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討了低劑量CT圖像恢復的研究進展。方法:從低劑量CT研究的價值與面臨問題、圖像去噪算法、投影數據解析重建和迭代重建四個角度,闡述了低劑量技術的優缺點和圖像恢復算法的發展趨勢。結果:最新圖像恢復算法的不斷涌現,有效去除了低劑量CT投影數據噪聲,提高了圖像質量,確保了診斷的準確性。結論:盡管每種算法均有自身局限性,但仍然為低劑量CT成像技術降低了患者輻射劑量,并為更深廣地診斷需求提供了可能。
關鍵詞:低劑量CT;圖像重建;解析重建;迭代重建;投影數據恢復
1969年,Hounsfield等提出了計算機斷層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術,引領了放射領域在診斷、治療、外科手術計劃及愈后評估等方面的革命性變化。然而,X射線掃描產生的輻射曝露會對患者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劑量控制不當則有可能誘發癌癥等病變[1]。
1 低劑量CT研究價值與面臨的問題
1990年Naidich等首次提出,低劑量計算機斷層成像(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是指在CT掃描過程中,通過限制特定的掃描參數,達到減少人體所承受輻射劑量的目的。研究表明,低劑量CT掃描技術能降低患者接受X射線輻射劑量最高可達86%。射線劑量的降低不僅能減少長期輻射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同時擴大了CT技術的應用范圍,如大規模人口普查、孕婦及兒童的診斷檢查過程。其次,低劑量CT掃描技術具有較高的早期疾病檢出率。還能延長硬件設備使用壽命,節約CT設備運行成本。因此,作為一種非常有前景和價值的診斷方式,應該在臨床醫學中大力推廣和應用低劑量CT技術[2]。
然而,在低劑量CT通過降低輻射劑量而獲取多項優勢的同時,也使得采集的投影數據不足,噪聲偏高,重建圖像質量下降,以致直接影響了臨床診斷的準確性。
2 低劑量CT圖像去噪算法
在接受X射線檢查時,噪聲對低劑量CT的影響是全過程的。如何用最少的輻射劑量獲取最優質的圖像,成為了眾多學者研究的議題。目前為了去除低劑量CT圖像噪聲而出現的經典算法有很多,如中值濾波、維納濾波、各向異性擴散濾波、Gaussian濾波、基于直方圖的濾波等等。近年來該領域的最新成果也在不斷涌現,比如小波閾值濾波、雙邊濾波、非局部平均算法(Non-local means,NL-means)、BM3D算法、投影數據懲罰最小二乘(Penalized Weighted Least-Squares, PWLS)重建算法、全變分去噪算法(Total Variation, TV),以及在此研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非單調性全變分最小化算法(Nonmonotone Total Variation Minimization, NTVM)等[3]。
雖然每種算法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但這些不斷更新的算法越來越好地改善了低劑量CT圖像質量,回避了硬件方法的技術難度,降低了成本和檢查風險,對整個放射影像學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3 低劑量CT重建算法
低劑量CT技術自誕生以來,已經發展了眾多重建算法,但這些算法均涉及繁雜的數學公式且各有優缺點。這些算法從整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解析重建和迭代重建。
3.1 噪聲模型
關于投影數據的噪聲統計特性已經得到廣泛的研究[4]。令?滋={?滋1,?滋2,...,?滋n}'表示理想數據,其中n是投影數據的像素總數,符號“'”表示轉置算子;X為實際投影數據,X={x1,x2,...,xn},那么該數據的條件概率公式可以表示為:
(1)
取常量?姿>0,由文獻[4]可知,對噪聲圖像的恢復問題可以轉化為求解以下公式的最大化:
(2)
3.2 迭代重建算法
迭代重建比較常用的是代數迭代重建法(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ART)和統計迭代重建法(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SIR)。1970年Herman等人首次提出ART概念并成功運用在第一臺醫用CT上。其基本重建原理是:針對某個特定視角,通過執行估計圖像的“正向投影”得到一個綜合投影,然后用實際投影值與綜合投影值比較,并根據兩者的差異修正估計值,使得圖像校正的誤差最小化。如此反復迭代校正,直到重建圖像和原始投影數據的差值滿足某個終止條件,則迭代停止。
由于迭代重建法所需的投影數少,在數據不完全和低信噪比(低劑量)條件下也能實現優質成像,使得迭代重建算法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但是也具有計算速度慢,所需存儲空間大的缺點,限制了其在商業CT上的使用。因此,基于投影數據統計特征的統計迭代重建得到了廣泛的研究[5]。
3.3 解析重建算法
作為解析重建算法的典型代表,濾波反投影方法(FBP)源于中心切片定理,一直都被認為是CT重建方法的基本標準。FBP對重建過程做了模擬簡化,要求每次投影數據都是等間距的和完全的。雖然重建速度快,成像質量較高,但是易受統計波動的影響,對投影數據內的噪聲很敏感,重建圖像有偽影。
迭代重建算法的出現和之后的改進算法則很好的解決了FBP存在的固有問題。
3.4 低劑量CT圖像重建實例
Parkash P等在腹部應用SIR的輻射劑量比FBP降低25.1%,同時圖像噪聲明顯下降[(9.5 2.0)HU和[(6.9 2.2)HU];不過在SIR重建圖像中有39%出現輕微斑點狀偽影,但對診斷并沒造成明顯影響[6]。圖1所示給出一個低劑量CT圖像重建的例子[7],易見在與FBP輻射劑量相同的情況下,統計迭代重建更好的抑制了噪聲,減少了偽影并保持了圖像邊緣。
(a) (b)endprint
圖1 低劑量CT圖像重建 (a)FBP重建圖像;(b)統計迭代重建圖像
4 結束語
近年來,低劑量的成像技術是當前CT成像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解析成像算法和迭代重建算法也都正向著非局部,多尺度的方向發展。伴隨著計算機硬件水平的提高,廣大研究者不斷的打破固有算法缺陷,發展著成像速度更快、重建圖像更優質的新算法。通過軟件方式來改善成像質量,避開硬件設施改造難題,減少光子噪聲對臨床診斷的影響,從而達到降低X射線劑量的目的,將對整個臨床診斷行業產生重大影響。今后,不斷的探索新的適合低劑量CT醫學圖像處理的算法,將有待廣大研究者的進一步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Carlsson G, Chan H. Commentary: progress in optimization of patient dose and image quality in X-ray disgnostics [J].Med. Biol,1999,44(2).
[2]孔祥泉,韓萍,馮敢生.低劑量CT肺部掃描技術值得提倡與推廣[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3(22):7-533.
[3]錢姍姍,黃靜,馬建華,等.基于投影數據非單調性全變分恢復的低劑量CT重建[J].電子學報,2011,39(7):1702-1707.
[4]Li T,Li X, Wang J, et al. Nonlinear sinogram smoothing for low-dose X-ray CT[J]. IEEE Trans Nucl Sci, 2004, 51(5):2505-2513.
[5][美]曾更生.醫學圖像重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Parkash P, Kalra MK, Kambadakone AK, et al. Reducing abdominal CT radiation dose with 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J]. Invest Radiol,2010,45(4):202-210.
[7]Wang J,Li T and Xing L.Iterative image reconstruction for CBCT using edge-preserving prior[J].Med Phys, 2009,36(1):252-60.
作者簡介:錢姍姍(1987-),女,回族,河南開封人,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系專任教師,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圖像處理,CT成像與后處理。endprint
圖1 低劑量CT圖像重建 (a)FBP重建圖像;(b)統計迭代重建圖像
4 結束語
近年來,低劑量的成像技術是當前CT成像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解析成像算法和迭代重建算法也都正向著非局部,多尺度的方向發展。伴隨著計算機硬件水平的提高,廣大研究者不斷的打破固有算法缺陷,發展著成像速度更快、重建圖像更優質的新算法。通過軟件方式來改善成像質量,避開硬件設施改造難題,減少光子噪聲對臨床診斷的影響,從而達到降低X射線劑量的目的,將對整個臨床診斷行業產生重大影響。今后,不斷的探索新的適合低劑量CT醫學圖像處理的算法,將有待廣大研究者的進一步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Carlsson G, Chan H. Commentary: progress in optimization of patient dose and image quality in X-ray disgnostics [J].Med. Biol,1999,44(2).
[2]孔祥泉,韓萍,馮敢生.低劑量CT肺部掃描技術值得提倡與推廣[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3(22):7-533.
[3]錢姍姍,黃靜,馬建華,等.基于投影數據非單調性全變分恢復的低劑量CT重建[J].電子學報,2011,39(7):1702-1707.
[4]Li T,Li X, Wang J, et al. Nonlinear sinogram smoothing for low-dose X-ray CT[J]. IEEE Trans Nucl Sci, 2004, 51(5):2505-2513.
[5][美]曾更生.醫學圖像重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Parkash P, Kalra MK, Kambadakone AK, et al. Reducing abdominal CT radiation dose with 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J]. Invest Radiol,2010,45(4):202-210.
[7]Wang J,Li T and Xing L.Iterative image reconstruction for CBCT using edge-preserving prior[J].Med Phys, 2009,36(1):252-60.
作者簡介:錢姍姍(1987-),女,回族,河南開封人,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系專任教師,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圖像處理,CT成像與后處理。endprint
圖1 低劑量CT圖像重建 (a)FBP重建圖像;(b)統計迭代重建圖像
4 結束語
近年來,低劑量的成像技術是當前CT成像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解析成像算法和迭代重建算法也都正向著非局部,多尺度的方向發展。伴隨著計算機硬件水平的提高,廣大研究者不斷的打破固有算法缺陷,發展著成像速度更快、重建圖像更優質的新算法。通過軟件方式來改善成像質量,避開硬件設施改造難題,減少光子噪聲對臨床診斷的影響,從而達到降低X射線劑量的目的,將對整個臨床診斷行業產生重大影響。今后,不斷的探索新的適合低劑量CT醫學圖像處理的算法,將有待廣大研究者的進一步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Carlsson G, Chan H. Commentary: progress in optimization of patient dose and image quality in X-ray disgnostics [J].Med. Biol,1999,44(2).
[2]孔祥泉,韓萍,馮敢生.低劑量CT肺部掃描技術值得提倡與推廣[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3(22):7-533.
[3]錢姍姍,黃靜,馬建華,等.基于投影數據非單調性全變分恢復的低劑量CT重建[J].電子學報,2011,39(7):1702-1707.
[4]Li T,Li X, Wang J, et al. Nonlinear sinogram smoothing for low-dose X-ray CT[J]. IEEE Trans Nucl Sci, 2004, 51(5):2505-2513.
[5][美]曾更生.醫學圖像重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Parkash P, Kalra MK, Kambadakone AK, et al. Reducing abdominal CT radiation dose with 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J]. Invest Radiol,2010,45(4):202-210.
[7]Wang J,Li T and Xing L.Iterative image reconstruction for CBCT using edge-preserving prior[J].Med Phys, 2009,36(1):252-60.
作者簡介:錢姍姍(1987-),女,回族,河南開封人,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系專任教師,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圖像處理,CT成像與后處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