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黃 磊 郁 敏
(1.河南科技大學林學院,河南 洛陽 471003; 2.同濟大學,上海 200092; 3.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河南 鄭州 451191)
道路綠化施工關鍵技術探析
王 磊1黃 磊2郁 敏3
(1.河南科技大學林學院,河南 洛陽 471003; 2.同濟大學,上海 200092; 3.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河南 鄭州 451191)
以洛陽市西環路綠化工程為例,采用實地調研和資料研究等方法,從分隔帶綠化、護坡綠化和后期養護技術幾方面對道路綠化施工技術進行研究,提出了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法和建議,旨在解決當下普遍存在的道路綠化施工管理不到位及施工技術落后的現狀,從而營造出安全舒適的道路通行環境。
市政道路,綠化工程,技術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導致城市規模的擴大、城市人口的密集、機動車輛的增加、自然環境的污染等方面對城市環境的影響逐漸增大,再加上人們對環境質量越來越重視,道路景觀綠化逐漸得到了廣泛關注。道路綠化是指在道路兩旁及分隔綠帶內栽植樹木、花草、護林以及園林式景觀等,以達到減弱噪聲、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的目的[1]。城市道路綠化對城市形象具有很大的影響力,是城市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城市綠化覆蓋率中占有較大比例,它對于保護城市的自然環境和改善市民生活環境等方面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2]。然而,在大量的道路綠化工程實施過程中也暴露出諸如施工技術不高、后期養護管理不到位等問題,直接影響了道路綠化的質量和效果。為此,有必要完善道路綠化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工作,以提高道路綠化施工水平,為人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城市道路景觀環境[3]。
本課題針對洛陽市的區域特點,對洛陽市道路綠化現狀進行調查和分析,并以洛陽市西環路綠化工程為例,分別從分隔帶綠化、護坡綠化和后期養護技術幾方面對道路綠化施工技術進行研究。旨在解決當下普遍存在的道路綠化施工管理不到位及施工技術落后的現狀。
本文以洛陽市西環路綠化工程為實例,通過親自到現場跟蹤實習以及考察西環路的土質狀況和施工環境,采用實地調研、現場記錄、拍照、對比分析、資料分析等研究方法,從分隔帶綠化、護坡綠化和后期養護技術幾方面對道路綠化工程的施工技術進行研究。
洛陽市西環路建設工程(澗西區段)北起中州西路與310國道環島交叉口,南至新規劃的鄭州路,道路全長4 896.685 m,規劃道路紅線寬65 m,規劃為城市一級快速路。西環路作為洛陽市西部規劃快速路,主要為洛陽市西部過境及進出市區的貨運通道。道路工程計劃起止時間為2012年4月~2013年3月,綠化工程起止時間為2013年9月~2014年3月。
2.1 分隔帶綠化施工結果與分析
分隔帶作為道路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體綠化施工流程如下:
施工前準備→整理綠化用地→定點放線→挖種植穴→選苗和運輸苗木→定植→修剪整形→施工現場清理。
整理綠化用地:本工程自9月11日起,利用挖掘機對路堤、中央分隔帶的綠化種植區內進行地表準備,將種植地表按設計要求平整綠化地面,綠化帶內種植土表層應低于道牙上平面10 cm。綠化帶內含石子、磚塊、水泥、白灰等建筑垃圾的地方,應徹底清除,同時清除雜草等雜物,然后回填種植土。要求種植土15 cm內無粒徑2 cm以上的石塊、瓦礫、磚塊等雜物,30 cm內無粒徑5 cm以上石塊、瓦礫、磚塊等雜物。因現場環境復雜,例如有些地方下面有各種管線,還有道牙靠背混凝土過淺,使個別地方的土層無法達到園林植物必需的最低土層厚度,所以選擇規格相對較小的苗木在這些地方種植,或者適當避開這些地方種植。
定點放線:本工程自10月4日起,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和圖紙會審紀要進行定點放線。并根據道路綠化的特點,以支距法為主,結合多種方法進行放線。放線時兩個人拉著皮尺,另一個人用白灰進行打點,由于場地內的井蓋和給水閥較多,不能完全按照設計要求放線,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了適當調整。定點放線完成后由綠化工程師驗點把關,合格后方可繼續施工。
挖種植穴:定點放線完成后即開始挖種植穴,本工程因為沒有專門的挖穴機,又為了節約時間,喬木的種植穴采用挖掘機挖,導致種植穴較大,經過后期人工適當修理才能種植。種植穴挖好后,在穴中填些表土,再墊一層經充分腐熟的基肥,基肥上再鋪一層厚度5 cm以上的壤土,以利于苗木更好的生長[4]。
選苗和運輸苗木:種植前幾天由綠化工程師和材料員到指定苗圃進行選苗、號苗。選苗時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選擇優質壯苗,并用藍漆標上標記,以確保苗木質量。本工程所選喬木與灌木均為帶土球苗木,起苗時,喬木土球的大小按樹木胸徑的8倍~10倍確定,灌木土球的大小按冠幅的2/3確定,土球高度大約為土球直徑的4/5。為了減少樹苗水分蒸騰,提高移栽成活率,掘苗后,裝車前先進行了粗略修剪。
定植:本工程于10月11日開始種植大葉女貞,當天種完。10月14日種植小葉女貞籬,當天種完。10月20日種植牡丹,3 d種完。11月19日開始種植紅葉李,當天種完。紅葉石楠球和地被到第二年春天種植。栽植苗木分為裸根苗栽植和帶土球苗栽植。本工程所用喬木均為帶土球苗,小葉女貞籬和牡丹為裸根苗。栽植裸根苗以兩人一組按“三埋兩踩一提苗”栽植。
具體方法如下:一人扶正苗木,另一人先填入細碎的表層土,填到一半時,輕輕向上提一下苗,以利根系舒展,然后踩實,繼續填滿穴后再踩實一次,最后蓋上一層土與地相平。種植時注意疏密一致,按照由大到小,先喬木后灌木再地被草坪的順序進行種植。
修剪整形:后期應充分考慮植物造景以及植物基本形態對苗木再次進行修剪,對于大葉女貞和重陽木,因為是截干喬木,成活后萌芽很不規則,所以要進行抹不定芽保主枝,將設計枝下高以下的不定芽全部抹掉,在枝下高以上選3個~5個生長健壯、長勢良好、有利于形成均勻冠幅的新芽保留,將其余的抹掉。對于紅葉李,因為是全冠苗,所以次年春天要對其進行疏枝和短截,以減少養分消耗,提高成活率。喬灌木依照造景要求適當去新芽,以利用形成優美的樹形。
2.2 護坡綠化施工結果與分析
考慮到本工程邊坡坡度較大,所以采用漿砌片石骨架植草護坡技術,它是指采用漿砌片石在坡面形成骨架,并結合噴播植草、栽植苗木等方法形成的一種生態護坡技術,根據骨架形狀的不同,漿砌片石骨架植草護坡可分為多種形式,本工程采用的是人形骨架植草護坡[5]。
其施工流程如下:
邊坡清理→掛網施工→片石砌筑→打栽植孔→植物種植。
邊坡清理:首先按照設計要求于9月20號開始進行邊坡清理,清除坡面上的危石、松土、雜物等。然后開始掛網施工,在每條骨架的起止點樹控制樁,開挖骨架溝槽,其尺寸根據骨架尺寸而定。
片石砌筑:10月3號開始采用M5水泥砂漿就地砌筑片石。砌筑骨架時應先砌筑骨架銜接處,再砌筑骨架其他部分,兩骨架銜接處應在同一高度。施工時應自下而上逐條砌筑骨架,并應與邊坡密貼。為保持穩定,骨架底部基礎及頂、側邊的鑲邊應以M5砂漿砌片石加固。此外,為便于以后養護,應每隔一定距離(視具體情況而定)于適當位置設置寬1 m,厚0.5 m的階梯形踏步[6]。
搭建腳手架:其上分層平放木板或竹架板,每層高度為1.5 m左右。為安全起見,操作人員應佩戴安全帶等保護措施。
打栽植孔:使用打孔鉆打孔,要求孔徑10 cm,孔與坡面夾角為40°左右,孔深25 cm~30 cm。
栽植:要做到隨起苗,隨栽植(最好提前在營養缽中養植,待根系布滿營養缽后脫缽種植),栽植時用7號~10號生根粉50 ppm泥漿蘸根以確保苗木成活率。苗木插入栽植孔后,填入含5%磷鉀復合肥的種植土并壓實。孔口留3 cm~5 cm深不填土,便于澆水管理[7]。
由于當時洛陽天氣干燥少雨,導致護坡土質堅硬,砌筑骨架難度加大,導致砌筑工程的工期延長,砌筑完成后開始進行苗木種植,采用打孔鉆進行打孔,由于土質密實,打孔較難,所以對打孔鉆進行了改進,由開始的汽油機打孔鉆改為電力打孔鉆,減輕了鉆機的重量,同時節約了成本,加快了施工進度。所打的種植孔與坡面夾角為40°左右,孔深25 cm~30 cm,是為了防止所種苗木在后期澆水時被沖下來,造成返工。種植完以后要及時進行澆水,因為坡面不容易存水,所以前三次采用單株澆水,以保證水分充足,以后根據情況用微噴或其他方法澆灌,澆灌時以坡面不形成徑流為宜,以保證護坡土不流失。
2.3 養護管理結果與分析
苗木種植完以后就進入后期養護過程,本工程的養護內容包括:喬木的養護管理、灌木與綠籬的養護管理、護坡植物的養護管理。養護的結果和投入的人員和機械直接相關,具體養護人員與機械設備投入情況見表1,表2。
具體養護管理技術措施有:
修剪:植物修剪是植物成活、美化樹形、調整樹勢、增加開花結果量、改善植物通風透光和減少翌年病蟲害發生的重要手段。通過修剪及時解決樹木與建筑、交通、供電、行人及各種管線矛盾,做到以人為本,樹木與環境相和諧。同時,結合冬春季樹木的整形修剪,剪掉徒長枝、病蟲枝,伐除蟲害嚴重的樹,消滅蛀干害蟲的過冬蟲源,減少翌年的蟲口密度[8]。

表1 養護期人員投入表

表2 養護期設備投入表
草繩卷樹干:對剛種植的喬木大葉女貞和重陽木,應立即用草繩進行卷干,起到防凍、防曬、減少水分散失的作用,以保證苗木順利過冬,提高成活率。
立支撐:對胸徑大于6 cm的樹木,應立即進行支撐,對支撐用的材料、方式進行統一,選用外觀整齊和美觀的固定支撐物。另外,風雨后發現倒伏的苗木也應立即扶正、填土搗實、立支撐。
灌溉:對新種植的苗木進行澆水,以保持穴土濕潤,有利于生根。在干旱高溫的情況下,需進行灌溉、噴葉面水抗旱,并可施用阿斯匹林片劑配制成1 000 ppm濃度的溶劑,提高抗旱能力,在陣雨、暴雨襲來時,要注意排水防澇,使樹木在夏季仍能生長良好。
中耕除草:發現土壤板結時應及時松土,如缺土應及時培土,發現雜草應及時清理,使達到土壤疏松、透氣、無雜草的效果。
道路綠化工程施工組織管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受季節、交通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屬于養護管理周期長、復雜多變的工程,只有加強道路綠化的施工管理,才能發揮最佳施工效益。在實際工作中,施工管理人員必須要掌握工程原理,具備指導現場施工組織等方面的技能,能較好地把道路綠化工程的科學性、技術性、藝術性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確保道路綠化工程的施工質量,建造出既經濟、實用,又美觀的道路景觀,創建良好的城市生態環境。
[1] 曹 蕾.對園林植物養護管理的思考[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3):55-57.
[2] Andrew Gale,Jun Luo.Factors Affecting Construction Joint Ventures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4(22):33-42.
[3] 劉 源.淺析高速公路綠化生態防護[J].中國水運,2012(11):61-64.
[4] 蘇 陳.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措施探討[J].建筑學研究前沿,2012(9):11-15.
[5] 李俊峰.公路綠化工程施工技術淺談[J].城市建設,2012(20):23-24.
[6] 謝文輝.淺談道路綠化工程的施工與管理[J].山西建筑,2009,35(24):345-346.
[7] 程 鑫,游明化,崔 龍.淺談漿砌片石骨架植草護坡[J].四川建筑,2009,29(4):32-34.
[8] 張東林,王澤民.園林綠化工程施工技術[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Study on technology during road greening construction
WANG Lei1HUANG Lei2YU Min3
(1.CollegeofGarden,He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Luoyang471003,China; 2.Tongji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 3.CollegeofInformationandBusiness,Zhongy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Zhengzhou451191,China)
Taking Luoyang city Xihuan greening projects as an example, based on field research and data research methods, from a few aspects of greening, slope greening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to study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road greening from separation. Putting forward the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of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aiming to solve the road green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he widespread lack of status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backward, so as to create a safe and comfortable traffic environment.
urban road, landscap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2014-07-15
王 磊(1985- ),男,碩士,助教; 黃 磊(1986- ),男,在讀碩士; 郁 敏(1983- ),女,講師
1009-6825(2014)27-0203-03
TU985.1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