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別銳
(寶雞市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陜西寶雞 721000)
農村信息綜合服務平臺的構建策略分析
陳別銳
(寶雞市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陜西寶雞 721000)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信息綜合服務水平影響著農村整體經濟水平以及文化水平的發展。因此,構件高質量的農村信息綜合服務平臺對于當今我國農村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本文以我國農村基本情況為分析基礎,對農村信息綜合服務平臺中所包含的內容進行了介紹,并提出了農村信息綜合服務平臺構件過程中需要注意的要點,為促進農村信息建設提供必要的幫助。
農村信息綜合服務平臺 構建策略 信息建設
隨著我國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的逐漸深入,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農村的生活質量在此基礎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如今,為了讓農村的區域建設得到更加良性的發展,與當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相協調,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綜合服務平臺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對于農村來說,信息綜合服務平臺的構建主要是圍繞農業發展而展開,以農業生產水平提升為核心目標,以讓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改善為最終目的,從地理、市場、生產科技以及生態建設等多個方面來實現信息綜合服務平臺的構建。
只要對農業發展能夠產生影響的信息,都是信息綜合服務平臺中所涵蓋的服務內容。在農村信息綜合服務平臺上,所涵蓋的信息面非常廣,涉及到地理資源、農業科技、農業市場以及農村生態等多個方面的內容。特別是在農業發展基礎較差的地區,為了實現經濟水平的飛速提升,需要從這幾個方面全面入手,在更短的時間內讓區域內的經濟發展水平得到提高。而從這幾方面入手進行分析,農村信息綜合服務平臺所包含的內容具體包括了以下幾點:
地理資源是決定當地農業能否得到良好發展的關鍵因素,特別是在農業科技沒有得到飛速發展的時代,農業經濟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都需依賴地理資源的支持。地理資源所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最為常見的包括了當地的地形條件、地質條件、氣候條件以及農業資源等等。這些地理資源信息每一項都會對農業的生產造成十分深遠的影響,比如說農作物在生長時需要依靠土壤、養分,就需要地質條件適合;需要光照、溫度以及水分,就需要氣候條件適合;在確定當地的主要農作物時,則需要考慮到農業資源方面的信息。另外,對地理資源信息的深入了解,也可以為旱災、水災、蟲災等農業災害的發生提供預防依據,是實現農業生產機制順利建立的基礎。
農業科技信息是促進農業發展的主體,對農業生產所起到的影響最為顯著。在當今我國的農村背景條件下,農業科技信息包含了硬件科技以及軟件科技兩個方向。硬件科技主要是指當今的農業機械設備,包括了播種機、灌溉設施以及收割機。另外,農作物品種的研發也是硬件科技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高質量的農作物品種能夠帶來單位面積上產量的飛躍式提升。而軟件科技則是指農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對農業生產的技術水平,當今我國的許多農民,都具有較為深厚的傳統農業生產經驗,但現代科技背景下的農業生產知識卻較為缺乏,對農民科技技術水平的提高也是農業科技信息方面的重要內容。
隨著農業科技的發展,農業市場環境相比于以前也有了很大的變化,需要完善的信息服務平臺,才能夠讓農民對農業市場信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比如說農作物種子、肥料、農藥以及農業生產器具的采購就需要考慮到農業市場環境,盡量控制農業生產的成本。另外,農作物的外銷也需要依賴于完善的市場信息,許多農村地區的農作物質量較好,但卻沒有全面的市場信息,造成了農產品的滯銷。
在當今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影響下,農業生態在農業生產中的地位越來越高,生態農業是當今以及未來發展的主要模式。同時,對農業生態信息的了解,也可以對當地農耕環境的惡化提供良好的改善基礎,讓當地地質、氣候條件能夠向著有利于農業生產的方向轉變。
通過上文的分析,了解到農村信息綜合服務平臺主要包括了地理資源、農業科技、農業市場以及農業生態等四個方面的內容,對這四個方面的內容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可以得出一個全面的農業信息系統。而要構件農村信息綜合服務平臺,在將這類信息內容涵蓋到服務平臺的同時,還要讓農民能夠充分利用這類信息,將其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就需要注意以下的構建策略要點:
(1)確保信息的可靠性。農村信息綜合服務平臺中的各類信息的來源渠道非常多樣,在信息的完整性與可靠性之間往往不能夠完全兼顧。在這種情況下,構建信息綜合服務平臺時,首先需要考慮到信息的可靠性,使用能夠穩定運行的信息服務軟件,在確保了信息的可信度之后,再擴大信息量,這樣可以提升服務平臺的整體信息質量。
(2)完善公眾信息服務。在確保了信息可信度的基礎上,在構建服務平臺的過程中,最為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完善農村相關公眾信息的內容,讓公眾信息服務平臺形成一個高質量的體系。比如說農業科技信息、農業市場動態以及農村周邊環境新聞等等,都是在公眾信息服務系統的構建過程中需要考慮到的。
(3)確保農業生產信息的規范性。歷年來的農業生產信息,可以作為對當地農業發展的總結,同時也可以對農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讓農業發展中的問題得到及時的解決。因此,對農業生產新的管理要具有一定的規范性,以縣、鄉、村為結構體系,將農業生產的數據進行歸類整理。這類信息可以選擇性地進行公布,方便人們在需要的時候查詢。
農村信息綜合服務平臺的構建是當今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核心內容,對農村的農業經濟生產水平提高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通過對地理資源、農業科技、農業市場以及農業生態信息的整理,建立在信息可靠性、完善性以及規范性的策略要點上,可以構建起高質量的農村信息綜合服務平臺。
[1]高萬林,張港紅,李楨等.關于農業信息化與農村信息化關系的探討[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1):466-470.
[2]蔡志堅.農村信息化背景下農戶技術接受模型及實證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27(21):52-55.
[3]李習文.健全西部民族地區農村信息化發展模式的思考[J].寧夏社會科學,2010,(5):143-146.
[4]盧俞,孫惠合,苗開超等.新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平臺總體設計[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19):11914-1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