜休和藥物治療,評分為3分[5]。治療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
1.4.2 內鏡療效評定 參照反流性食管炎診斷以及治療指南內鏡診斷分級標準,0級:正常,可見細胞組織血改變;1級:可見點狀或者條狀發紅、糜爛,未見融合現象;2級:有條狀發紅、糜爛,并見非周全性融合;融合率<75%;3級:可見廣泛地病變,發紅、糜爛、全周性融合或者潰瘍,融合率≥75%。痊愈:患者內鏡分級為0級;有效:患者自覺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病情明顯好轉,減輕至少2級及其以上;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改善,減輕1級;無效:患者自覺臨床癥狀和體征無好轉甚至明顯加重,胃鏡檢查分級未改變[6]。治療總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軟件包對所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標準α=0.05,P< 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癥狀評分
治療前兩組患者燒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等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療程結束后兩組均明顯改善(P<0.05),但治療改善情況更為明顯(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情況(x±s,分)
2.2 臨床療效分析
臨床療效治療組治愈率和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73.33%、96.67%,對照組為46.88%、71.88%,兩組比較差異顯著(χ2=4.50,P<0.05;χ2=5.32,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分析[n(%)]
2.3 內鏡下療效分析
胃鏡下療效治療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76.67%、93.33%,對照組為40.63%、68.75%,比較差異顯著(χ2 =8.26,P<0.01;χ2 =6.00,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胃鏡下療效分析[n(%)]
2.4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兩組患者治療后僅出現輕微腹痛、腹瀉、乏力、頭暈等且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對照組頭暈2例、腹痛2例、腹瀉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63%;治療組腹痛1例,乏力1例,腹瀉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0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 =0.08,P>0.05)。
3 討論
反流性食管炎(RE)是一種臨床常見的上消化道動力障礙性疾病,其病因極為復雜,主要與抗反流屏障、食管黏膜抗腐蝕能力、食管的廓清功能、反流物質的腐蝕程度等有著密切關系,其發病機制主要為食管下段括約肌松弛或者食管括約肌張力低下導致胃內容物反流性進入食管,導致食管的pH明顯下降,進而損傷食管黏膜的防御功能,反流物損傷食管黏膜?;颊叱霈F反酸、燒心、胸骨疼痛等臨床癥狀[7]。近年來,通過監測反流性食管炎發現,反流膽汁的胰酶和非結合膽鹽為其中最主要的攻擊因子,由此,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和食管酸暴露的量、程度以及接觸時間等因素有著密切關系。臨床治療原則為減少胃食管反流,有效地降低反流液的pH,有效增強食管的清除能力以及保護食管黏膜。臨床藥物治療主要為抑酸以及促進胃腸動力恢復,促進胃排空,黏膜保護劑為主[8]。由此,有效恢復患者胃動力,增強食管下段括約肌以及食管運動的促動力藥物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反流性食管炎。
奧美拉唑為一種弱堿性且脂溶性藥物,在酸性環境中極易濃聚,由此,臨床給藥方式為口服,服用后能特異性分布于胃壁細胞的分泌小管和管泡的細胞膜上,同時在酸性環境中可轉化為亞磺酰胺活性形式,隨后通過二硫鍵和胃壁細胞分泌膜中的H+-K+-ATP酶的基結合,此結合不可逆,生成質子泵和亞硫磺胺復合物,進而抑制H+-K+-ATP酶的活性,阻斷胃酸分泌的最后環節,導致胃壁細胞內H+不能轉移到胃腔中,最終抑制胃酸的分泌。抑制胃酸分泌的同時明顯降低食管內反流物質的pH,最大限度降低胃蛋白酶活性,此時胃蛋白酶活性處于最低狀態,真正起到阻止胃酸損害食管黏膜的治療效果。同時還能有效地增加食管下段括約肌的壓力,促進胃腸道和食管的蠕動,有助于清除食管的反流物質,增強其排空度[9]。
莫沙必利是臨床一種新型的胃腸促動力藥,能選擇性興奮胃腸道膽堿能中間神經元以及肌間的神經叢,促進釋放乙酰膽堿,增強胃腸道和食管的蠕動能力和食管括約肌的張力,增強其清除能力。還能增強十二指腸和胃收縮和協調運動,抑制因飽食導致的食管下段括約肌張力下降,進而起到防止膽汁、胃蛋白酶、胃酸反流的作用,同時,莫沙必利不良反應少且癥狀輕微,患者耐受性好,不會影響繼續用藥[10]。
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RE,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同時也改善其內鏡治療愈合率,由此提示兩種藥物聯用療效明顯優于單純應用奧美拉唑。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評分相比于治療前明顯降低,治療組患者改善情況更明顯,臨床療效治療組治愈率和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73.33%、96.67%,對照組為46.88%、71.88%,兩組比較差異顯著(χ2=4.50,P<0.05;χ2=5.32,P<0.05);胃鏡下療效治療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76.67%、93.33%,對照組為40.63%、68.75%,具有統計學意義(χ2=8.26,P<0.01;χ2=6.00,P<0.05)。
綜述所述,臨床采用奧美拉唑結合莫沙必利對RE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單純應用奧美拉唑,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且不良反應輕微 ,療效確切,安全性高,可廣泛應用于臨床實踐,作為治療RE的首選治療方式。
[參考文獻]
[1]林矯.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72例臨床觀察[J]. 中國醫藥導報,2010,7(32):55-56.
[2]謝鴻昌.雷貝拉唑聯合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研究[J]. 中國醫藥導報,2013,10(7):97-98,101.
[3]彭禧臣. 聯用奧美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療效觀察[J]. 浙江臨床醫學,2012,14(2):169-170.
[4]王升化. 莫沙必利聯合奧美拉唑治療反流性食管炎20例臨床療效觀察[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1):190-191.
[5]唐建林. 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療效觀察[J]. 中國基層醫藥,2012,19(16):2494-2495.
[6]李淑芹. 200例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臨床效果分析[J]. 醫藥前沿,2013(1):165.
[7]郭生旭. 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療效觀察[J]. 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23):2908-2909.
[8]黃勃. 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65例療效觀察[J]. 吉林醫學,2012,33(21):4540.
[9]張友亮. 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醫藥導刊,2012(9):1646.
[10]葉云輝. 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17):2348-2349.
(收稿日期:2013-11-05)
endprint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均行胃鏡檢查,觀察其胃鏡表現以及臨床癥狀改善程度,對比分析其臨床癥狀如反酸、燒心、胸骨后疼痛等改善情況、臨床和胃鏡下治療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療效評定標準
1.4.1 臨床療效評定 根據患者臨床癥狀進行評分,痊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評分為0分;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改善,不會影響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評分為1分;有效:治療后臨床癥狀有所改善,一般不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評分為2分;無效:患者臨床癥狀一定程度改善或者無變化甚至惡化,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的生活和工作,需要靜休和藥物治療,評分為3分[5]。治療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
1.4.2 內鏡療效評定 參照反流性食管炎診斷以及治療指南內鏡診斷分級標準,0級:正常,可見細胞組織血改變;1級:可見點狀或者條狀發紅、糜爛,未見融合現象;2級:有條狀發紅、糜爛,并見非周全性融合;融合率<75%;3級:可見廣泛地病變,發紅、糜爛、全周性融合或者潰瘍,融合率≥75%。痊愈:患者內鏡分級為0級;有效:患者自覺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病情明顯好轉,減輕至少2級及其以上;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改善,減輕1級;無效:患者自覺臨床癥狀和體征無好轉甚至明顯加重,胃鏡檢查分級未改變[6]。治療總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軟件包對所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標準α=0.05,P< 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癥狀評分
治療前兩組患者燒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等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療程結束后兩組均明顯改善(P<0.05),但治療改善情況更為明顯(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情況(x±s,分)
2.2 臨床療效分析
臨床療效治療組治愈率和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73.33%、96.67%,對照組為46.88%、71.88%,兩組比較差異顯著(χ2=4.50,P<0.05;χ2=5.32,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分析[n(%)]
2.3 內鏡下療效分析
胃鏡下療效治療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76.67%、93.33%,對照組為40.63%、68.75%,比較差異顯著(χ2 =8.26,P<0.01;χ2 =6.00,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胃鏡下療效分析[n(%)]
2.4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兩組患者治療后僅出現輕微腹痛、腹瀉、乏力、頭暈等且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對照組頭暈2例、腹痛2例、腹瀉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63%;治療組腹痛1例,乏力1例,腹瀉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0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 =0.08,P>0.05)。
3 討論
反流性食管炎(RE)是一種臨床常見的上消化道動力障礙性疾病,其病因極為復雜,主要與抗反流屏障、食管黏膜抗腐蝕能力、食管的廓清功能、反流物質的腐蝕程度等有著密切關系,其發病機制主要為食管下段括約肌松弛或者食管括約肌張力低下導致胃內容物反流性進入食管,導致食管的pH明顯下降,進而損傷食管黏膜的防御功能,反流物損傷食管黏膜?;颊叱霈F反酸、燒心、胸骨疼痛等臨床癥狀[7]。近年來,通過監測反流性食管炎發現,反流膽汁的胰酶和非結合膽鹽為其中最主要的攻擊因子,由此,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和食管酸暴露的量、程度以及接觸時間等因素有著密切關系。臨床治療原則為減少胃食管反流,有效地降低反流液的pH,有效增強食管的清除能力以及保護食管黏膜。臨床藥物治療主要為抑酸以及促進胃腸動力恢復,促進胃排空,黏膜保護劑為主[8]。由此,有效恢復患者胃動力,增強食管下段括約肌以及食管運動的促動力藥物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反流性食管炎。
奧美拉唑為一種弱堿性且脂溶性藥物,在酸性環境中極易濃聚,由此,臨床給藥方式為口服,服用后能特異性分布于胃壁細胞的分泌小管和管泡的細胞膜上,同時在酸性環境中可轉化為亞磺酰胺活性形式,隨后通過二硫鍵和胃壁細胞分泌膜中的H+-K+-ATP酶的基結合,此結合不可逆,生成質子泵和亞硫磺胺復合物,進而抑制H+-K+-ATP酶的活性,阻斷胃酸分泌的最后環節,導致胃壁細胞內H+不能轉移到胃腔中,最終抑制胃酸的分泌。抑制胃酸分泌的同時明顯降低食管內反流物質的pH,最大限度降低胃蛋白酶活性,此時胃蛋白酶活性處于最低狀態,真正起到阻止胃酸損害食管黏膜的治療效果。同時還能有效地增加食管下段括約肌的壓力,促進胃腸道和食管的蠕動,有助于清除食管的反流物質,增強其排空度[9]。
莫沙必利是臨床一種新型的胃腸促動力藥,能選擇性興奮胃腸道膽堿能中間神經元以及肌間的神經叢,促進釋放乙酰膽堿,增強胃腸道和食管的蠕動能力和食管括約肌的張力,增強其清除能力。還能增強十二指腸和胃收縮和協調運動,抑制因飽食導致的食管下段括約肌張力下降,進而起到防止膽汁、胃蛋白酶、胃酸反流的作用,同時,莫沙必利不良反應少且癥狀輕微,患者耐受性好,不會影響繼續用藥[10]。
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RE,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同時也改善其內鏡治療愈合率,由此提示兩種藥物聯用療效明顯優于單純應用奧美拉唑。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評分相比于治療前明顯降低,治療組患者改善情況更明顯,臨床療效治療組治愈率和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73.33%、96.67%,對照組為46.88%、71.88%,兩組比較差異顯著(χ2=4.50,P<0.05;χ2=5.32,P<0.05);胃鏡下療效治療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76.67%、93.33%,對照組為40.63%、68.75%,具有統計學意義(χ2=8.26,P<0.01;χ2=6.00,P<0.05)。
綜述所述,臨床采用奧美拉唑結合莫沙必利對RE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單純應用奧美拉唑,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且不良反應輕微 ,療效確切,安全性高,可廣泛應用于臨床實踐,作為治療RE的首選治療方式。
[參考文獻]
[1]林矯.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72例臨床觀察[J]. 中國醫藥導報,2010,7(32):55-56.
[2]謝鴻昌.雷貝拉唑聯合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研究[J]. 中國醫藥導報,2013,10(7):97-98,101.
[3]彭禧臣. 聯用奧美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療效觀察[J]. 浙江臨床醫學,2012,14(2):169-170.
[4]王升化. 莫沙必利聯合奧美拉唑治療反流性食管炎20例臨床療效觀察[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1):190-191.
[5]唐建林. 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療效觀察[J]. 中國基層醫藥,2012,19(16):2494-2495.
[6]李淑芹. 200例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臨床效果分析[J]. 醫藥前沿,2013(1):165.
[7]郭生旭. 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療效觀察[J]. 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23):2908-2909.
[8]黃勃. 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65例療效觀察[J]. 吉林醫學,2012,33(21):4540.
[9]張友亮. 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醫藥導刊,2012(9):1646.
[10]葉云輝. 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17):2348-2349.
(收稿日期:2013-11-05)
endprint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均行胃鏡檢查,觀察其胃鏡表現以及臨床癥狀改善程度,對比分析其臨床癥狀如反酸、燒心、胸骨后疼痛等改善情況、臨床和胃鏡下治療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療效評定標準
1.4.1 臨床療效評定 根據患者臨床癥狀進行評分,痊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評分為0分;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改善,不會影響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評分為1分;有效:治療后臨床癥狀有所改善,一般不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評分為2分;無效:患者臨床癥狀一定程度改善或者無變化甚至惡化,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的生活和工作,需要靜休和藥物治療,評分為3分[5]。治療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
1.4.2 內鏡療效評定 參照反流性食管炎診斷以及治療指南內鏡診斷分級標準,0級:正常,可見細胞組織血改變;1級:可見點狀或者條狀發紅、糜爛,未見融合現象;2級:有條狀發紅、糜爛,并見非周全性融合;融合率<75%;3級:可見廣泛地病變,發紅、糜爛、全周性融合或者潰瘍,融合率≥75%。痊愈:患者內鏡分級為0級;有效:患者自覺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病情明顯好轉,減輕至少2級及其以上;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改善,減輕1級;無效:患者自覺臨床癥狀和體征無好轉甚至明顯加重,胃鏡檢查分級未改變[6]。治療總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軟件包對所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標準α=0.05,P< 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癥狀評分
治療前兩組患者燒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等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療程結束后兩組均明顯改善(P<0.05),但治療改善情況更為明顯(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情況(x±s,分)
2.2 臨床療效分析
臨床療效治療組治愈率和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73.33%、96.67%,對照組為46.88%、71.88%,兩組比較差異顯著(χ2=4.50,P<0.05;χ2=5.32,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分析[n(%)]
2.3 內鏡下療效分析
胃鏡下療效治療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76.67%、93.33%,對照組為40.63%、68.75%,比較差異顯著(χ2 =8.26,P<0.01;χ2 =6.00,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胃鏡下療效分析[n(%)]
2.4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兩組患者治療后僅出現輕微腹痛、腹瀉、乏力、頭暈等且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對照組頭暈2例、腹痛2例、腹瀉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63%;治療組腹痛1例,乏力1例,腹瀉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0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 =0.08,P>0.05)。
3 討論
反流性食管炎(RE)是一種臨床常見的上消化道動力障礙性疾病,其病因極為復雜,主要與抗反流屏障、食管黏膜抗腐蝕能力、食管的廓清功能、反流物質的腐蝕程度等有著密切關系,其發病機制主要為食管下段括約肌松弛或者食管括約肌張力低下導致胃內容物反流性進入食管,導致食管的pH明顯下降,進而損傷食管黏膜的防御功能,反流物損傷食管黏膜?;颊叱霈F反酸、燒心、胸骨疼痛等臨床癥狀[7]。近年來,通過監測反流性食管炎發現,反流膽汁的胰酶和非結合膽鹽為其中最主要的攻擊因子,由此,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和食管酸暴露的量、程度以及接觸時間等因素有著密切關系。臨床治療原則為減少胃食管反流,有效地降低反流液的pH,有效增強食管的清除能力以及保護食管黏膜。臨床藥物治療主要為抑酸以及促進胃腸動力恢復,促進胃排空,黏膜保護劑為主[8]。由此,有效恢復患者胃動力,增強食管下段括約肌以及食管運動的促動力藥物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反流性食管炎。
奧美拉唑為一種弱堿性且脂溶性藥物,在酸性環境中極易濃聚,由此,臨床給藥方式為口服,服用后能特異性分布于胃壁細胞的分泌小管和管泡的細胞膜上,同時在酸性環境中可轉化為亞磺酰胺活性形式,隨后通過二硫鍵和胃壁細胞分泌膜中的H+-K+-ATP酶的基結合,此結合不可逆,生成質子泵和亞硫磺胺復合物,進而抑制H+-K+-ATP酶的活性,阻斷胃酸分泌的最后環節,導致胃壁細胞內H+不能轉移到胃腔中,最終抑制胃酸的分泌。抑制胃酸分泌的同時明顯降低食管內反流物質的pH,最大限度降低胃蛋白酶活性,此時胃蛋白酶活性處于最低狀態,真正起到阻止胃酸損害食管黏膜的治療效果。同時還能有效地增加食管下段括約肌的壓力,促進胃腸道和食管的蠕動,有助于清除食管的反流物質,增強其排空度[9]。
莫沙必利是臨床一種新型的胃腸促動力藥,能選擇性興奮胃腸道膽堿能中間神經元以及肌間的神經叢,促進釋放乙酰膽堿,增強胃腸道和食管的蠕動能力和食管括約肌的張力,增強其清除能力。還能增強十二指腸和胃收縮和協調運動,抑制因飽食導致的食管下段括約肌張力下降,進而起到防止膽汁、胃蛋白酶、胃酸反流的作用,同時,莫沙必利不良反應少且癥狀輕微,患者耐受性好,不會影響繼續用藥[10]。
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RE,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同時也改善其內鏡治療愈合率,由此提示兩種藥物聯用療效明顯優于單純應用奧美拉唑。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評分相比于治療前明顯降低,治療組患者改善情況更明顯,臨床療效治療組治愈率和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73.33%、96.67%,對照組為46.88%、71.88%,兩組比較差異顯著(χ2=4.50,P<0.05;χ2=5.32,P<0.05);胃鏡下療效治療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76.67%、93.33%,對照組為40.63%、68.75%,具有統計學意義(χ2=8.26,P<0.01;χ2=6.00,P<0.05)。
綜述所述,臨床采用奧美拉唑結合莫沙必利對RE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單純應用奧美拉唑,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且不良反應輕微 ,療效確切,安全性高,可廣泛應用于臨床實踐,作為治療RE的首選治療方式。
[參考文獻]
[1]林矯.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72例臨床觀察[J]. 中國醫藥導報,2010,7(32):55-56.
[2]謝鴻昌.雷貝拉唑聯合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研究[J]. 中國醫藥導報,2013,10(7):97-98,101.
[3]彭禧臣. 聯用奧美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療效觀察[J]. 浙江臨床醫學,2012,14(2):169-170.
[4]王升化. 莫沙必利聯合奧美拉唑治療反流性食管炎20例臨床療效觀察[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1):190-191.
[5]唐建林. 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療效觀察[J]. 中國基層醫藥,2012,19(16):2494-2495.
[6]李淑芹. 200例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臨床效果分析[J]. 醫藥前沿,2013(1):165.
[7]郭生旭. 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療效觀察[J]. 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23):2908-2909.
[8]黃勃. 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65例療效觀察[J]. 吉林醫學,2012,33(21):4540.
[9]張友亮. 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醫藥導刊,2012(9):1646.
[10]葉云輝. 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17):2348-2349.
(收稿日期:2013-11-05)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