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峰池等
摘 要:西北油田分公司年度原油銷售任務緊張,塔河油田重油外輸系統任務艱巨。目前重油外輸使用的雙螺桿泵實際排量無法滿足年度剩余輸量要求,經過對各種影響泵排量因素的分析以及對相關解決方案的綜合評價,最終采用改造雙螺桿泵螺旋套的方式,解決重油外輸系統輸油能力不足的問題。
關鍵詞:重油;外輸系統;雙螺桿泵;螺旋套;改造
1 背景
目前重油外輸系統主要輸油站庫3座,外輸雙螺桿泵21臺,其中塔庫首站有輸油泵8臺,1#中間站有輸油泵6臺,雅克拉末站有輸油泵7臺。目前塔河油田的重質原油全部通過塔庫首站外輸。塔庫首站接收二號、三號聯合站重質油后,通過外輸泵將重質原油一部分輸送至雅克拉末站,一部分輸送至星美首站,星美首站接收原油后一部分通過自壓輸往塔一聯作為混配油使用,另一部分輸往星美末站外銷。
在2008年塔庫首站擴建時,塔庫首站沒有考慮給一號聯輸送混配油,從2009年6月開始,一號聯混配油由塔庫首站輸送,混配油需求量從最初的每天幾百噸上升為目前的2000多噸,塔庫首站年輸送任務折算達到660萬噸/年,已經超出設計輸送能力(設計最大年輸送能力600萬噸/年)。
1.1 存在的問題
7T.3系列雙螺桿泵額定排量135m3(127.575噸),額定壓力5.0MPa,2臺泵運行時,單泵排量可達額定排量,塔庫首站5臺泵正輸運行時,單泵排量平均為110m3/h,造成塔庫首站每日欠輸原油2388噸。
1.2 問題分析
1.2.1 匯管供油不足
塔庫首站1#匯管接入5臺泵,2#匯管接入3臺泵,正輸泵進口來油主要由1#匯管提供,反輸泵進口來油主要由2#匯管提供。多臺泵同時吸液,可能造成匯管儲油不足,單泵吸油量降低,排量下降。通過1#、2#匯管-正反輸排量試驗驗證,在來油罐位保持安全液位狀況下,匯管供油對泵進口吸油量無影響。
1.2.2 粘度影響
通過數據分析,7T.3系列雙螺桿泵設計粘度500-750cst,實際輸送介質粘度150cst。泵進出口壓差相同時,介質粘度越大,從高壓腔回流到低壓腔的介質越少,粘度越小,回流越多。即在相同壓力下,泵輸送介質粘度降低,泵排量隨之降低。
1.2.3 泵體內部泄漏與回流
長期高壓運轉造成泵體安全閥出現內漏;泵體內部高壓腔與低壓腔之間壓差過大,回流造成介質與襯套及螺旋套摩擦加劇,間隙增大,外輸排量減小。
2 可行性分析及改造內容
2.1 可行性分析
2.1.1 方案一:增加泵機組
目前塔庫首站共有外輸泵8臺,一般情況下為正輸6臺滿頻運行,反輸2臺泵。根據列賓宗公式推算,正輸7臺泵運行壓力將達到5.2MPa,由于外輸泵設計最大壓力為5MPa,外輸管道設計工作壓力為5MPa,設計壓力為6.4MPa,長期超設計壓力運行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故方案一不可選。
2.1.2 方案二:新建復線
復線建成后可有效降低電單耗,提高管輸能力,可有效保障管輸任務,符合分公司長遠規劃。但新建復線整個項目龐大,建設周期長、投資大,不能及時擺脫當前所面臨的重油外輸困境。
2.1.3 方案三:進行外輸泵擴排量改造
通過改造雙螺桿泵螺旋套導程提高泵排量,并增加一臺備用泵,以解決目前外輸任務艱巨的緊張局面。當雙螺桿泵運行臺數增加時,出口壓力增大,回流增加,泵軸功率提高,單臺泵排量降低;當雙螺桿泵運行臺數一定時,螺旋套導程增加,泵出口壓力相應增大,泵軸功率提高,泵效率增加,泵回流相對增加更多,但單臺泵排量的絕對值是提高的。
通過理論計算及相關試驗得出,在保證滿足泵性能曲線及電機性能核算情況下,對塔庫首站4臺雙螺桿泵進行50導程改造是可行的。
綜上分析:方案三可行性高,且在經濟性、時效性等方面具有突出優勢,故采用方案三。
2.2 主要改造內容
改造部件為外輸高壓雙螺桿泵螺旋套。經計算分析,計劃將塔庫首站4臺38導程改造為50導程。
3 實施效果及經濟社會效益
3.1 實施效果
經現場測試:塔庫首站泵機組改造后,4臺改造泵運行時實際排量為:
4臺改造泵實際排量平均為137.3m3/h,較改造之前提高27.3 m3/h。
3.2 經濟效益
改造泵排量在原基礎上增加的排量平均為27.3m3/h,每臺泵一天工作24小時,一年運轉360天,標密為0.945t/m3,則4臺改造泵提升輸油能力日計:4×27.3×24×0.945=2477萬噸,提升輸油能力年計:4×27.3×24×0.945×360=89.16萬噸。
3.3 社會效益
重油外輸系統提升輸油能力改造,提高了現有外輸系統泵機組等設備的利用率,提升了分公司重油外輸系統的輸油能力,克服了分公司面臨的重油外輸瓶頸,社會效益顯著,意義重大。
4 推廣應用規模及前景
通過對重油外輸設備雙螺桿泵的改造,提高了外輸系統的輸油能力,有效地緩解了分公司重油外輸壓力,無排放,無污染,投資相對較少,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巨大。此次改造項目對其他外輸系統的設計與改造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在相關行業單位的同類設備改造中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
作者簡介:吳峰池(1986.3-)男,四川德陽人,本科,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油氣運銷部,助理工程師,設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