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萍 趙 敏
(太原市規劃編制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2)
太原市城鄉統籌發展研究初探
王 萍 趙 敏
(太原市規劃編制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2)
針對太原城鄉統籌發展進行了研究,分析了城中村和新農村的現狀,提出了發展分區策略,就發展定位、組團發展指引、具體措施等進行了探討,以促進太原市城鄉建設有序健康發展。
城鄉統籌,發展,研究
城鄉統籌是黨中央和國務院在我國社會經濟進入新發展階段,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背景下,借鑒國內外歷史經驗,為致力于突破城鄉二元結構、破解“三農”難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為促進太原市城鄉建設有序、健康發展,對標國內外一流城市,研究、總結國內外先進城市城鄉統籌規劃和實施的成功經驗和做法,明確我市城市規劃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以可比性、先進性、實施性為原則,進行城鄉統籌規劃研究。
1.1 城中村現狀
1)現有城中村:173個(見表1)。已批復城中村:154個。新增城中村:19個。

表1 太原市現有城中村現狀
2)現狀總人口:46.24萬人。農業人口:32.28萬人 。市民:13.96萬人。
3)土地利用情況(見圖1)。地界確認村莊119個,未確界村莊54個。地界確認土地118 km2。未確界土地96 km2。按照既有政策的安置用地:44 km2。城市可利用用地:170 km2。

4)“城中村”存在問題分析。“城中村”是城市急劇膨脹與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相對滯后所產生的結果,其無序化建設和發展給現代城市帶來了諸多問題。a.因土地制度的城鄉差異,造成“城中村”土地權屬和使用混亂,建筑密度大,土地利用率低,違法用地和違章建筑屢禁不止,接吻樓、握手樓、貼面樓比比皆是。b.村內道路等級很低且不成體系,道路狹窄彎曲,消防車、救護車難以進入,安全隱患多,抗災能力極低。c.村內環境衛生、生活服務等公共配套服務設施缺乏,市政及公共配套設施不足,“臟、亂、差”現象嚴重,與城市景觀極不協調。d.社會治安問題突出,大部分隨城市發展涌入城市的外來人員多愿意選擇租金較低、又接近就業地或交通便利的“城中村”居住。結果一方面,由于受經濟利益的驅動,造成違章建筑屢禁不止,層出不窮;另一方面,“城中村”人口結構復雜,村民、外來人員、居民混合,“黃、賭、毒”等社會問題突出,各項管理措施嚴重滯后,社會綜合治理壓力很大。
1.2 新農村現狀分析
1)村鎮二元結構特征突出,各村鎮發展水平差距較大。太原市村鎮體系的規模結構特征是“特大城市—鄉鎮—村莊”形成城鄉二元結構體系。造成城鎮體系結構不完善,不利于城鎮間相互作用的有序傳遞,對距離中心城市較遠的地區尤為不利,城鄉間相互影響減弱,村莊對城市的反哺不明顯。
2)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不平衡。目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現狀采用的標準太低,難以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據調查,全市還有不少村到村、村到組的道路仍是泥土路。農村河道淤塞嚴重,水質惡化,直接影響農民生活用水。全市多數村組至今沒有納入垃圾收集系統,垃圾隨便亂倒,臟、亂、差現象嚴重。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不配套問題十分突出。
3)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滯后。農村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滯后,特別是農村社會保障還不健全、水平較低,農民受教育程度低,職業教育與義務教育有待進一步銜接。區域內工業和商貿產業吸納輻射能力不足,鄉鎮、街辦的區域商貿設施發展緩慢,旅游接待設施和服務水平還比較落后。
4)土地集約利用水平較低。好多村莊存在土地資源浪費嚴重的現象,由于房屋建設的盲目性,村中形成很多沒有利用到的空地、閑置地;由于東西山礦產資源的開采,造成農村地下采空區;在房屋建設過程中,由于技術條件和施工手段的限制以及認識的不足,農民建房多選用落后的建材。
5)整體村容村貌仍需改善。許多傳統村落的新建住宅基地面積偏大、建筑密度低、空間分散、功能混雜、結構不明確;很多房屋年久失修,墻面、屋面色彩雜亂;住宅配套設施落后,安全衛生隱患突出;私搭亂建臨時建筑的現象嚴重。
6)資源與環境制約。太原東、西山上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特別是煤炭、石膏、石灰石等資源豐富,但開發方式粗放,資源利用效率低,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嚴重,與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園林宜居區的要求存在明顯反差。
2.1 太原市總體發展戰略
依據國家、省、市戰略規劃,結合自身發展條件和發展形勢,確定太原都市區總體發展戰略為:轉型示范,人文復興。
“轉型示范戰略”指規劃要將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社會結構的轉型和空間發展模式的轉型作為統領各個方面的總綱。
“人文復興戰略”指規劃要將重估文化遺產價值、展現城市人文精神作為主線貫穿始終。
2.2 太原市城鄉統籌規劃基本原則
1)保護耕地、節約用地原則。
2)方便生活、有利生產原則。
3)設施配套、共享共建原則。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則。
5)保護歷史、承傳文脈原則。
6)防災減災、生態安全原則。
2.3 太原市發展分區策略
中部轉型跨越和品質提升示范區;西山生態修復和人文復興示范區;東山創業宜居和城鄉統籌示范區;南部新城建設和城鄉統籌示范區;北部生態建設和城鄉統籌示范區(見圖2)。

2.3.1 中部轉型跨越和品質提升示范區
1)發展定位。都市區的金融、商業、文化、科教中心,產業轉型示范區和城市品質提升區。
2)發展策略。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第三產業發展,提升區域服務功能;大力進行文物古跡保護、園林綠地建設、交通改善和污染治理,提高空間文化生態品質。
3)組團發展指引。北部新材料產業組團、老城金融商務與生活組團、河西裝備制造與生活組團、河西文教生活組團、東部物流與生活組團、晉陽湖周邊文化會展與生活組團、南部科教生活組團、北營服務業與生活組團。
4)城中村改造思路(親賢村為例)。堅持“政府主導、規劃引領、整村拆除、安置優先”的原則,市、區兩級統籌,科學編制城中村、城鄉統籌規劃和實施計劃。力爭改造一個村,帶動一個片區,形成一個產業,打造一個亮點,通過集中連片規劃,采取分步實施的措施,積極推進五個轉變的進行,把城中村打造成建設形態、人居環境一流的現代化文明社區。
2.3.2 西山生態修復和人文復興示范區
1)發展定位。都市區生態屏障和人文復興示范區。
2)總體發展策略。以水源涵養、控制水土流失為重點,恢復植被,退耕還林;整合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及密
集的文物保護單位建成大型國家游憩地。
3)組團發展指引。整合西山中隱山風景區、晉祠—天龍山風景名勝區(包括晉陽古城遺址公園、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崛圍山風景名勝區、上蘭生態文化休閑區、西凌井自然保護區、關帝山國家地質公園及西山工業遺址景點等旅游資源,打造成以“唐風晉韻龍脈”為特色的大型“國家游憩地”。
對偏僻、人口較少、生存條件較差的村莊,實施整體移民搬遷。地理位置較好的村莊可改造為農家樂、休閑度假村等。建設西凌井、北小店生態旅游區,使之成為太原的“天然氧吧”。
建設以阪寺山、三藏寺、懸泉寺為主的宗教文化旅游帶。
2.3.3 東山創業宜居和城鄉統籌示范區
1)發展定位。都市區生態屏障和城鄉統籌示范區。
2)總體發展策略。封山育林,建設環城植被,強化水土保持及林業建設生態功能。
3)組團發展指引。對偏僻、人口較少、生存條件較差的村莊,實施整體移民搬遷。
整合陽曲歷史文化景觀區、牛駝寨—黃寨風景區、雙塔—白云寺風景區、烏金山森林公園、貓兒嶺文化區、八縛嶺自然保護區等旅游資源,打造成近郊文化宗教生態休閑帶。
2.3.4 南部新城建設和城鄉統籌示范區
1)發展定位。都市區城鄉統籌示范區和新城重點發展區。
2)總體發展策略。加快產業和人口集聚;采取TOD模式建設新城組團;發展現代農業;進行汾河、烏馬河、象峪河流域生態恢復治理。
3)組團發展指引。清徐組團、瀟河新城、修文組團。
4)南部農業地區。
2.3.5 北部生態建設和城鄉統籌示范區
1)發展定位。都市區生態涵養、城鄉統籌和生態農業示范區。
2)總體發展策略。充分發揮地處太原“北大門”的優勢,發展現代農業鄉村旅游;完善以青龍古鎮、龍池山莊、不二寺、陽曲公園、青草坡、開花寺、小五臺山等景點為主的大運路沿線休閑度假旅游帶。加強生態修復;加快村莊搬遷促進人口向中心城鎮集聚;搬遷污染企業;適度發展環境友好型產業。
3)組團發展指引。陽曲組團、泥屯組團、上蘭組團。
4)具體實施措施——政府主導、規劃引領、特色改造、安置優先。
完善法律政策——公平公正落實執行。
堅持規劃的百年尺度——不留遺憾留遺產。
“一區一特色,一村一品牌”——尋找遺失的文化足跡。
安居樂業,惠民利民——保證居民社會保障,享有市民優惠政策。
[1] 李兵弟.中國城鄉統籌規劃的實踐探索[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2] 劉理紅.關于城鎮化建設發展的幾點思考[J].山西建筑,2013,39(9):15-16.
Taiyuan research on urban and rur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WANG Ping ZHAO Min
(TaiyuanPlanning&CompilingResearchCenter,Taiyuan030002,China)
Aim at research on urban and rur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nalysis the urban villages and the status of the new countryside.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partition,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and specific measures, with a view to promote orderly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aiyuan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urban and rural overall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research
1009-6825(2014)11-0021-02
2014-01-03
王 萍(1974- ),女,碩士; 趙 敏(1981- ),男,助理工程師
TU984.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