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韜
(韶關發電廠,廣東韶關 512132)
淺談火力發電廠氨站的安全監督管理
朱志韜
(韶關發電廠,廣東韶關 512132)
在火力發電廠的脫銷體系中液氨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應用廣泛,液氨自身的危險特點也不容忽視,本文介紹液氨的接卸、針對脫硝氨站的安全管理,對氨站漏氨問題的應急處理和其它相關的安全規定,期望對氨站的管理人員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借鑒。
火力發電廠 氨站 安全管理
“十二五”期間,國家對污染減排的考核范圍又增加一項新的內容:氮氧化物的約束指標。以前的火電廠煙氣脫硫是國家控制其排放污染物的重點內容,但近幾年來隨著環保工作的不斷深入及提高,煙氣脫硝已經成為當下環保工作的重點之一。不少火電廠都對煙氣脫硝的設備和工藝進行了升級、改造及建設。在多種脫硝工藝中,有一種叫選擇性催化還原法,其運用氨作為還原劑,因氨的成本及脫硝效果效好,在行業中被廣泛應用。液氨的特點是強腐蝕性、有毒、強揮發性、容易爆炸等,一旦泄露會給人們帶來嚴重傷害,液氨每個單元的存儲量超過10噸時就成為一個重大危險源,而一臺六百兆瓦機組的脫硝效率達到50%時,耗費液氨為260千克每小時,在發電廠的液氨存儲地氨站液氨存儲量往往比10噸要多出好幾倍,所以加強對氨站的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電廠人員要做好液氨的接卸工作就要經過嚴格的培訓與考核,拿到合格證或資格證才能上崗。接卸人員要熟練接卸流程、熟悉液氨的危險特點,液氨槽車到了后,接卸人員要檢查運輸人員有沒有忘記帶資格證,如果資格證不完整或有問題需拒絕接卸。在接卸前接卸人員要按照制定好的《安全交底單》給運輸人員做好交底工作。該交底單一式兩份,交底完后雙方都要簽名并各留一份。對于第一次運輸液氨的人員,安全交底環節是必須要嚴格執行的;對于運輸液氨經驗豐富的老員工每月最少要有一次安全交底工作。在把氨氣卸下來時,雙方人員都要戴防護手套、專門眼鏡和防氨氣傷害的專門口罩或者是防毒面具。在卸車的整個過程中,作業范圍內空氣中的氨濃度要不斷測試并確保它的濃度不超過30毫克每立方米,如果高于該濃度時要馬上停止卸車,查找泄漏氨氣的地方經過妥善解決后才能繼續卸車。當槽車上的液位顯示0時,要使卸氨氣的壓縮機停下來,然后馬上關閉氣、液相互轉化的截止閥,接卸人員要使用氮氣對接卸管道實施置換。完工后運輸人員斷開連接軟管和接地線,然后需要接卸人員進行確認,確認完后槽車才能離開。
對于液氨的儲罐和設備在設計安裝時要有安全規范,使滿足氨氣在運輸過程中的需要,運行中的管理工作,氨氣儲存區的值班人員要按時對整個儲存區進行巡回檢查,主要是檢查漏氨問題;對氨氣儲存區及周圍空氣中氨氣的濃度要定期測量,使氨氣濃度不能超過35體積濃度;對于氨氣設備的維護,氨氣儲存區要留有寬度合適的操作面與緊急疏散通道;儲罐區的避雷裝置要在雷雨季節來臨之前要嚴格檢查一次,對避雷裝置和檢查過程建立一份檔案;所有的接地設備、液位計、壓力表、安全閥、消防噴淋用的報警和聯鎖保護系統要定期進行檢查、校驗,并對這些設備與過程建立檔案,確保它們在運行上的可靠性。
對于氨區系統檢修工作要按工作票制度履行有關的手續,如果其中有動火作業要辦理動火工作票才能開始操作。在對氨氣系統開始檢修前要用氮氣進行置換,合格后再泄壓然后才能開始操作,對于檢修設備和沖氨氣設備要用盲板把它們隔離開并確保盲板的可靠性。檢測檢修區及周圍的氨氣濃度并使該濃度不能超過35體積濃度,在工作間斷后再重新開工時都要測量一次氨氣濃度,符合標準后才能開始操作。檢修區要進行良好的通風,進入設備內部對其維修時,除了用氮氣對設備與管道實施吹掃外,還要使設備內部的氧氣濃度在18-21%范圍內。在檢修氨氣系統的過程中一定要配備防爆工具,絕對不能帶壓操作法蘭等其他設備。如果液氨發生泄漏,要采取有效的施救與搶救方法,防止發生人身傷亡與環境污染及其擴大。
一般情況下氨站在火電廠中要獨立設置,并采用敞開式的布置方法,還要設置較好的保溫層與遮陽棚,對于液氨的主要設備都要設置泄壓安全閥,液氨儲槽口必須安裝逆止閥與緊急關斷閥,它的周圍還要放置危險性警告牌。對于防爆報警系統,要把它設計為能夠獨立檢測和控制空氣中的氨含量,還要接入主線路報警系統。氨站最容易發生的事故就是液氨泄漏,所以要確保其儲存與供給系統的嚴密性必須達到標準要求,在平常的維護管理中預防氨氣泄漏、氨氣與空氣混合達到一定濃度是重點部分。所以氨站要設置覆蓋整個氨站的自動噴淋系統,該系統要按照有關《滅火系統規范》來設計,持續噴霧時間至少要在6小時以上。如果儲氨槽的溫度超過安全值,就需要馬上冷卻所以可以在其頂部安裝一套專門的水噴淋冷卻設備,超過安全值時它會自動開啟對罐體進行噴淋。
處理氨站的泄漏要遵循原則是:先救人再救物,先阻止擴散再消除和解決。氨站發生泄漏時要根據檢測器顯示的空氣中氨含量來處理,并且馬上關停相關設備和啟動噴淋設備。如果發生火災或爆炸事故,先打消防電話報警,立即斷開氨站所有電源,為防止火勢蔓延要要組織人員滅火,如果有人受傷要快速搶救或送往醫院。消防人員要全身穿上防火防毒的裝備,先從上風向開始滅火,如果效果不大就要向儲罐噴冷水把它冷卻下來,然后把它拉倒空曠處,滅火劑可以使用抗溶性泡沫或二氧化碳。此外,當液氨濺到衣服或皮膚上時,應該立即用水沖洗,并馬上脫去衣服;如有條件也可使用2%的硼酸液沖洗皮膚,然后到醫院治療。
如果在液氨的儲存、運輸及使用的過程中出現意外,將造成重大的環境污染事故或人身傷亡事故。還記得在2013年全國因為使用不當等原因發生了不少液氨泄漏事故,如:6月3日,吉林省德惠市寶源豐禽業有限公司主廠房發生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共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傷;8月31日,上海翁牌冷藏實業有限公司發生氨泄漏事故,造成15人死亡,25人受傷;11月11日,烏魯木齊市迎賓北一路,新疆八鋼鋼結構有限責任公司一車間發生液氨爆炸,當場導致5人死亡7人受傷,其中1名傷者在送往醫院后死亡;11月28日,山東省乳山合和食品有限公司發生液氨泄漏,奪去7條生命;2013年6月吉林寶源豐發生了一起液氨爆炸事故,121人死亡。血的教訓,發人深省,基于液氨的高危險性,如何對危險性較高的化學品進行危險源辨識,如何能更好的加強對液氨的安全監督管理,是火電廠所有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一個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1]徐宏武,張寶明.1000MW機組脫硝氨站的安全管理[J].電力安全技術,2012,14(11):17-22.
[2]張曦.火力發電廠安全評價及安全管理[D].安徽省:安徽理工大學,2012.
[3]王巧梅.火力發電廠的本質安全管理[J].管理世界,2013(9):86-88.
[4]黃貴臣.火力發電廠脫硫技改工程建設安全管理研究[D].北京市:華北電力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