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
作風就是黨風、就是政風、就是行風。近年來,省國土資源廳堅持以作風建設為重點,每年一個主題,先后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三抓一促”和治庸問責等主題實踐活動,工作作風得到較大轉變。但是,與黨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較大差距,“四風”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治。為此,廳黨組高度重視,大力加強政風行風和機關作風建設,著力建設高素質的國土資源干部隊伍。
認真學習領會中央和省委指示精神,增強抓作風建設的自覺性
2014年5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指導蘭考縣委常委班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時指出,作風建設是永恒課題,要標本兼治,經常抓、見常態,深入抓、見實效,持久抓、見長效,通過立破并舉、扶正祛邪,不斷鞏固和擴大已經取得的成果,努力以優良的黨風政風帶動全社會風氣根本好轉。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和在指導蘭考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的講話精神;認真學習領會劉云山、趙樂際同志在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視頻會上的講話精神;認真學習李鴻忠書記在全省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視頻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上來。要堅決防止用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堅決克服“差不多”、“過得去”、“應付應付”等錯誤心態。各級國土資源部門特別是部門“一把手”,都應切實肩負起主體責任,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如此,才能把全省國土資源系統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抓好、抓細、抓出實效。
緊密結合實際,把教育實踐活動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抓好廳機關 “回頭看”和整改落實工作。嚴格按照省委關于思想認識、改進作風、解決突出問題“三個同步”的要求,認真落實《廳黨組整改落實方案》和《廳教育實踐活動問題整改責任分工任務書》,對96項重點問題,切實按照責任領導、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整改落實工作。對已經整改落實的71項,堅持質量,防止反彈;對尚未整改到位的要加大力度,確保按時完成。
指導各市縣國土資源局開展好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各單位應當嚴格按照當地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和具體要求,認真開展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特別是當前,要切實抓好查擺問題、開展批評這個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各級領導班子及其成員要帶頭找準存在的主要問題,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切實做到“紅紅臉、出出汗”,確保教育實踐活動不走過場,并取得明顯成效。
抓住薄弱環節,切實解決存在的實際問題
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六條意見”。全省國土資源系統黨員干部都應高度緊張起來,要繃緊思想紀律這根弦,緊密結合現階段開展的“建成支點、走在前列,爭做好干部”和“學習焦裕祿,爭做好干部”活動,深入學習、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六條意見”,自覺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關于加強作風建設的要求上來。堅持從我做起,從現在開始,從小事抓起,絕不觀望、絕不等待、絕不猶豫,堅決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嚴禁公款吃請,嚴禁公車私用,嚴禁公款旅游。中紀委網站“曝光臺”每周一都要曝光上百件暗訪查處的案件,這些案件過去不少人認為是很小的事,現在都是違反“八項規定”的錯誤行為。我們每個人都要有高度的自覺性和嚴格的自我約束力,必須堅持執行制度的經常化、常態化,管好自己的一舉一動。
求真務實,敢于擔當,切實提升國土資源保障能力。2014年國土資源工作面臨嚴峻形勢,中央、國土資源部對嚴防死守耕地、實行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有一系列新要求。我省剛好處在工業化的快速期,土地供需矛盾十分尖銳,同時,我省土地利用粗放浪費現象普遍存在。只有一手抓改革創新,一手抓節約集約才是唯一的出路。省委書記李鴻忠、省長王國生等省主要領導多次充分肯定了我廳的“四項創新試點”、“三個攻堅戰”和“三項改革”等措施,要求再上新臺階。省政府最近下發《關于實行最嚴格節約集約用地制度的通知》,廳專門進行了部署,下一步要認真抓好落實。全省國土資源的每名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克服困難,千方百計,扎實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低丘緩坡地綜合開發利用、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四項創新試點”工作;要加強匯報,在爭取一切積極因素上下功夫,轉變土地利用方式,打好提高供地率、閑置低效用地處置、土地利用綜合監管“三個攻堅戰”,不斷拓展用地空間和工作空間;要轉變觀念、自我革命,扎實推進深化改革、簡政放權、優化行政審批效能,不斷增強服務質量,以實際成效全力服務全省 “建成支點、走在前列”的戰略目標。
采取多種形式,主動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要主動采取“走出去、請進來”,自己找與群眾提相結合等多種形式,廣泛征求“兩代表一委員”和服務對象對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找準并改正存在的問題,主動將問題解決在平時,堅決杜絕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等“三難”問題。不斷加大明查暗訪力度,定期、不定期地進行監督檢查,及時通報檢查情況,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確保全省國土資源系統政風行風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著力在全社會樹立國土資源系統的良好形象。
(作者系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