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開云
(四川省清源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72)
西部地區能源產業集群發展戰略研究
賀開云
(四川省清源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72)
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能源與資源都十分豐富的國家,尤其是我國西部地區的能源儲量十分富集,對有效的保障我國的能源安全具有重大的意義。但是,由于我國的西部地區發展較為緩慢、能源的利用效率不高,并且沒有形成相應的產業發展集群,使得我國西部地區的能源存在著較為嚴重的浪費現象。針對這種情況,我國必須要努力做好對西部地區能源產業的集群發展戰略研究,以幫助西部地區建設起健全的能源產業發展體系、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發展好西部地區的優勢能源產業。
西部地區 能源產業 集群發展戰略 研究
能源作為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必要基礎,是推動社會經濟得以發展的重要條件。我國的西部地區不僅面積廣大,而且資源和能源儲藏量都十分豐富,在我國能源戰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國西部地區中儲量較為豐富的資源能源不僅有石油、天然氣、煤炭,還有水能、風能、太陽能等,這些豐富的資源能源為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動力,保護著我國的能源安全。然而,由于我國的西部地區開發較晚,經濟發展較慢,對科學技術的運用不夠好,因此沒能夠使資源能源產業在發展中形成集群,因此存在著一定的資源能源浪費現象。本文將主要對我國西部地區的能源產業集群發展戰略進行分析與研究。
我國的西部地區作為中國的能源硅谷,有著十分豐富的能源資源儲藏量。其中我國的云南、四川、青海、西藏、貴州等地的水利資源儲量高達27993.09千瓦,幾乎占我國水利資源總儲量的42%,占我國可開發水力資源總量的76.4%,水力資源十分可觀;石油資源占我國石油資源總儲量的30%;天然氣資源儲量大約有25036億立方米,占我國天然氣總儲量的83.5%;風能資源占我國風能資源總量的一半以上,除此之外,我國西部地區還擁有豐富的太陽能、煤炭能源等[1]。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在近年來的飛速發展,我國的工業化進程也隨之不斷加快,因此,我國的能源消費量也呈現出急劇增加的趨勢,甚至某些大型工業城市一度發生過能源危機,電荒、油荒、煤荒等能源供需矛盾嚴重制約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的能源安全問題日益凸顯,我國不得不面臨著日益惡化的能源危機。我國的西部地區資源能源儲量豐富,在今后的發展中必須要重視起對西部資源能源的利用,實行利用西部能源推動全國經濟發展的戰略,在堅持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上,做好西部地區能源產業集群發展規劃,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建設和發展[3]。
石油、天然氣、水力、太陽能是我國西部地區能源儲量較為豐富的資源,經過我國西部大開發等各項政策的支持,我國的西部能源產業的發展已經初見成效,能源的產業集群效果已經開始不斷發展建立,如在我國的新疆、重慶等地區已經初步形成了天然氣能源產業集群;在云南、四川、西藏、重慶等地已經初步形成了水力能源產業集群。然而,我國的西部能源產業集群卻都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產業結構較為單一、缺乏多樣性、產業集群的互補性與網絡性等特征還很模糊,并且在能源產業集群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4]。
我國西部地區的能源產業一般是由國家投資興建的,主要為了解決我國東部地區發展的能源短缺問題,因此,這些能源產業所生產出來的產品主要是向外運輸。這就使得能源產業的一部分生產鏈條是位于區外的,造成了能源產業內部協作性較差的缺陷。再加上這些能源產業往往和區域內部的地方產業之間缺乏聯系與合作,不僅造成了大型產業的發展過于封閉,也致使區域內部的小型企業不能很好的發展,沒有使地方企業與大型產業之間事項很好的良性互補效應,也沒有實現較為高效的專業化分工與協作,錯失了地方合作網絡提供的發展機遇。
在我國的云南、四川、重慶、西藏等地地勢差異大,具有十分豐富的水力資源。并且目前水利資源在四川,云南、重慶等地區都已大規模開發,但水利開發的重點都放在那些在開發條件與指標好的資源點;部分資源仍處于浪費的未開發的狀態;未根據區域發展需求綜合開發。鑒于我國當前能源緊缺,而我國云南及四川等地的豐富水力資源多數還未被開發利用[5]。因此,必須提高云南、四川等水力資源豐富地區的資源利用率,并且要在此基礎上將本地區能源產業的重點放在的水力持續發展上,提高對本地區未開發水力資源的利用效率。
由于我國西部地區能源產業的發展一直存在著較為嚴重資源浪費現象,這嚴重制約著我國能源資源利用率的進一步提高,與我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是相違背的[6]。
本文主要對我國西部地區的資源儲量、西部地區能源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幾條能夠有效提高我國西部能源產業集群發展狀況的策略,以期能對建立起健全的西部能源產業集群起到一定的幫助。
[1]李琳.西部產業集群的若干問題研究[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15(4):45-48.
[2]李文清.中國西部產業集群發展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經濟師,2007,14(1):89-90.
[3]范卿澤,王小明.比較優勢理論與重慶特色產業的發展[J].重慶大學學報,2007,11(9):154-158.
[4]李福龍,趙景柱.西部能源資源富集地區產業集群形成機理與發展模式研究[J].中國能源,2011,5(33):17-20.
[5]汪一鳴.建設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戰略思考[J].寧夏工程技術,2006,13(2):91-93.
[6]王小明.國際產業轉移與我國制造業的發展戰略[J].財經問題研究,2008,17(7):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