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桂平
(黑龍江省無線電監測站,黑龍江哈爾濱 150001)
光纜自動監測系統的設計策略
董桂平
(黑龍江省無線電監測站,黑龍江哈爾濱 150001)
光纜線路是光纖通信不可分割的部分,但由于其本身的及外在的因素。需要建立一個在線自動監測光纜傳輸性能的監測系統。在介紹一種光纜監測系統的硬件構成及基本功能的同時給出一個檢測的具體實例。隨著光纖通信的迅速發展,對光纜監測技術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入。光纜自動監測對光纜的實時監控和自動測試,對傳輸網絡相關的資源進行全面的管理。本文根據光纜維護對光纜監測系統進行的說明,闡述了了光纜自動監測系統的設計方案。
光纖監測設計
隨著光纜網絡的規模迅速擴大,提高網絡運營效益需要及時掌握網絡的運行狀況,可以縮短障礙維修歷時。光纜從施工到維護,需要先進的檢測技術對數據進行保存和處理,實現業務流程管理更高層次的要求和趨勢。在線監測系統的安全設置主要手段是數據庫數據的備份和保存,采用磁盤陣列等設備來提高系統的容錯能力,可以減少由于介質故障帶來的損失。
光纜線路自動監測系統是有效壓縮全阻障礙歷時和及時發現光纜線路隱患的重要技術手段。它利用光纖通信測量等技術,對光纜線路進行自動、實時監控和測試。建立OAMS系統的必要性,傳輸監測設備或監測單元。維護部門根據得知的光纜線路傳輸性能劣化情況采取相應的維護措施,通常光纜系統的障礙搶修時候光纖通道總衰減增大,這樣就可以在其值可以容許時,改善其傳輸性能,線路維護可以有效保證高速、寬帶、大容量光纜傳輸網絡的暢通,被動地掌握光纜傳輸特性的變網優質、高效、安全、穩定地運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1)手工監測。光源和光功率計是日常光纜線路測試中常用的測試儀表,向光纜線路發送功率穩定的光信號,用光源發送的光功率值減去光功率計的實際接收功率,結合被測線路的實際長度,判定被測試線路是否存在衰減過大的問題。
(2)電纜絕緣監測。信號電纜必須對電纜芯線的絕緣性能進行測試。按照繼電器多級選路網絡和互切電路將每條電纜芯線順序,監測電源線是否破損和漏電。
(3)光纜電測系統的測試方式。在線監測:采用與光傳輸設備工作波長不同的測試光進行測試,通過波分復用技術,對被在用光纖的運行狀況進行監測;備纖監測:對被監測光纜線路中的運行狀況進行監測。跨段監測:通過對一個光纜段以上的光纜線路進行遠程的在線或備纖監測,將現代網絡通信和光纖測量技術融合在一起,同時,利用GIS系統對光纜中光纖的傳輸衰耗特性變化及光纖阻斷故障等情況,進行全過程的在線的監測。
(4)開關量監測。實時記錄控制臺盤面上進路和主要設備的信息,并對進路跟蹤和故障診斷提供原始數據。對電源屏電壓主要進行輸入、兩路電源及一路瞬間斷相序監測。
(5)光功率監測。在系統的應用中,分光器的輸出端的光功率由于極化會引起波動。所以要適當增大分光比到,隨時直接接收光功率值,進行光纖傳輸質量測試、故障定位與診斷。測試方式有以下三種;點名測試:監測站選擇并遙控某MS對某被監測光纜線路中某被監測光纖進行即時測試。找出該告警位所對應的測試光路,完成自動啟動光路的測試。
(1)需求原則。軟件總體系統要面向電信公司光纜線路維護部門,利用監測系統能自動觸發對故障光纜的OTDR測試,采用基于MicrosoftWindows風格的圖形化用戶操作界面,界面要求友好,操作方便。
(2)光纜自動監測系統的優化設計策略。光纜功率監測系統的應用啟動OTDR和光開關都是有機械磨損和熱損的,這種光纜自動監測系統取代了傳統的測試方式。監測系統對所有光路進行周期測試的工作模式。延長光開關壽命就要盡量減少OTDR測試次數,針對性地啟動OTDR對可能發生故障的光纜進行測試。光纖進行光功率監測可以有效預測出可能發生故障的光纜。利用光功率監測器件對在線光纖的光功率的變化值進行采集監。對光傳輸網上的每套傳輸系統采用多串口卡的級聯連接,還需要配置多用戶卡用于光功率采集。對所控制的所有采集點進行光功率采集,然后與各采集點的光功率參考值進行分析。以多段光纜的多對光纖相串接而連接起來的。當發生采集點光功率告警事件后,通過數據庫中存儲的光路路由表,對于大規模的光纜網絡,采用集中的數據庫系統及監測中心服務器結構,對所控制的所有采集點進行光功率采集,在全系統范圍內找到覆蓋這個光纜段集合的最小光路集合,根據測試指令分別進行測試。
在運用光纜網線路自動監測系統,有效實施對光纜網絡的實時在線監測。作為光纜管理網絡的復雜性和系統的完整性,光纜網線路監測系統已經成為光纜通信系統的一部分,沒有監測管理網絡的光纜系統是不完整的。 隨著光通信技術的不斷進步,光纖通信網絡的發展將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的性能。通常把對設備的監測管理和對線路的監測管理結合起來,形成統一的光纖監測管理系統,同時對對測試結果進行評估,最后由系統向用戶作出光纖劣化趨勢報告和提出維護可行性方案。有效地對光纜線路網實施監控與管理,準確地使光纜線路監測與管理系統成為一個整體,推進光纜自動監測系統本身局限的突破。
[1]于慶波.光纖網絡實時監測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2]鄭明亮.光纜在線監測技術的研究與應用[D].吉林大學,2007年.
[3]褚文建.光纜自動監測技術在光纖通信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4]曹俊忠,鮑振武,張國柱.光纜線路自動監測相關問題的探討[J].光纖與電纜及其應用技術,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