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芳
(遼河油田錦州采油廠熱注作業二區,遼寧錦州 121209)
淺析石油企業質量管理之“以人文本”
趙曉芳
(遼河油田錦州采油廠熱注作業二區,遼寧錦州 121209)
質量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先進的質量文化是生產優質品牌產品、塑造企業名牌的重要支撐和保證,是建設有鮮明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的重要切入點和著力點,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然而,“以人為本”是建設質量文化的基石,本文從石油企業質量管理的基礎、保證、關鍵和舉措四個方面來分析“以人為本”的質量管理理念。
石油企業 質量管理 以人為本 提高全員素質
近年來,石油產品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產品質量問題還依然存在。縱觀世界各石油行業,搞質量的規律大同小異,但是成效差異很大,其中的奧妙和關鍵就在于是否建立了先進的質量文化。所謂質量文化,就是經過企業長期努力倡導、逐步形成并為企業全體職工共同奉行的一種質量理念。它不僅對企業的產品質量、經營質量和服務質量有著直接影響,而且對企業的環境質量以及方方面面的工作質量都產生連鎖反應。
然而,質量文化建設的根基是“以人為本”的思想。“以人為本”的質量管理具有下列幾個特點:
(1)在企業質量管理過程中以人為中心和出發點;
(2)圍繞著激發和調動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來開展;(3)致力于人與企業的共同發展。
“以人為本”的質量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提高石油企業知識生產力的重要條件。石油企業的知識生產力指企業利用其知識資源創造財富的能力,是建立企業中人與其他要素良好關系的必要條件,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基石。
“以人為本”注重挖掘每個員工的潛力,發揮團隊精神,提倡創新精神。企業的主題是員工,企業的希望在于企業對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于員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成功的企業離不開員工的分工協作,建立良好的團隊才能夠凝聚企業的整體力量。因此,實施提升員工素質工程就顯得尤為重要。
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寶貴的決定性因素,一切其他的物質資料,包括設備、儀器、材料等,都要被人所掌握和應用,才能發揮其作用。從這種意義上說,人力資源是最本源的資源,人員的質量是企業的基礎力量,人員的質量管理是全面質量管理的重心。石油企業強調“全員參與”的管理,突出“以人為中心”的管理,就是從人在質量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出發,立足于“人的質量是產品質量的基礎”這個基本點,尋求對人的成功管理途徑。因此,石油企業必須抓好質量教育,增強全員素質,才能提高石油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
近年來我國石油企業成功實施戰略性改組,實現了上下游、內外貿、產銷一體化。在這個一體化的系統工程中,開發設計是把用戶的實用性需求轉化為產品具體技術規范的復雜過程,領導與工程技術人員素質是保證產品適銷對路及質量水平的關鍵環節。生產技術準備是銜接設計質量的中間環節,為符合設計要求創造先決條件,取決于管理層的素質保證。采購供應是形成產品質量的物質保證手段,決定于采購、生產協作有關人員的素質保證程度。生產制造是形成符合性質量的過程,即是管理者,更是操作者的素質對產品質量發揮影響作用的過程。
要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必然要求高質量的人員素質。當前質量工作不盡人意,離“高科技”要求相距甚遠,主要是由于管理隊伍素質不高,大多憑以往的老經驗管理,致使技術水平的落后掩蓋了管理水平的更落后。要想提高質量,不光要靠技術進步與管理進步兩個輪子同步運行,更要靠連接兩個輪子的車軸——人的駕駛。
鑒于以上幾點提升員工素質的重要性,石油企業應結合實際,采取以下措施來強化石油企業質量管理:
(1)提升員工質量意識應從決策層人員開始。有句俗語叫“上梁不正下梁歪”,上層領導具備高素質,才能將其對下屬員工的引導和培訓落到實處。企業高層經營者必須加強自身質量學習,不但要具有“懂生產技術、會經營管理”的綜合素質,而且要牢固樹立強烈的質量觀念和敢為人先的質量競爭意識,對產品進行超前謀利策劃,勇擔市場風險,從事好“質量經營”,使整個經營活動突出以質量為中心。
(2)進行質量教育和培訓,提升全員整體素質。提高全員整體素質是提高質量管理水平的內在動力,以人的素質升級帶動產品質量的升級。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報紙等宣傳媒介,宣傳質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持續不斷開展職工技術培訓、崗位教育、技能競賽、技術革新、合理化建議、QC小組等活動,提高一線員工技術水平。鼓勵員工就自己的研究或工作項目在公司內進行發布等,提升石油企業全員質量意識及整體素質。
(3)完善用人機制,為優秀人才搭建成才平臺。石油企業應采取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等方式留住人才,防止人才流失和浪費,建立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用人機制,使廣大科技人員自覺樹立“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的觀念,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質量管理中得到充分體現。另外,石油企業在管理上要嚴格、規范、精細化,為人才構筑施展抱負的平臺,健全學習培訓機制,為其搭建自我加壓、自強素質、不斷提高業務技能的橋梁,充分激發敬業激情,并努力營造出用才、愛才、惜才的良好氛圍。
(4)落實“機構、組織、人員”,加強硬件建設。石油企業要加強質量技術監督組織機構建設,在當前石油企業的體制改革中,對質量技術監督檢測機構只能加強,不能削減。不論是生產主業單位還是輔助生產單位,都要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網絡,把質量管理列入日常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做到質量技術檢測“機構、組織、人員”三落實。
此外,還要加強質量管理的硬件建設,在人力、物力、財力上對質量技術檢測機構給予必要的支持投入,創造良好的質量監測環境,引進先進的質量檢測設備,完善計量檢測手段。
總之,以質求生,以質求勝,質量是一個永恒不變的主題。21世紀是質量世紀,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業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和廣闊的市場空間。以質取勝,走質量效益型道路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選擇。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站在管理的制高點,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持續改進,努力塑造良好的企業質量文化,才能使企業處于競爭的優勢,不斷發展壯大。
[1]郝夕軍,劉玉科.《石油企業質量管理的探索》.中國西部科技,2010.7.
[2]陳維忠,王海濤.《淺析石油企業一體化管理體系》.石油工業質量學術論壇,2009.9.
[3]邢文英.《全面質量管理:回顧與思考》.石油工業技術監督,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