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麗
摘 要:新能源發展是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云南的新能源資源豐富,具有較好的發展條件,但同時也受云南電源結構、電力市場等因素的約束較大,文章主要基于風能資源的自然分布,結合電源結構特點、各區域的消納空間和接入條件等,對新能源合理的發展空間和布局進行研究。
關鍵詞:新能源;消納空間;發展布局
前言
在當前國家能源戰略的指引下,新能源將越來越體現它在節能減排方面的主導地位,云南新能源發展也將繼續保持當前的發展勢頭,預計2015年將達到700萬千瓦左右,遠景年可開發規模達到3 000萬千瓦左右,進一步提高在電源結構中的比重。
目前云南新能源的發展主要面臨以下問題。
風電開發迅速但呈現無序開發的現象,開發企業只看資源,對消納市場、電網條件均不了解,造成投資效益下降。目前已經存在部分新能源電站不能完全消納,出現棄風和棄光的問題。
風電與水電、風電與火電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特別是局部地區風電與水電競爭上網,造成資源浪費。云南也是水電資源大省,水電開發是云南省的一項支柱產業,2015年云南水電裝機將達到6 000萬千瓦以上,占70%以上。而且從水電分布來看,絕大部分分布在滇西北地區,與新能源分布區域重疊,造成風電與水電開發的矛盾出現。
新能源資源好的地方往往電網發展滯后,送出問題突出。
光伏電站將迎來快速發展期,如何合理開發和布局目前還沒有相關研究。
針對以上問題,有必要基于風能資源的自然分布,結合電源結構特點、各區域的消納空間和接入條件等,對新能源合理的發展空間和布局進行研究。
1 云南新能源發展環境
1.1 云南省內電力市場發展預測
云南省政府提出到2017年經濟總量比2012年翻一番,跨上2萬億元臺階。省委九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云南省從2010年到2020年“翻兩番、增三倍、促跨越、奔小康”的總體部署,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十年實現經濟總量翻兩番,不變價年均增速要在12%以上。從政府對經濟社會的發展目標來看,云南電力市場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根據經濟指標目標值和六大載能產業增加值,采用彈性系數法、人均電量法、部門分析法對全省電力需求進行預測。至2020年,云南省內全社會用電量將從2013年的1460億千瓦時增長到2650億千瓦時,年均增長率在9%左右。
1.2 云南電源發展規劃
2012年云南電源總裝機容量為4886萬千瓦,其中水電3346萬千瓦,火電1387萬千瓦,風電150萬千瓦;光伏3萬千瓦。
根據對全省電源開發情況的調研結果,至2020年,云南水電裝機容量將達到約8300萬千瓦,火電達到約1600萬千瓦,風電裝機達到約1300萬千瓦,光伏達到約200萬千瓦。
2 云南新能源消納空間
在新能源不參與計算的情況下,對2020年云南供需形勢進行分析,結果如下:
按枯水年測算,2020年云南除5-9月份外,其他月份有最大570萬千瓦的電力缺額,全年共108億千瓦時的電量缺額。同時火電利用小時數已達到6480小時,超出云南火電的發電能力,如果按5500小時進行約束,全年將會出現270億千瓦時的電量缺額。
按平水年測算,1-4月基本平衡,略有缺額。5-10月份電力盈余在380-1100萬千瓦,其中7-9月份有400萬千瓦的水電電力富余,181億千瓦時的水電電量富余。11、12月份有230萬千瓦的電力缺額,全年共31億千瓦時的電量缺額。全年火電利用小時數4970小時。
因此,從2020年云南電力供需形勢看,考慮電煤供應的因素,枯水年有電量缺額270億千瓦時,具備消納新能源電力的空間。平水年全年只有31千瓦時的電量缺額,新能源消納空間較小,需要進一步開發省內外電力市場以滿足省內電源資源的優化配置。
在上述邊界條件下,按火電利用小時數為4500-5500小時、汛期不增加水電的棄水電量為原則,擬定新能源的消納空間如下:枯水年,全省可消納新能源電量共440億千瓦時,最大月平均出力約650萬千瓦,按40%折算新能源裝機容量約為1600萬千瓦。平水年,全省可消納新能源電量共110億千瓦時,最大月平均出力約200萬千瓦,按40%折算新能源裝機容量約為500萬千瓦,且汛期存在棄風(光)、棄水的問題。
3 云南新能源發展布局
2020年,云南風電裝機規模規劃達到1300萬千瓦左右,主要分布在昆明、玉溪、楚雄、曲靖、大理等州市。云南光伏裝機規模規劃達到200萬千瓦左右,主要分布在昆明、玉溪、楚雄、紅河、大理、保山等州市。
基于新能源電力就地消納的原則,結合各州市電力市場發展預測、電網發展規劃等方面,提出云南新能源的發展布局:
I類地區昆明、玉溪、楚雄、大理、曲靖及紅河(規劃新能源裝機50萬千瓦以上),各州市整體上均有新能源消納的空間,除了昆明的中屏片區、楚雄北部片區、大理洱源劍川片區可能存在受阻,需謹慎開發之外,其余片區的新能源可適量開發,對于各地州負荷中心地帶的新能源規劃建議優先開發。
II類地區昭通、保山、麗江、普洱、臨滄、版納、文山(規劃新能源裝機0至50萬千瓦),新能源資源不及I類地區,新能源規劃規模相對較小。除了普洱、臨滄水電密集,新能源消納空間有限外,其余地州消納空間充足。建議可結合當地新能源資源及電網通道情況適當開發。
III類地區怒江、迪慶、德宏州(無規劃新能源裝機),新能源資源較差、發展空間小、外送能力弱,不建議今后進行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開發建設。
4 結束語
云南省新能源資源優異,但同時也是水電大省,從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的供需形勢來看,新能源的大量上馬與水電的棄水窩電不可避免地存在博弈和沖突。受制于自然條件、國土資源、林地限制等因素,新能源規劃的地區往往較為偏僻,通常是當地電網相對薄弱的環節,建議各新能源業主在進行新能源布局規劃時,關注當地的電網、電源、負荷發展等情況,綜合評估當地新能源開發的可實施性和經濟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循序漸進,從而達到新能源企業在云南的最優布局,實現電源市場及電網發展的共贏。
參考文獻
[1]云南電網公司.云南“十二五”新能源規劃[Z].2011.
[2]云南電網公司.新能源接入對云南電網安全穩定影響研究[Z].2011.
[3]云南省電力設計院.云南省“十二五”電網發展規劃[Z].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