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之東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河南鄭州 450000)
基于中國水電施工企業設備管理現狀的探討
葛之東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河南鄭州 450000)
目前中國企業的設備管理還是以故障維修為主,大部分時間忙于應對設備故障,而不能對設備事前會產生的問題提前預防。事后維修成為阻礙企業不斷提高生產能力的瓶頸。同樣,也成為中國企業深化設備管理的最大障礙。筆者結合既往工作經歷與經驗,就水電施工企業設備管理的現狀進行相關探討,并提出相應的解決之道。
水電施工 設備管理 維護
設備是企業生產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企業固定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企業完成產值實現利潤的重要手段。因此,設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國后,我國的設備管理經歷了三個階段:經驗管理階段、科學管理階段、現代設備管理階段。
設備管理現代化是為了適應現代生產力的需要而提出的,它按照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規律,要求積極應用科學技術成果,對設備有效地進行綜合管理;充分發揮設備管理體制,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創造最佳經濟效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企業擁有的設備的多少和設備的技術先進程度是企業生產能力的重要體現。所以,企業管好設備就是保護生產力。
水利水電建設施工企業,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在機械設備管理方面作了大量的調研,制定過比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辦法,有激勵措施和嚴厲處罰手段,并能經常深入基層監督指導,既有要求,又有期望,在實踐工作中適時不斷更新完善,以求達到最佳效果。先后采用過計劃性集中管理,機械設備劃撥給下級單位(項目工程)使用管理,集中管理有償使用,機械設備租賃使用等多種模式的管理形式。
計劃性集中管理是將機械設備按類別成立相應的設備使用管理單位,設備的管、用、修都由這些單位自己負責,根據生產的需要,由施工企業統一調動相應的設備擁有單位參建,這種管理模式為計劃指令式。這種模式適用于計劃經濟時期,特大型并且由一個施工企業獨立完成的以及相對穩定、建設期較長的水電建設工程。它存在著基礎建設重復,機構重疊,人員繁多等缺陷;但對機械設備的管理、使用、修理和延長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以及減少機械事故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涌現出安全行駛百萬公里的車輛,設備的大修期延長的探索,降低耗能的技術能手,技術革新的能手等。
機械設備劃撥給下級單位使用管理是由施工企業管理帳物,機械設備調撥給下級單位項目工程使用,由使用單位進行實物管理,負責機械設備的使用、維護、保養、修理,這種管理模式適用于施工企業的下級單位項目工程獨立承擔著比較大的且工期較長的工程項目,項目工程設備使用單位可根據自己的生產需要合理調整機械設備的使用和修理,定機定員,培養機械設備操作手、維修工等。項目工程設備使用單位自己探索如何降低機械設備的運行成本,提高機械設備的生產效率,增加單位的經濟效益。但這種管理模式形成了各自為政的局面,造成資源浪費,項目工程設備使用單位長期強行占有施工企業資源或使設備資源閑置,施工企業內其他單位還需重新配置機械設備,形成施工企業機械設備資源閑置較多,利用率偏低,浪費較大,經濟效益偏低。
機械設備集中管理,有償使用的管理模式是普遍適應于現代企業設備管理模式。施工企業內的所有機械設備統由施工企業集中管理,項目工程機械設備需用單位申請有償使用,施工企業根據需用單位的申請進行配置,項目工程機械設備使用單位用完后及時申請退還。這種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施工企業內現有的設備資源,減少設備閑置,減少設備重復購置,提高設備的整體利用率。施工企業根據生產條件和環境及生產強度,適時進行機械設備技術、性能更新,淘汰安全性差、耗能高、效率低、技術性能嚴重落后,且國內外已不生產、零部件市場已無供應的落后機械設備,更新生產效率高、技術性能先進、能耗低的機械設備進行補充,提高施工企業經濟效益和發展后勁。也使項目工程機械設備使用單位提高機械設備的利用率,降低機械設備使用和管理費用,提高經濟效益,同時減少對施工企業機械設備資源的占有,使施工企業能充分盤活閑置資源。但項目工程機械設備使用單位,必須要自己配備相應的設備管理人員及技術水平較好、責任心較強的操作手和維修工等。由于各項目工程機械設備使用單位管理水平高低、領導官本位主義的存在和作業員工的素質及技術水平存在差異,這種管理模式也得到了不同的效果。有的單位只管使用,疏于設備養護和維修,用壞了就不管了,能賴就賴,能耗就耗,所有的理由都是以生產為主,沒時間也沒有錢進行保養和維修,等有時間了又不想花錢修理,認為這是施工企業的設備,應該由施工企業負責維護及維修。更有一些單位認為,“用企業的設備太麻煩,不如使用私人的,費用是高了些,不用操心”。由于種種原因,這種現象沒得到有效的制止,致使大家都向這種事態發展,最后使施工企業設備管理變了樣,大量設備閑置,損壞嚴重,直接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機械設備租賃使用模式具有把融資和融物結合起來的特點,施工所需設備只需付少量租金,即可解決生產急需,減少了一次性設備大量投資,是施工企業或項目工程取得設備進行生產經營的一個重要手段。水電施工企業的根據自己的設備管理情況,本著“先調劑,后租賃”的原則,先將企業內部的閑置設備充分利用,不足部分和缺口設備,通過租賃市場租用。一些企業或項目工程在簽定機械設備租賃合同時不嚴格審查,不明確雙方的責任,對設備租用前的技術狀況在合同里不說明,對設備大修費用的承擔及合同期滿設備的退回費用不予以說明,急于趕工期、搶進度而不注重租賃設備的管理,經常因合同造成糾紛,給企業或項目工程帶來不應有的損失。租賃設備進場后又疏于嚴格管理,人情大于制度,親情大于合同,甚至因租賃設備造成停產、停工、增加租費等現象。不但影響了施工生產,增加了施工成本,還給企業聲譽造成不良影響。
水電施工企業的施工范圍從原來的主要是水利水電施工轉向以水利水電施工為主,同時向公路、機場、港口、市政、工民建等施工領域擴展,施工企業也從原來的主要是由一個企業獨立完成一個大型工程施工轉向項目法施工,即同一工程可能有多個水電施工企業或其它施工單位施工。
水利水電施工企業的上述施工特點,決定了其施工設備具有以下特點:品種多,數量大。
水電工程施工機械設備主要由基礎開挖及運輸設備、砂石料加工及運輸設備、混凝土生產系統設備、混凝土輸送系統設備及倉面碾壓振搗設備等組成。
基礎開挖及運輸設備有高風壓鉆機、空壓機、挖掘機(反鏟)、裝載機、自卸運輸車輛等;砂石料加工及運輸設備有:移動式破碎站、顎式破碎機、反擊式破碎機、液壓旋回破碎機(圓錐破碎機)、立軸沖擊式破碎機、放礦機、洗石機、篩分機、石粉回收設備及膠帶機等;混凝土生產系統有拌和系統和制冷系統兩大類設備組成:拌和系統有強制式攪拌機或自落式攪拌機、螺旋輸送機及稱量設備等,制冷系統有螺桿式制冷壓縮機、冷風機、冷水機組、片冰機等。混凝土輸送設備主要為大型垂直起重設備和帶式輸送機,如塔(頂)帶機、門機、輻射式纜機、胎帶機等。倉面施工設備有振動碾、振搗機、平倉機等。
按采購來源劃分既有業主采購設備,也有施工單位自帶設備和租賃設備。機械設備使用管理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施工企業應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機械設備專業隊伍和一套先進、高效的施工機械設備管理制度和辦法,發揮施工機械設備最大工作效率,降低機械設備管理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將是施工機械設備管理工作的關鍵所在。
由于水利水電建設施工完全是露天作業,塵土、噪聲、風吹、日曬、下雨等自然災害的不斷侵蝕,機械設備在土里、水里長期使用,需要人員良好的養護,但由于人員的短缺和技術水平的低下,一是無人保養;二是不懂得如何保養;三是無時間保養。造成機械設備在“正當年,卻出現病入膏肓”的早期磨損和損壞,不斷縮短了機械設備正常的使用壽命,還造成企業的成本加大。水電施工處于偏遠山區,現場維修場所簡陋,灰塵大,不利于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甚至,有些單位沒有維修場所。上述客觀情況,造成施工現場作業環境惡劣、維修條件差。
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目前全部采用招投標制和項目經理制。項目法施工具有一次性的特點,成立項目時,從各部門調入相關人員,從其它項目調入施工所需的機械設備,隨著施工結束,項目組也隨之解散。這一特點也決定了項目設備管理中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機械設備不配套或配套不全,設備陳舊等。目前,在實行的項目法施工中,設備的管理體制是企業設備處、工程項目部和施工隊的“三級管理制”。由于施工現場點多線長,處級設備管理人員力量不足,對所有配屬設備無力監控,項目部的管理作為中間環節,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在這種管理體制中,項目部的設備管理人員隸屬于項目部,接受雙重領導,設備管理部門和基層單位之間只局限于業務上的聯系,因受多種因素制約,使設備管理力度不強,相關規章制度得不到落實,工作效率極低。因此在企業內部存在委外修理和自己維修并存的維修態勢,即不利于企業維修人員的培養,甚至造成專業維修人員的流失,同時委外修理的監管也存在一定的難度。加之項目部在工程施工中,所追求的是工程質量、進度與效益,對機械設備的使用自然是費用越低越好,為了搶工期、趕進度,只是拼命使用機械設備,而忽略了機械設備的保養維護,這種“重使用、輕保養”直接導致了機械設備技術狀況差,縮短了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
水電施工企業因為工程轉移頻繁,造成機械設備安拆、轉移、運輸頻繁,設備管理、操作和維修人員分散、流動性增大,機械設備管理復雜。
水電工程施工機械設備在運輸、倉儲、安裝、調試和生產運行過程中因牽涉單位多,設備管理機構多,各單位之間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利益上的矛盾。由于這些施工機械設備均為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關鍵設備,具有施工強度大、群機工作環境復雜、機械設備備用系數低等特點。通常這些機械設備在施工過程中呈立體交錯布置,彼此的工作范圍多有重疊現象,如果疏忽管理,將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故,輕則造成機械設備損傷,重則造成機械設備或其部件報廢,甚至造成人員傷亡。
全員生產維修(TPM)是日本企會在美國生產維修基礎上,吸收了英國綜合工程學、美國后勤學、我國鞍鋼工作方法中的群眾路線的做法而提出的現場設備管理模式。這一設備管理模式從20世紀70年代誕生迄今已在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成為提高企業運行效率的利器。
多年的實踐經驗表明TPM不是一個孤立的系統,它必須與企業整體運?系統相匹配。TPM概括起來講就是全效率、全系統、全員參加,而全員參加是實施TPM的基礎,是TPM管理理念的精髓所在,是實施TPM的切入點和重心。
水電施工企業設備管理在推行TPM過程中,中國企業文化和日本企業文化、歐美企業文化之間的沖突,中國企業管理思想理念和日本、歐美企業管理思想理念的差別,中國企業生產力水平、科技水平和日本、歐美企業生產力水平、科技水平的差別,中國企業設備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人的素質、技能與日本、歐美企業設備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人的素質、技能的差別,國內水電施工企業經營生產模式和其它企業經營生產模式的差別,水電施工企業設備管理和其它管理的差別,以及水電施工企業設備管理的特點,尋找出一套適合自身的工作方法和方式,以消除上述差別對推行T PM造成的阻礙,是TPM推廣應用過程中重點研究的問題。
根據現代企業的發展的需要,傳統的單純依靠設夗維修部門來做好設備管理工作,已很難適應企業實際發展的需要。以設備綜合效率為目標,以設備的時間、空間全系統為載體,全體人員參與為基礎的全員生產維修體制的發展,解決了上述問題。在水電施工企業引入TPM設備管理模式,適應現代設備管理的發展趨勢。
隨著科技進步和自動化的快速發展,高精尖設備、自動化生產線、柔性生產設備等已廣泛應用于企業,傳統的單純依靠設備維修部門來做好設備管理工作,已很難適應企業實際發展的需要。如何提高設備綜合利用率,減少各種故障損失成為企業改喆經鐥效益,增強競之實力所關注的問題。以設備綜合效率為目標,以設備的時間、空間全系統為載體,全體人員參與為基礎的全員生亷維修體制的發展,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有益的幫助。
[1]葛永康,余綏之.設備管理工程.機械工業出版社,50-55.1986年.
[2]中島清一(日).TPM入門.機械工業出版社,1-20.1985年.
葛之東(1969.09-),男,高級工程師職稱,大學本科學歷,目前主要從事于地鐵盾構施工、設備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