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張杰 徐文輝*
(浙江農林大學風景園林與建筑學院,浙江 臨安 311300)
油菜花在鄉村旅游中的應用
汪張杰 徐文輝*
(浙江農林大學風景園林與建筑學院,浙江 臨安 311300)
簡要介紹了鄉村旅游的發展概況和各省關于油菜花的鄉村旅游現狀,以浙江仙居與江西婺源為例,對比分析了油菜花鄉村旅游的類型及異同,總結了其發展前景和應注意的事項,以期處理好村莊保護與旅游發展的關系,從而形成一個系統管理的旅游服務體系。
油菜花,鄉村旅游,發展前景,應用
油菜花是中國最傳統、最鄉野、最不起眼的象征,原產地在歐洲與中亞一帶,一年生草本植物,花期長達30 d,成片的金黃色油菜花極具觀賞性,成了春游時節的一道標志色。油菜花已成為一些鄉村旅游的名片,成為撬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杠桿。
鄉村旅游是指在鄉村,以具有鄉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體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動。它起源于1885年的法國,19世紀80年代開始大規模發展,目前在德國、奧地利、英國、法國、西班牙、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已具有相當的規模,走上了規范化發展的軌道。鄉村旅游被認為是一種阻止農業衰退和增加農村收入的有效手段,作為對農村收入下降的一種有效補充,是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和經濟多樣化的動力。
據國家旅游局的最新測算,目前我國鄉村旅游的年接待游客人數已經達到3億人次,旅游收入超過400億元,占全國出游總量的近1/3。每年黃金周全國城市居民出游選擇鄉村旅游的比例約占70%,每個黃金周形成大約6 000萬人次的鄉村旅游市場,鄉村旅游已經成為旅游業新的增長點。
鄉村旅游是讓游客回歸自然、回歸鄉村,農民是油菜生產和經營的主體,種油菜就是造生態、種風景、播財源。農民們以油菜花為媒,吸引游人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品農家菜、干農家活、娛農家樂、購農家產品。
我國以油菜花出名的旅游熱門景點有上海奉賢、安徽石潭、陜西漢中、江蘇興化、湖北荊門、云南羅平、青海門源、重慶潼南、重慶秀山、江西婺源、浙江仙居、浙江瑞安、廣東英德、廣東始興、貴州貴定、貴州安順等。
表1是各省油菜花觀賞花期表。

表1 各省油菜花觀賞花期表
現已有許多鄉村或城市郊區種植大量的油菜花,借油菜花的氣勢,促進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帶動農家樂、農產品、綠色食品等相關經濟的發展。觀賞油菜花海也成為現在人們追求自然、回歸原生態的熱門旅游之一。每年春季人民網旅游頻道主辦了“中國最美的油菜花海”評選活動,雖然各省觀賞油菜花花期不同,但從表面上來看,油菜花海十分類同,一片金黃色,基本上先以氣勢勝出。 以下簡要以浙江仙居和江西婺源對比,來談談關于油菜花旅游的類型和異同。
3.1 浙江仙居油菜花旅游
三月份的仙居漫山遍野盛開了金黃的油菜花,昔日老百姓的農作物如今已是仙居鄉村旅游的“賣點”。油菜花全國各地到處多有,仙居油菜花規模比不過青海,層次感、立體感比不過云南羅平。
其創意點在于在田間增加一些趣味性場景和元素。當地教育局動員全縣的美術老師,利用手工課的時間,為油菜花田設計數組不同造型的稻草人,配有稻草扎成的房子、馬車等器具,并利用機械設計讓它們具有了動感,以田間情趣、動漫卡通等四個主題,演繹著我國四大名著、鄉村小事、夢幻故事等,創造出“紅紅火火”“琴簫合鳴春意鬧”“功夫熊貓”等趣味性場景,也展示了仙居說彈古箏、土琵琶、簫等傳統藝術。同時,仙居還與杭州一家動畫公司簽訂了協議,將制作仙居稻草人系列動畫片,打響仙居的稻草人品牌。
仙居在浙江省內屬于欠發達山區,交通相對不便。在大面積種植油菜之前,缺乏鄉村旅游的“賣點”和配套設施。農民的田地在冬天也處于閑置狀態。受到仙居楊梅節啟發,政府鼓勵農民種植油菜。油菜開始大面積種植后,不但農民增收,也直接帶動了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油菜花也成為仙居楊梅以外的又一張“金名片”(見圖1)。
3.2 江西婺源油菜花旅游
江西是油菜花大省,江西最美麗的油菜花在婺源,地處皖、浙、贛三省交界處,自然風光秀美且人文景觀眾多,有數十個原始古樸、頗具徽派建筑風格的美麗村鎮,散落在青山碧水間。野村寨頗有鐘靈毓秀之氣,有著天人合一、返璞歸真的美妙意境,享有中國最美的鄉村的美譽。
三月中下旬,棵棵粉紅的桃花、潔白的梨花點綴在漫山遍野金黃色的油菜花中,掩映著白墻灰瓦的徽派建筑,使得每一個逃離紛繁城市的人都能找到歸宿。走進婺源,村村是漫山的紅杜鵑,滿坡的綠茶,金黃的油菜花,加上白墻黛瓦,五種顏色,和諧搭配,勝過世上一切的圖畫,是一種古樸、原真、原生態,帶有濃郁人文色彩的鄉野意韻(見圖2)。
3.3 對比分析
3.3.1 油菜花旅游類型
上述兩例是較典型的兩種油菜花鄉村旅游,浙江仙居是新興開發的以油菜花旅游,以油菜花為載體,突出旅游思想的創意創新,借油菜花海背景,結合鄉村傳統工藝,強化新鮮點、吸引點和創意點,先吸引游客來,從而帶動其他相關服務業的發展和落后的經濟。
婺源油菜花旅游是以一種原汁原味的表現形式,沒有生硬地種植油菜花,有意地營造花海,只是將油菜這一原本強的農業產業稍做調整,與當地的古民居、山花野花、人文歷史相結合來構建美麗鄉村旅游業。

3.3.2 兩者發展前景和注意事項
雖都是油菜花,前者是一種以旅游論旅游的方式,若創新點好,能使旅游業迅速發展起來,但因場所特征不是很突出,搬到其他地方也可適用,這樣其持續性不一定長,易造成游客“想去一次,
不可再去”的結果。不可否認,這一舉措是一個大膽創新的舉措,但接下去應該繼續各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區域環境的整治提升,與當地特色工藝、綠色農產品等相結合,加強當地旅游業的文化創建、品牌創建,盡快形成一個有質量有創意,系統管理的旅游服務體系。
而后者是一種傳統的旅游方式,充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等優勢,創建美麗鄉村旅游方式。現美麗鄉村建設已經很多,要抓準自己的特色點,不能盲目照抄,同時注意保護古樹、古民居等重要資源和產業技術的提升。以當地人宜居、宜業、宜游為目標,把握好村莊保護與旅游發展的關系。
關于油菜花的鄉村旅游已經是一種普遍現象,表面看似是一樣的油菜花海,但其背后開發的原則、方法是不同的,以及綜合表現形式也不一樣。有原汁原味的油菜花鄉村、有趣味性強的油菜花故事、有動態的油菜花景觀溪等等。因此吸引的游客也是不一樣的。回到鄉村旅游的點上,提倡節約型開發,最好能與本身的產業相結合,不能盲目抄襲,為了種油菜花而種。個人認為不在于形式,方法,更在于開發原則的正確:適度開發,保護生態環境,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提高人們生活質量。
Application of cauliflower in rural tourism
WANG Zhang-jie XU Wen-hui*
(LandscapeArchitectureandArchitectureInstitute,ZhejiangUniversityofAgriculture&Forestry,Lin’an311300,China)
The thesis briefly introduces th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conditions and rural tourism about cauliflower in various provinces. Taking Xianju county of Zhejiang province and Wuyuan of Jiangxi province as examples, it comparatively analyzes the types and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rural cauliflower tourism, and summarizes its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with a vie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of village protec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o forms systematical tourism service system.
cauliflower,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prospects, application
1009-6825(2014)11-0229-02
2014-01-21
汪張杰(1989- ),女,在讀碩士; 徐文輝(1968- ),男,碩士生導師,教授
TU985.12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