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曉齋
草地好過鵝卵石
◎ 王曉齋

有一種養生觀點,鼓勵人們踩鵝卵石,理由是腳底有很多穴位,對應著五臟六腑,踩鵝卵石相當于按摩腳底,反射到臟腑可以預防多種疾病。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原因恰恰是腳底板上有很多穴位。
了解針灸的人都知道,用銀針治病很有講究。針對某一種具體的疾病,到底應該針刺哪些穴位,每個穴位行針時間多長,該補還是該瀉,都清清楚楚,絕不能亂來。我家家傳針法是治療虛證要補,時間短;治療實證要瀉,時間比較長,通常在一小時左右。就算這些都確定了,也還有行針手法的區別,比如捻轉補瀉、提插補瀉、應隨補瀉等。如果有醫生不清楚這些,給你亂扎一氣,所有穴位上都扎一根針,也不計較行針時間的長短,你會怎么想?你肯定會說這家伙一定是庸醫。不錯。但你踩鵝卵石,不也是讓幾乎每個穴位都受到刺激,而且受到幾乎相同的刺激嗎?這與庸醫下針有何區別?
鵝卵石不能踩了,你可以踩草地。你看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農,他們經常赤腳在田里勞動,很多都是很健康的,原因就是他們經常接地氣,可以從草地上吸取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雞生那么多蛋卻不缺鈣,除了吃小石子補充鈣外,也有經常在草地上走接地氣的原因。我們中國人很講究接地氣——不僅是我們,西方人也重視接地氣。在西方國家,不少人家里都有草地,他們喜歡赤腳走來走去,甚至脫光了躺在草地上曬太陽。我在悉尼就經常赤腳在草地上運動,連割草都是赤腳上陣。赤腳在草地上走,除了我們已經知道的能吸取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外,還能將身體上的正電荷傳給大地——這也是排毒。這一做法還有很多好處,比如有利于足部汗液的分泌和蒸發,增進末梢血液循環,提高抵抗力和耐寒能力,預防感冒和腹瀉等。況且,草地那么軟,踩上去比踩鵝卵石舒服多了。
(摘自《一切疑難雜癥都是紙老虎》 江西科技技術出版社 圖/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